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言 | 上海楼市是一场高端局

前阵子,跟几个宝藏朋友交流,谈谈一线楼市当前的角色。

上海王主任总结的最为好玩,完全控场。

他说,“都是用来测试的高端局,只不过分工有别。”

北京是一把尺子,试探政策的尺度,北京松了,其他城市没有最松,只有更松。

上海是价格担当,探出住宅的价格天花板在哪里,上海的量价越高越稳,大家都有故事讲,才会有肉吃。

广州是另一把尺子,为好房子新规的落地,找到一条最大程度的容忍度上限。

深圳是一个投资观察哨。深圳新房交易量稳在什么水平,可以看出投资客对房地产的态度,三心二意,还是假戏真做,都在数据曲线里。

杭州是本轮地产调控中堪称唯一的避难所,次新房堰塞湖,新房还在大量入市,这道题怎么求解,杭州经验就是全国经验。毕竟,流动性比价格涨跌,更有看点。

成都是全国楼市中细分产品最大的实验田,负责找出天花板上限。主流产品、亚文化购房需求、艺高胆大产品,再作都能找得到买单人。就怕你不够作,越作越有市场。

王主任的点评,浑身上下透着片面深刻的气质。

另一位成都朋友追问,那你说说,什么样的产品未来更值得买?

他说,上海人民已经给出了答案,买大的,买贵的,买近的,买稀缺的。

好奇的我查询了下,答案很给力。

在土地端,市区改善地块数量激增,外围刚需地块明显减少。

市场端,则非常反直觉。

2024年上海一共产生了61个日光记录,其中,均价超过10万的豪宅日光盘就占到了32个。面积越大,去化越强,总价1500万以上、面积190平以上的户型,在供求两端都跑赢了。

我把数据粘贴到群聊里,王主任说,你看,每一次上热搜,上海楼市都在按摩同行。‍‍

这场聊天渐入佳境,话题很自然地落到了上海的发展脉络上。

中途王主任出去接了个长电话,回来继续。

“这几年主流开发商的上海路径,基本就是一份开卷考试,有两个关键节点。

2018年,新一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正式批复。‍‍‍‍‍‍‍‍‍‍‍‍‍‍

最重要是里面这句话:初步目标是,两年时间,实现黄浦江核心段45公里、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的岸线整治与功能提升。

上海很有名的“一江一河”战略就是从这发力的。黄浦江与苏州河,成为开发商投资地图中最重要的两个心理坐标。

2021年,两份文件再添一把旺火。

7月,“上海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9月,“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出炉。这两份定调子的文件,都是高富矿。

四年后,这两份文件的后果已经很明显了:‍‍‍‍‍‍‍

上海最贵的地,最贵的房,最好的产品,都在“一江一河”战略的射程之内。‍‍‍‍

六大价值板块——徐汇滨江,黄埔滨江,世博前滩,陆家嘴,北外滩,杨浦滨江次第崛起,重画了上海楼市价值地图。

上海高端产品密集上新:核心大平层、风貌别墅、低密洋房、滨江豪宅,贡献了一个又一个日光记录。

可以说上海的老钱与新钱,用真金白银兑现了杰总的金句:“房地产的终局还是房地产”。

这时我说,领导的文件固然重要,但能不能点石成金,还是要看各家造化。

王主任说,那你看,这就考验投资精准度了,反应慢就边缘化。

事后来看,主流房企的反应,都是加仓+补仓上海。相比之下,保利发展更坚决一些,目前是这场江河牌局上投资强度最大的玩家。

“我研究过,保利上海这几年的扩张地图,一直长在上海的主线之上,高度同频。

从2003年保利进上海到现在,一共开发了超过60盘,早些年大部分都在外环。但是现在把保利全部项目都标注在同一张地图上,一个有趣的现象就出来了:

保利最近三四年在上海楼市的统治力,就来源于这些“一江一河”概念盘。

‍2023年,保利发展第一次当老大,同年保利上海公司产品类型,覆盖了综合体、TOD、写字楼、别墅、大平层、洋房,基本勾勒出保利上海的产品轮廓,六边形战士的形象相当明显了。

如果把时间再拉近看,最近几年,保利上海对内城高端市场的布局进入新阶段,销售端的正反馈,让拿地底气也变得更大,去年在上海拿了近百亿的土地,排名第二。

2024年,保利在上海在售的三个明星产品,分别是世博天悦,外滩序,永兴里。前两个进入触发积分的TOP20,后者进入认购率TOP20。从板块坐标就能看出,它们对城市资源的判断还是很准的,都长在上海正确的方向上。

世博天悦的板块先天素质毋庸置疑,但相比之下,外滩序更有态度。

外滩序地处杨浦滨江大板块,在保利进入之前,罕有品牌大玩家,保利发展首次进入,不到一年一拿就是三幅地,目前外滩序系列已经高水平收官。今年以来,保利发展继续加码杨浦滨江,拿下77街坊与64街坊地块,以五幅滨江好地块的业绩,成为杨浦滨江最炙手可热的开发商。

