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基本面与行业前景
1)核心业务与技术壁垒
首钢朗泽是全球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行业中唯一一家实现合成生物技术规模化生产低碳产品的企业,核心业务包括:
气体生物发酵技术:利用工业尾气(如钢铁厂、铁合金厂废气)生产乙醇(可作为车用燃料、SAF 可持续航空燃料原料)和微生物蛋白(新型饲料蛋白原料),并通过二代负碳技术实现每生产 1 吨乙醇直接消耗 0.5 吨二氧化碳。
低碳综合性解决方案:为工业客户提供技术输出,首笔订单于 2024 年 3 月与冶金企业明拓签订,收入 2613 万元,毛利率高达 86.1%。
技术亮点:拥有 241 项授权专利,攻克了二氧化碳常温低压转化难题,工业装置从开工到投产平均仅需 1.5 年,展现出强大的工程化能力。
2)行业机遇与市场空间
政策驱动:全球碳中和目标推动 CCUS 技术需求激增,中国 “十四五” 规划明确提出 “推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工程”,公司作为国内技术领先者,有望受益于政策倾斜。
细分市场潜力:
乙醇:作为传统燃料的低碳替代品,全球 SAF(可持续航空燃料)市场预计 2030 年规模达 300 亿美元,公司乙醇产品已出口至 LanzaTech 用于 SAF 生产。
微生物蛋白:中国饲料蛋白进口依赖度超 70%,公司产品蛋白含量优于传统豆粕,且生产过程不占用耕地,具备长期替代潜力。
市场地位:按收入计,公司是 2023 年全球 CCUS 行业中最大的合成生物技术应用企业,技术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认证。
3)风险点
商业化进度滞后:核心产品乙醇和微生物蛋白销售依赖传统渠道(如石油公司、饲料厂商),而二代负碳技术的 SAF 设施预计 2026 年投产,短期业绩增长缺乏明确支撑。
财务压力巨大:2024 年营收 5.64 亿元,净亏损 2.46 亿元,毛利率 - 16.56%,亏损同比扩大 122.95%;流动负债净额 3.13 亿美元,现金储备仅 3,490 万美元,需依赖 IPO 融资维持运营。
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长期超 78%,最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达 25%-46%,若下游钢铁、石化行业需求波动,业绩将直接承压。
技术迭代风险:合成生物技术领域竞争加剧,LanzaTech 等国际企业加速布局,公司需持续投入研发以维持领先地位。
二、估值与市场定位
1)估值水平
市值与发行价:招股价区间 14.5-18.88 港元,对应总市值约 30-39 亿港元(按中位价 16.69 港元计算市值约 33 亿港元)。
对比分析:
行业对标:同类企业如 LanzaTech(LNZA.O)市值约 10 亿美元,但尚未实现盈利;国内环保企业 PS 均值约 2.1954,而公司 2024 年营收仅 7,188 万港元(约 1,000 万美元),PS 估值超 46 倍,显著偏离行业中枢。
财务健康度:公司亏损扩大、毛利率为负,与盈利的环保龙头(如伟明环保、瀚蓝环境)差距悬殊,估值缺乏基本面支撑。
结论:当前估值隐含了对技术商业化的乐观预期,但短期业绩与估值严重背离,存在较大回调风险。
2)市场情绪与基石投资者
基石投资者缺位:招股书未披露独立第三方基石投资者,主要股东为首钢集团(持股 26.54%)及关联方(如曹妃甸基金、三井物产),战略投资属性强于财务投资,对市场信心提振作用有限。
保荐人历史表现:独家保荐人国泰君安国际历史破发率 22.06%,近期项目如承泰科技、国星宇航等未明确表现,市场对其护盘能力存疑。
行业热度分化:环保板块近期整体表现平淡,碳中和指数波动较小,而 CCUS 细分领域缺乏资金集中炒作,可能影响新股首日流动性。
综上因素,觉得放弃本次申购。观望吃瓜。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