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目星一季度在手订单92亿,固态电池或将迎来高速增长期

在新能源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中,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璀璨明星,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的前沿。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在材料创新与电池制造上实现了重大突破,还通过一系列新品发布与量产计划的实施,将固态电池概念推向了资本市场的新高潮,相关概念公司,如贝特瑞、国轩高科等在近日都收获了市场的关注。

技术突破,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并驾齐驱

固态电池之所以成为行业焦点,核心在相较于传统液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与安全性方面的双重飞跃。贝特瑞、国轩高科与恩捷股份等领军企业纷纷展示了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最新成果。贝特瑞计划推出固态电池负极与电解质新品,而国轩高科则推出能量密度高达300Wh/kg的高安全固态电池,标志着固态电池技术向更高能量密度迈进。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欣界能源成功发布了全球首款高能量锂金属固态电池“猎鹰”,并实现量产,这一壮举背后离不开设备支持公司海目星的强大助力。海目星为“猎鹰”电池提供了总价值4亿元的2GWh电池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彰显了其在固态电池量产化进程中的关键角色。

“猎鹰”电池采用锂金属替代传统石墨负极,以固态电解质替代隔膜电解液,通过独特的界面处理技术和固态电解质技术,实现了单体能量密度超过450Wh/kg的壮举,远超传统液态锂电池的两倍以上。这一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固态界面融合与安全性的难题,更为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上的飞跃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领域开花,市场潜力巨大

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正受到下游市场强劲需求的强力驱动。新能源汽车与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电池的需求日益增长,为固态电池的商业化铺平了道路。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蔚来、宝马等车企已明确固态电池装车时间表,而海目星作为激光及自动化领域的佼佼者,已与特斯拉、大众、路虎、捷豹、广汽等国内外车企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一季度即手握92亿在手订单,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此外,海目星还积极接洽清陶、卫蓝等固态电池新生力量,有望进一步拓展其在固态电池设备领域的市场份额。

低空经济领域同样为固态电池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作为低空经济中至关重要的电池组件,固态电池能够满足eVTOL等对电池性能的高要求。海目星联手欣界能源与亿航智能,在固态电池研发及应用方面取得了率先突破,并完成了产业链的全面布局,为固态电池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消费电子领域也掀起了固态电池的热潮。国内手机大厂VIVO已推出多款配备半固态电芯的机型,推动了固态电池在3C产品中的普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成本的逐步降低,固态电池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技术优势与产业联合,共筑固态电池未来

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固态电池提供了新的增长点。这些领域对高安全与高能量密度(轻量化)电池的需求,将有力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的加速发展。

对于已形成独特技术优势并在产业端实现强强联合的公司而言,固态电池产业链充满机遇。海目星凭借其在锂电设备行业十余年的深厚积累与丰富的客户资源,在固态电池设备赛道上占据了有利位置,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相较于其在固态电池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海目星当前的市场估值似乎并未充分反映其真实价值,截至5月28日收盘,贝特瑞市盈率为28.54,国轩高科市盈率为36.35,均高于海目星。随着固态电池产业的加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海目星的市场价值有望得到重新评估和提升。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