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让Circle股价爆涨33%、让Visa市值跌去300亿美金的法案

6月17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标志性法案 —— 《GENIUS Act》。这不仅仅是一个“加密法案”,而是一次货币基础设施层面的立法升级。对于稳定币行业来说,这是联邦层面第一次承认“数字美元”的合法性和监管路径。而市场也立刻做出了反应:有人暴涨,有人暴跌,有人则悄悄换轨。

GENIUS 法案通过的第二天,市场反应非常直接。有人被封神,有人则直接被打入冷宫,底层支付逻辑正在被重塑

Circle 和 Coinbase 被视为“新核心”;而传统支付巨头,正式被认为是“legacy”了。

们先来看看GENIUS法案到底讲了什么。

GENIUS 的全称是 Guiding and Enabling National Innovation of Uniform Stablecoins(指导与推动全国统一稳定币创新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为“法币锚定型稳定币”量身定做的联邦监管框架。

它承认稳定币是一种数字原生的现金等价物,并为其设立了两级监管体系:

  • 一级:发行量低于100亿美元的稳定币发行方,可由各州监管,类似现有的支付机构(money transmitter)模式。

  • 二级:一旦发行规模超过100亿美元,必须接受联邦层面的监管,由美国货币监理署(OCC)统一管理,执行更高标准。

更关键的是,储备资产必须是高质量流动资产,比如现金、短债、准备金。完全禁止DeFi、商业票据、加密资产当底层。消费者保护也被写入法案核心条款:用户必须有明确的赎回权利;发行人必须每月披露储备资产报告;每年强制进行第三方审计,避免出问题的时候连本都找不回来。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GENIUS 禁止稳定币提供利息产品。这个设计看似保守,实则是为了避免稳定币替代货币基金、吸走银行体系存款,造成系统性风险。

正如主导法案的参议员 Cynthia Lummis 所说:“这项法案带来的是清晰度和可信度。它承认美元稳定币在金融体系中已成事实,并给出了让它们安全扩展的轨道。”

Circle CEO Jeremy Allaire 评价道:“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加密立法之一。它让 USDC 不再只是可用的,更是值得机构信赖的。”

为什么 Circle、Coinbase 和银行股大涨?

GENIUS 几乎原样采纳了 $Circle Internet Corp.(CRCL)$ 多年来对 USDC 的设计理念:1:1 法币锚定、高质量储备、透明披露、联邦监管。这是 Circle 梦寐以求的合法性确认。

但 Circle 的野心远不止“发币”——而是成为新一代“支付网络”。就在几周前,他们推出了 Circle Payments Network(CPN),允许企业、平台、金融机构原生收发 USDC,并内置 KYC、AML 和结算逻辑。GENIUS 立法让 CPN 不再是“合规擦边球”,而是可以大规模推广的“企业级支付核心网络”。开始切传统支付网络的蛋糕,GENIUS一通过,合规路径扫清,商业客户可以直接上线。

Coinbase也趁机起飞,不是因为它炒币业务,而是它的Base链已经被摩根大通选中用来发数字存款JPMD,开始成为链上的"新SWIFT"。同时 Coinbase 在上周的 State of Crypto 峰会上还发布了 Coinbase Payments,帮助商家和创作者原生接入稳定币支付,并且拉来了Shopify帮忙站台。

GENIUS 通过后,USDC 作为 Coinbase 全栈默认货币,变成了“法律最强背书”的稳定币。链上发薪、API 支付、自动清算——Coinbase 有望成为这一切的默认入口,Coinbase正从交易所向基础设施平台转型

同时看银行这边,摩根大通在 Base 上发行 JPMD,标志着传统银行第一次从封闭许可链迁移到可控的公链环境。这不仅是技术演进,更是监管认知上的突破。而一场由多家银行发起的“稳定币联盟”已在筹备中,试图构建一个类 Zelle 的企业间稳定币网络,并接入 FedNow 实时支付通道。而GENIUS法案就是那张起跑的入场券。

那 Visa、Mastercard 和 PayPal 为什么跌?

