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石沉 77 次后,应届生凭啥敢进雅商汇荟全国销冠大赛获 500 强青睐?
凌晨一点,上海的出租屋,电脑屏幕映着肖宇通红的眼睛。第 77 份简历投递失败的弹窗还没关掉,桌上摊着的《模拟电子技术》课本被台灯照出泛黄的影子 —— 211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的他,如今连上海一家小公司的硬件测试岗都挤不进去。
“应届生没工作经验”、“我们需要有项目成果的候选人”、“先从实习做起吧,薪资 2500”...... 面试间里轻飘飘的几句话,像钝刀子割在他心上。上周在人才市场,HR 扫了眼他的简历说:“小伙子,你这专业太冷门了,要不考虑转行做销售?” 他攥紧拳头没说话,转身却在便利店对着冷掉的饭团掉了眼泪。
转机,发生在那场校友分享会。当身家千万的学长说出 “我创业前做了三年房产销售” 时,肖宇愣住了。“你们以为学硬件就只懂电路板?” 学长敲了敲讲台,“当年我拿着产品手册跑遍中关村,靠的不是专业术语,是让客户相信‘这东西能帮他赚钱’的本事。现在我谈融资、组团队,本质上还是在‘销售’我的商业理念。”
那晚他翻来覆去睡不着,突然想起刷到的“雅商汇荟全国销冠大赛”招募海报。“零经验要求”、“千万级企业资源对接”、“冠军直通 500 强人才库”—— 这些字像电流窜过全身。他想起面试时 HR 说的 “缺乏软实力”,想起学长说的 “销售是跨行业的通用语言”,突然意识到:自己抱着硬件知识的 “金砖”,却困在 “不会包装” 的泥潭里。
“销售能力就是包装”—— 这句话在他脑海里炸开。大赛的 “视频秀” 环节,不就是把专业知识变成大众能听懂的 “产品卖点”?“应变秀” 里的客户谈判,不正是面试时最缺的 “沟通逻辑”?更让他心跳加速的是,大赛评委团里有投资人、创业导师,这不就是他梦寐以求的 “被伯乐发现” 的机会?
“小宇,别老闷在屋里,出去走走。” 母亲的微信消息弹出来,附带一张老家亲戚介绍的工厂普工招聘信息。他盯着屏幕上 “包吃住,月薪 3500” 的字样,猛地坐起身打开大赛官网。在 “参赛理由” 那一栏,他打下一行字:“我想证明,懂硬件的人,更懂得如何‘销售’技术的价值。”
提交报名表的瞬间,窗外的天泛起鱼肚白。楼下早餐店的蒸笼冒起热气,肖宇突然想起学长最后说的话:“这个时代最缺的不是专业人才,是能把专业‘卖’出去的人。” 此刻的他,不再是那个抱着简历打转的迷茫应届生 —— 在“雅商汇荟首届全国销冠大赛”的起点,他要把自己打造成最锋利的 “销售兵器”,让伯乐看见这块蒙尘的 “硬件璞玉”。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