关税战背后的好算盘,6月将迎来史诗级的财富大洗牌……
引言 :2025年的全球金融市场正被两股力量撕扯:一边是愈演愈烈的全球关税大战,另一边是悬而未决的美国国债到期潮。在白宫和美联储没羞没臊的戏码下,本文将结合多方视角,解析关税战、美债危机与金融市场的联动逻辑,揭示其中的风险与机遇。
要看懂今天美国面临的核心矛盾并理清脉络,我建议各位可以回看一下中国明王朝天启皇帝那段历史,东林党与魏忠贤,白银贸易与财政赤字,跟今天的美国何其相似。天启皇帝采取的很多政策跟今天共和党的政治主张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用去听特朗普嘴巴说的那些废话,看明白了这些,你们就能理解当下美国政策的核心和底层逻辑,从而得出自己的商业和投资判断。
图1: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世界新王,代价是一战和二战的惨烈洗牌
一、关税战的连锁反应:从贸易壁垒到美元信用崩塌
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重启对华关税战后,市场一度认为这是“美国优先”政策的延续。然而,这场关税战的本质已超越贸易保护,成为一场美元信用保卫战的缩影。
1.关税与美债抛售的恶性循环
美国试图通过提高关税改善国际收支,但其副作用正在显现。根据彭博数据,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债比例从2015年的43%骤降至2025年的27%,主权基金和央行加速撤离,而对冲基金等高风险资本接盘,导致美债市场流动性风险攀升。BBC分析指出,近期美债收益率飙升(如10年期国债从3.9%跳涨至4.5%)反映了市场对美元信用的质疑。
2.美元霸权的结构性危机
美国年利息支出已突破1万亿美元,若债务可持续性受质疑,美元可能重演1971年与黄金脱钩的历史转折。对冲基金大佬达利欧警告,若美国政府不削减赤字,三年内或爆发无可挽回的债务危机。这种背景下,关税战不仅未能缓解压力,反而加速了全球去美元化的进程。
图2:美苏冷战的剑拔弩张和阵营对立
二、6月美债到期的多重信号:流动性危机还是政策转折?
白宫和美联储近期的一系列争执戏码,核心指向2025年6月的美债到期潮。包括针对全球的关税为什么要推迟90天,因为90天正好跨过了6月国债到期这个时间点。这一招果然很妙,聪明的您可以细细品味其中的算计和较量。
尽管市场传言存在统计偏差,但短期国债的滚续压力确实达到历史高位。
1.到期规模与市场误读
以每年1月1日为观察节点,2025年美债到期额约为10.8万亿美元,与2024年的10.6万亿基本持平,但短期国债占比显著增加。这一结构变化意味着,若债务上限谈判僵局持续,美联储可能被迫介入购债,进而加剧通胀预期。
2.流动性危机的潜在触发点
4月初美国3年期国债拍卖遇冷,境内投资者获配比例仅6%,创历史新低。若6月到期潮叠加市场抛售,可能重现2022年英国“迷你预算”式的流动性危机。凯投宏观警告,美债风险溢价已接近英国当年的水平,一旦失控,美联储的干预将直接影响美元定价体系。
图3:现在正在上演的新旧王座更替大戏,场中主角的冷静博弈和场边各种力量的趁机搏杀洗牌。旧秩序已近黯然落幕,新秩序还未完全成型;旧王带着不甘与落寞忙着打扫后院、抢夺资源,新王不急不慢、力图王道
三、历史周期中的财富再分配:从“收割”到“反噬”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质是延续美元潮汐的“收割逻辑”,但当前环境已截然不同。
1.美元潮汐的失效
过去美国通过加息-降息周期转移债务压力,但如今外资撤离美债、新兴市场外汇储备多元化(如中国黄金储备连续18个月增长),削弱了美元霸权的基础。若美债沦为“有毒资产”,美国将失去低成本融资能力,其财政赤字可能引发恶性通胀。
2.新兴市场的反制与机遇
中国作为美债第二大持有者,虽难以直接抛售(因损失更大),但通过推动本币结算和黄金储备,正构建去美元化屏障。对投资者而言,这一趋势下,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资产及东南亚新兴市场可能成为避险新选择。
四、投资策略:风险对冲与逆向布局
面对6月的市场变局,我提出的“财富大洗牌机会”需建立在精准的风险识别上。以下是三类关键策略:
1.避险资产配置
黄金与加密货币:历史数据显示,美元信用危机往往推高黄金价格,而比特币等加密资产可能成为对冲工具。
非美主权债券:欧元区、日本国债利差收窄,且欧央行降息后,高评级欧元债券吸引力上升。
2.做空美债与杠杆工具
若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可通过做空长期美债ETF(如TLT)或买入波动率指数(VIX)衍生品获利。但需警惕美联储干预导致的短期反转风险。
3.新兴市场结构性机会
东南亚制造业:关税战促使产业链转移,越南、印度股市及房地产基金具备长期潜力。
中国内需赛道:若美国经济衰退倒逼政策宽松,A股消费、科技板块或受益于内循环加速。
五、投资建议
在动荡的市场中,逆向布局与分散配置是核心策略:
1.增持实物资产:黄金、大宗商品(如铜、原油)可对冲通胀与美元贬值风险。
2.布局非美市场:欧洲股市估值修复、东南亚制造业升级、中国科技内需板块均存在结构性机会。
3.灵活运用衍生品:做空美债ETF(如TLT)与买入VIX看涨期权可对冲市场波动,但需控制杠杆比例。
4.关注政策转向:若美联储被迫降息,高评级公司债与新兴市场主权债将迎来配置窗口。
六、结论:在不确定性中重塑认知
这一轮的财富洗牌不仅是市场波动,更是全球货币体系重构的预演。投资者需超越短期博弈思维,关注三大底层逻辑:
1.美元信用崩塌的长期趋势不可逆,需分散资产配置以应对货币体系多元化。
2.政策干预的边际效应递减,美联储的救市能力受制于通胀与债务双重压力。
3.技术革命与地缘政治交织,人工智能、能源转型等赛道将重塑财富分配规则。
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所言:“最佳买入时间点=市场恐慌+资产暴跌。”当多数人恐惧时,逆向布局者或将见证历史级的财富跃迁。然而,这场洗牌中,幸存者永远是那些既敬畏风险、又敢于拥抱不确定性的人。
今天美国的核心矛盾就是民族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矛盾。从本质上看,中产和底层人民,以及外国政府及其关税政策只是他们的工具而非目标。这就是理解今天美国政策及其走向的底层逻辑。
写在最后,在特朗普总统提出对格陵兰、加拿大的领土诉求后,全世界都看懂了:世界霸主准备退回美洲做一个区域强权了。这个结局在美元成为全球货币、美联储成为世界央行的那一天就已经注定了。基于美元霸权的金融狂欢仅仅花了一代人的时间就掏空了帝国的内核,让帝国无力应对世界霸主的重任。这就是中国崛起的前车之鉴,人民币不会、也不能取代美元再走一次帝国兴衰的老路。
多极化不仅是力量格局的多元化,更是全球治理格局和治理工具的多元化。
关注香港瑭明家族办公室,为您提供有温度的家办
本文只做观点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