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科技终于涨了!外卖补贴影响结束了吗?

今天恒生科技涨了,恒生医疗表现一般,除了它们外,我们关注的6个低估值、有前景指数中,还有一个龙头指数最近涨得不错,从4月20日《拐点周报》我们首度提出关注它以来,这个指数累积涨幅超过10%,近期有加速迹象。最近“反内卷”成为投资圈重要的话题,在反内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重大关注各种“龙头”。今天的文章聊三个话题:

1、外卖补贴对恒生科技策略的影响

2、反内卷的短期和长期投资启示

3、人民币股票柜台纳入港股通的影响

第一个话题:外卖补贴大战对恒生科技策略的影响

今天恒生科技涨得不错,我看到很多人开始夸它了,前几天还在骂它,找到一堆理由说恒生科技不好,说它是恒生外卖,今天涨起来了,他们又开始夸它,为什么?因为大多数投资者是以股价短期的涨跌来判断资产好坏的,这是因果错配:股价短期的涨跌是结果,它主要受市场情绪影响,资产的基本面是原因,它主要影响的是股价的长期趋势。

恒生科技指数的基本面近期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股价每天都在上下波动,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关注资产本身,只要他是优质资产,只要他估值不贵,只要他的趋势没有破坏,我们就按照定投计划执行就行了,不要在意短期的价格波动,我们无法预测和控制价格的短期波动,如果你以超短期的价格波动为交易逻辑,我帮不了你,请另请高人。

关于恒生科技指数,最近焦点的问题是:外卖补贴大战,会不会导致继续下跌?

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

1、三家外卖平台,存量流量竞争,你补贴我补贴,不会对整体外卖行业带来太多的“增量”,纯属“行业内耗”,但这些已经在股价上得以体现了,利空出尽。

2、长期看,就算外卖业务市场份额发生重大变动,对恒生科技的影响也很小,因为这个指数将这三家平台都纳入其中了,风险与收益形成对冲。

3、我们应看到三家平台对“本地市场业务”的重视,短期的补贴和投资,目的是为了在本地市场业务上获得长期的回报,这大概率不是一个赔本的买卖。

(《拐点周报》关注的指数近期的表现)

对于恒生科技的最新观点:继续用估值定投法布局

对于中国资产的投资,有一个重要的底层逻辑:我们国内有极其充裕的流动性(低利率下存款搬家、地产投资资金流出、大型险资机构资金、其它公募机构资金)+决策层对资本市场的政策支持(跌多了,会有类平准基金介入市场)。

有了这个底层逻辑,我们要搞明白的是:这些资金会去投什么?

1、保险资金去投了债券和红利股、银行股

2、活跃资金去投了科技成长股、小微盘

3、有一批内地公募资金流向了香港市场投了恒生科技、消费和医药

所以上半年南向资金大举涌入了港股,不过5、6月他们回流了不少,因为获利了结和半年报要求,但现在来到了7月,这部分资金还是要去找好资产,港股已经调了很多,特别是恒生科技,所以还是会有资金再度布局恒生科技。

恒生科技是优质资产+低估值+大趋势向上,我们的策略就是用估值定投法布局,不是一次性买入,不是梭哈,梭哈的人是扛不住波动的,不要怕踏空,用定投法才能稳定地平滑波动,抓住趋势向上的机会。

我在最新一期《拐点周报》发布了港股的最新策略、港股大盘的最新估值分析、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报告》,我们还有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定投方案》、《估值定投学习资料》,免费领取,但需满足一个简单的条件,需要者扫码。

第二个话题:反内卷的短期和长期投资启示

近期投资圈流行一个词叫“反内卷”,就是说,我们的经济发展,过去过度依赖投资拉动,什么产业火,大家都去投资,你这个省份投资,其它省份也效仿,最终导致产能过剩,产品价格极低,最后大家都不挣钱。比如光伏、风电、钢铁、水泥、低端化工、锂电池等。

反内卷对投资的短期启示:反内卷就是将以上这些产能过剩的行业进行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那么这些行业的头部企业将受益于供需改善产品提价利润率提升,这也是A股近期走强的原因之一。

反内卷对投资的长期启示:反内卷的深层次意义在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旧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走下去,对内我们面临产能过剩,对外我们面临美国供应链重构,如果我们还是走外循环+成本优势的模式,越来越艰难了。那新发展模式该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长期布局机会呢?我近期会出专题报告,欢迎添加我领取。

第三个话题:人民币股票柜台纳入港股通的影响

今天有件事对港股很重要,但却极容易被忽视,那就是:香港证监会提出持续推动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这件事如果顺利推出,将逐渐改变当前的港股市场格局,内地投资者可能直接投资人民币柜台的股票,而不是港币柜台的股票,这对提升港股流动性、定价权和估值都有巨大帮助。

事件: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在债券通周年论坛上表示,香港证监会一直与内地监管机构积极合作,持续推动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目前,相关的技术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力争近期向市场公布实施细则。我们希望,当市场了解到清晰的时间表后,更多的企业会考虑发行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在南下资金的带动下,以人民币计价的港股交易规模有望一路往上。

什么是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

双柜台机制是港股的创新机制,即同一只股票有2个价格,一个是以港币计价和结算,另一个是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并且这两个柜台的股票可以转换。举个例子:我在港币柜台以10港元/股买入100股某某股份,我可以将其转换到人民币柜台卖出。

人民币股票柜台的股票代码以8开头,股票简称以R作为后缀,比如腾讯控股-R,它的代码为80700.HK。

目前只有首批24家上市公司开通了人民币柜台,至今没有扩容,交易活跃度一般,开通2年以来累计总成交额仅491.8亿元人民币,在港股的总成交额中的占比很低。

纳入港股通后有什么影响?

短期影响:极大提升人民币柜台的成交活跃度。为什么推出2年后,人民币柜台没有达到想要的成交活跃度?主要原因是离岸人民币主要是配置现金和债券为主,这次香港证监会提出持续推动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将改变人民币柜台的资金面现状,内地投资者可直接透过港股通机制参与该等股票的投资,无需兑换港币、不用承担汇率波动的损益,这将快速提升人民币柜台的交易活跃度。

长期影响:极大提升港股定价权,丰富离岸人民币资产池,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双柜台机制+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这两项机制就给港股带去了“源源不断”的流动性,港股长期缺乏流动性以及估值洼地现象将得到改善,内地资金大举介入,将提升我们对港股的定价权;其次,人民币柜台,直接增加了以人民币计价的权益类资产,方便海外投资者布局,未来内地还有更多头部公司赴港上市,一旦人民币柜台的成交活跃度问题解决了,将有更多的股票开设人民币柜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优质的人民币资产+香港自由市场地位,可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