赢家有,输家也不少。Visa和Mastercard这类传统支付巨头这次真是伤筋动骨。他们的核心护城河是全球清算网络(VisaNet、Mastercard Network)和交易分润机制。每一笔线上线下交易背后,都有他们和成员银行在抽佣。

而稳定币的兴起,本质上就是绕过这些中心化清算网络,让“支付”和“结算”合二为一,它们的链路就被绕过了。

  • 秒级到账,不再需要 T+2 的批量结算

  • 0~0.1% 手续费,压缩 2~3% 的信用卡费率

  • 无 FX 点差,直接用稳定币跨币种支付

PayPal 的问题更复杂。作为“中心化钱包 + 信用保障”的支付体系,它依赖的是“账户闭环”和“资金在网内”的优势。但 USDC 等开放稳定币的崛起,让这种封闭生态逐渐失去吸引力。虽然它有自己的稳定币PYUSD,挂靠 PayPal 发行,但流动性、场景、认知远不如 USDC 和 USDT。

市场的判断是:GENIUS 把“稳定币选项”合法化了。而一旦用户和商家拥有选择权,传统网络的“税收能力”就将被打破。

换句话说:支付不再是唯一通道,而是一种“可选组件”。而一旦变成“可选项”,它就难以维持高溢价。

当然,老巨头不会坐以待毙。

Visa 正在多个链上进行结算测试,包括 Solana、Ethereum 等。它与 Circle 的合作,使其成为 USDC 支付的“编排层”,从清算网络变成嵌入式金融平台。还推出了 Visa Tokenized Asset Platform (VTAP),服务于机构的资产代币化项目。在越来越多银行想发行自己的数字存款(类似JPMD)和稳定币时,Visa 的“可信品牌” (brand & trust) 可能成为相对于crypto后起之秀的核心竞争优势。

Mastercard 则在推动 Multi-Token Network(MTN)项目,试图成为 CBDC、稳定币、Tokenized Deposit 的兼容平台,扮演数字货币的“信号中转站”。它在卡组织与加密钱包合作上更为激进,帮助多家钱包品牌(如MetaMask)发行联名实体卡,甚至超过 Visa 在这一领域的圈地速度。

PayPal 虽然落后,但在努力推动 PYUSD 的全球合规化、场景拓展,并试图通过 Shopify、拉美汇款通道等建立自己的稳定币生态。

长远来看,GENIUS法案是一条长坡厚雪的慢变量。它不只是一纸监管文件,而是美元的数字化路线图,让支付、清算、结算、会计全部进入链上。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虽然 GENIUS 还未正式通过众议院投票,离变成正式法律还有一段路要走,但在未来 3~5 年,它的影响路径可能呈现三重曲线:

一阶影响:基础设施迁移

  • 银行推出可编程的数字存款代币(如 JPMD)

  • 电商、平台原生接入 USDC 支付 API

  • 商家自动结算至链上钱包,绕过支付网关

二阶影响:商业模式重构

  • Uber、Airbnb 用智能合约分账,提升结算效率

  • 忠诚度货币全面数字化:Walmart Coin、Amazon Coin 上线

  • 消费者钱包包含:USDC + 现金 + Tokenized T-Bill

  • 自由职业者、远程员工直接领取 USDC 薪资

三阶影响:地缘政治与货币重构

  • USDC 等美元稳定币成为阿根廷、土耳其、尼日利亚的“实用美元”

  • 新兴市场加强稳定币监管:托管、限流、牌照、外汇备案

  • 各国央行加快 CBDC 试点,应对稳定币渗透

  • 美元输出方式从军事基地、石油、SWIFT,变成 API 和开源协议

Circle是最大赢家,但不是唯一的赢家。GENIUS这场立法革命才刚刚开始,真正的机会,属于理解"支付+合规+基础设施"三者叠加逻辑的人。

【本文系整合,参考公众号“沙丘路的毛圈狮子”。尊重原作者,侵删】

# 蚂蚁集团进场!Circle上车时机?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1

  • 推荐
  • 最新
  • 杨帆1977
    ·06-19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