对保利上海来说,这绝对是一个信心、品牌与产品的跃迁时刻。

首先是信心。外滩序一共三块地(45街坊、88街坊、98街坊),产品形态覆盖花园洋房、别墅产品,单价十三万左右,市场数据相当亮眼,外滩序BUND45洋房产品初次开盘时认购率达到了7倍,后续继续拿了第三块地,说明信心也是一步步被验证出来的。

其次是品牌。作为大央企,也是地产一哥,保利的品牌本身不用担心,但是有趣就在于,你的品牌能够给所在板块带来什么。一个板块跟开发商的品牌经常互相成就,但也不乏彼此辜负的案例。目前看,保利是杨浦滨江的幸运星,不仅守住了颜面,而且还拉升了所在板块的天花板,政府肯定很开心。

正循环也好,双向奔赴也好,保利上海在杨浦滨江还是做到了。

这时,另一个深圳朋友插话说,现在房企的投资策略基本雷同,清一色的是加仓北京上海,如果把财报业绩会的名字捂住,基本都分不清是哪家房企的。所以,一时卖的好,有黄金开盘期的原因,最终会不会翻车,还是要看产品兑现度。

王主任半响没有说话。

一个多小时后回复说,刚才领导拉去开会,咱接着聊。

“上海楼市水深鱼大,想活的好,那就只能硬刚产品了。”

正面硬刚产品,肯定是未来几年最壮观的供给侧案例了。

王主任说,去年开盘后,保利外滩序非常傲娇,去市调差点没有进去。今年又去看过一次别墅,两次开盘都大卖。

总体有两个感觉。

第一,地块选的很有眼光。

上海的风貌别墅项目这几年风起云涌,但是上海规定,依照规划与拆改的难度大小,基本可以划定为三类,其中第三类是可以全拆全改,自由度最高,但是要保持风貌的一致性。

容积率1.2的外滩序就属于第三类,创作空间很大,但非常稀缺。相比之下,诸多风貌别墅竞品受到的限制就很大,折射到产品上就一定有软肋。

上海内环内的风貌别墅,只有不足7%是花园式别墅,六成以上是石库门里弄,比如去年的明星中海顺昌玖里、恒昌玖里与弘安里。

迄今上海出让的地块中,唯一一块花园里弄规制的项目就是外滩序,仅仅38套。我了解到的情况是,保利是在100多块第三类风貌地块中最终挑出来的。

这类产品通常总价都在3000万以上,这种套总价级别的别墅产品,长板需要很长,还不能有短板。

第二,保利没有复制粘贴固有产品线。

外滩序在保利的产品序列里,算是创新异类,在地化研发方面,还是下了大功夫。

建筑形态,致敬的是思南公馆历史街区,外立面是手工打造的鹅卵石立面,质感十足,单单外墙就用了数百吨的鹅卵石,尝试了11种配色方案,相当卷。

别墅的容积率为0.9,楼间距与花园尺度都挺夸张的,可以说,超越了同类风貌别墅,同期市场最强。

第一次去市调时,我本能会觉得它的洋房是主业态,但是去后才发现,花园别墅才是这个项目的灵魂。杨浦滨江在上海的板块能级正在快速抬高,包括B站、美团、字节、抖音等大厂总部都是板块压舱石,有点像北京的上地,深圳的粤海街道。

不过,它的别墅客群主要还是来自于金融行业财富积累比较多、老牌的行业领导人,这类人资产配置的意识也比较超前、敏感。目前38套别墅里,仅有10套在售。

外滩序的别墅是今年3-4月份的上海别墅类销冠,我们内部曾经复盘过,客户对它的产品与板块认可都是高度在线的。

如果让我客观评价的话,世博天悦是保利对自己高端产品线的一次突破,找到了它在上海超高端局俱乐部的存在感,价格上进入了“20万+”区间,外滩序是保利在固有产品线的安全区之外,一次大胆尝试。

现在每个公司都有各自的重点工程,保利上海透过外滩序,也算报名参加了这一轮全国性的产品军备竞赛。

王主任打字太快,被迅速科普了一次。

聊到最后,话题已经面目全非了。作为话题的挑起者,我也发言升华一下。

一间地产公司的风格,会被各种力量塑造。

从企业属性,融资成本,城市规划,市场周期,政策节奏等,多重因素叠加,最终引导出一个又一个“年代房企”。

但是,没有人只想当一时的黑马。

2024年,保利蝉联一哥,要想2025继续卫冕成功,卫冕路径已经被高度简化:做那个产品最被需要的公司。

被需要的产品,背后终极验证的是,你的战略判断与产品进化之力。

上海楼市是一个从单价5万到30万+都有活法的生态系统,它慷慨地给于每个地产公司以机会,无论出身,无论地域,眼光好、产品进化力最强的公司会笑到最后

现在,投资量全行业锐减,“单盘主义”理念趁势崛起。每个盘的战略重要性都上升了,每个盘都比以往更有意识形态。

头部地产公司竞争的密码,或许就被封装在那一两个特殊的年度作品里。

前文阅读:

一勺言 | 贝壳董事长的超级决定

一勺言|“好房子税”已经正式来了

董小姐 | 省钱大战进入了深水区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