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新数据看绿茶集团上市:结构性机会与潜在风险并存
一、最新财务与运营数据验证成长性
1. 营收与利润双增:2024年绿茶集团营收达38.38亿元(+6.9%),净利润3.5亿元(+18.2%),经调整净利率提升至9.4%。横向对比,小菜园2024年净利率11.13%,绿茶仍存优化空间。
2. 门店扩张加速:截至2025年4月,门店总数达489家,计划未来三年新增563家(2025年150家),下沉市场占比50%。但需警惕单店效益下滑:2024年同店销售额下降10.3%,客单价从61.8元降至56.2元。
二、港股餐饮IPO热度分化,绿茶认购超预期
1.市场情绪回暖:截至5月12日,绿茶孖展倍数达88.36倍,预计最终超100倍,远超同期小菜园(1.44倍)。但需注意老股抛售压力:瑞士合众集团减持3.5亿港元,上市前派息套现近1亿港元。
2.估值性价比:发行价对应2024年PE 12.96倍,低于小菜园(17.15倍),但高于九毛九(8.5倍)。若2025年净利润达4.6亿元(指引),动态PE将降至9.74倍。
三、风险信号:下沉市场与供应链挑战
1. 单店模型承压:2024年翻台率降至3次/日(2023年3.3次),华东/广东/华北区域收入分别增长14.3%/-6.5%/-11.5%,下沉市场红利衰减。
2. 预制菜争议:证监会问询中要求说明预制菜占比(当前约30%)及合规性,可能影响消费者信任。
3. 现金流压力:应付账款同比激增234%至9.16亿元,募资中2亿港元将用于中央厨房建设,但短期流动性仍吃紧。
结论:短期博弈情绪,长期看第二曲线
1.首日表现预测:参考近期港股消费IPO(如蜜雪冰城首日+42.7%),绿茶或收涨5-10%,但需警惕回拨后流通盘扩大(43.48%)带来的抛压。
2.配置建议:打新可参与,但持仓周期不宜过长。若上市后能验证下沉市场单店坪效突破2000元/㎡(当前约1800元),或供应链毛利率提升至70%+(当前68.9%),则具备长线价值。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