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06613)$ 

📊 蓝思科技(06613.HK)港股打新综合分析

一、市场发展前景与行业地位

1. 三大业务赛道增长明确

◦ 消费电子(营收占比约70%):全球智能手机精密结构件市场稳健增长(2025-2029年CAGR 4.4%),折叠屏手机(2027年出货量4800万部)和AI手机渗透率提升,推动玻璃盖板需求增长(2030年市场规模182亿美元)。

◦ 智能汽车(营收占比8.5%):车载交互系统市场CAGR 18.2%,公司市场份额20.9%全球第一,为特斯拉、小米等提供智能座舱组件,单车价值量从800元跃升至4500元。

◦ 新兴领域:人形机器人业务2024年收入14亿(+754%),AI眼镜/Rokid合作量产(预售25万台),预计人形机器人市场CAGR超54%。

2. 技术壁垒与客户资源

◦ 技术优势:掌握超薄玻璃(UTG)、纳米镀膜等核心工艺(良品率92% vs 行业65%),专利2248项;垂直整合能力覆盖材料研发至整机组装。

◦ 客户多元化:苹果收入占比从71%(2022年)降至49.5%(2024年),新增小米、特斯拉等客户,降低单一依赖风险。

------

二、财务表现:增长稳健但毛利承压

• 收入与利润:2022-2024年营收CAGR 22.3%(466亿→699亿),净利润CAGR 20.8%(25亿→37亿);2025Q1净利润同比增38.7%。

• 毛利率下滑:受消费电子竞争加剧及低毛利整机组装业务拖累,毛利率从18.3%(2022年)降至14.6%(2024年)。

• 现金流充裕:2024年现金109亿,支撑研发投入(2025Q1研发费用7.9亿/+37.7%)及海外扩张。

------

三、市场份额与竞争格局

业务领域 市场份额 全球排名 主要竞争对手

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 13.0% 1 富士康(12.1%)、舜宇光学(5.6%)

智能汽车交互系统 20.9% 1 舜宇光学(17.6%)、安洁科技(7.7%)

护城河:全球化产能(中/越/墨等9大基地)规避贸易风险,工业互联网提升生产效率(产能利用率88.2%)。

------

四、发行细节:折价与保荐人构成安全边际

• 定价与折价:港股发行价17.38–18.18港元,较A股(22.27元≈24.41港元)折价25%-28%,高于同类AH股三花智控(折价14.8%)。

• 基石投资者:10家机构认购1.91亿美元(占发行32.15%),含小米、UBS、橡树资本等产业与长线资本,锁定6个月。

• 保荐人与绿鞋:中信证券独家保荐(近2年项目首日上涨率83.3%),设15%超额配售权稳定股价。

------

五、打新策略建议

1. 申购吸引力:

◦ 短期套利机会:25-28%折价+中信保荐,首日涨幅或达10%-15%(参考中信保荐的泰德医药首日涨20%)。

◦ 中签率较高:若超购70倍触发回拨至45%,散户中签率提升(预计50%一手中签率)。

2. 风险提示:

◦ A股联动风险:若上市前A股大跌,压缩H股溢价空间。

◦ 毛利率修复不确定性:新兴业务(如机器人整机组装毛利率仅1.26%)短期难贡献利润。

◦ 流通盘较大:回拨后散户持股占比高,首日抛压可能抑制涨幅(参考三花智控暗盘波动)。

申购结论:

• 评级:7.5/10(计划申购)。

• 策略:现金申购为主(避免高息融资),关注上市前3日A股走势;暗盘或首日逢高止盈(目标涨幅10%+)。

------

六、后市展望:短期波动与长期成长

• 短期(6-12个月):

股价受港股流动性、A股波动及新兴业务量产进度影响。若AI眼镜/机器人订单放量(如Rokid年出货超百万台),估值有望修复。

• 长期(1-3年):

◦ 催化剂:汽车电子毛利率回升至15%+、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量产(2025年目标1000-2000台)。

◦ 风险:苹果供应链转移、技术迭代竞争加剧(如伯恩光学市占率17.6%)。

💡 综合建议:打新性价比优于同期港股新股(确定性高),但需快进快出;长期投资者待毛利率拐点确认后布局,紧盯2025Q3新兴业务订单数据。

# “A+H”浪潮继续!蓝思、FORTIOR还能涨吗?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