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低估的机会

昨天我们聊到:

上证3500点了,可能很多人的感觉与3200、3300差不多,都不知道涨在了哪。现在A股超5000家上市公司,题材众多,基本都是轮动行情,普涨的局面难再现,加上指数的“慢牛”,想在A股赚钱等涨起来再去追高是不现实的,真的需要打提前量,趁低位埋伏近来,耐心等待......

星河悟饭,公众号:星河投资日记牛市底色依旧

很多朋友还是十分关心具体的投资机会。

有时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当某个题材板块的关注度较高时,这个板块的估值往往也处在高位,如最近的银行股。反之同理,当某个板块无人问津时,这个板块的估值往往处于低位,当然对应着的股价也在地板上。没办法,A股市场多年以来一直都是这样一个追涨杀跌的风气,要不然怎么会在牛市又那么多杠杆资金冲进来,又在熊市底部爆仓黯然离场。

每当行情走牛时杠杆资金会大量涌入,行情越好涌入得越积极。而两市融资余额减少则都发生在行情大跌的时候,意味着此前行情大涨时涌入的杠杆资金中的很大一部分,要么主动认亏割肉离场,要么被动平仓而离场。

星河悟饭,公众号:星河投资日记聊一个极佳的机会指标

其实现阶段A股估值偏低的题材板块还是不少的,很多都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比如以白酒为代表的传统消费股、连跌了几年较高位膝盖斩的医药医疗、光伏等等。

以上这几个题材处于低位、无人问津当然也是有一些原因的。首先行业自身出现了一些问题,行业和公司基本面承压,另一方面就是直接原因,源于股价的跌跌不休,仿佛深不见底,让人望而却步。换个角度客观来看,消费、医药、光伏都是不可能消失的行业,像医药、光伏前几年大热时,被认为是时代的前沿,短短几年这个逻辑就不存在了吗?显然不是。下行周期里,人们容易被低迷的股价和悲观的情绪左右,进而忽略了行业和公司最基本的东西。

低位买入优质的题材或个股,长期下来回看,有着非常高的值博率。

虽说每次出现反弹或反转时,题材内总是有小市值的妖股涌现,翻上数倍,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把握难度极高,所以还是关注那些基本面最强的龙头公司最为稳妥也最为现实,如果未来真的行业出现反转,龙头的表现也不会太差。再或者就是直接打包整个题材板块,选场内或场外ETF来投。→机会的把握

......

1、六月国内CPI数据公布,同比+0.1%,环比-0.1%。从下图可以看出,最近大半年来CPI基本就在零轴附近小幅徘徊,时不时负增长一下。CPI是局面消费价格的体现,这种不涨不跌看似物价平稳,实则体现出消费环境的不景气、消费信心的不足。通常认为同比2%~3%的CPI增幅是最为健康的。继续看吧,什么时候CPI增幅能稳定在0.5%或1%以上,说明消费环境明显好转,消费股也将走强,A股行情也会冲高一波。

2、港股次新股活跃,宁德时代大涨7%,H股较A股溢价近30%;恒瑞大涨16%,H股较A股溢价11%。A+H两地上市的公司,过往多年都是H比A便宜,像宁王这种大幅、长时间溢价的极为罕见,除了因为H股的流通股本较少外,另一方面也说明现阶段港股的流动性改善了不少。次新股走强、POPMART、老铺黄金等新消费F4不断冲高,这些都表明港股大环境在趋好,有资金在炒作。

A股今天盘中冲上3500点,遗憾收盘未能站住,这也正常,3500点是一大压力位,不可能一蹴而就。昨天我们聊到港股边恒指中长期冲到27000甚至奔向30000点也是可能的,最近有机构称A股与2014年底的情况类似,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去年10.8号3674的高位迟早也会突破。

星河觉得中长期有很大可能涨过前高,但应该是“先慢后快”的走势,即短期依然是窄幅震荡为主,盘面的上涨并不明显,很难真切的感受到。当磨蹭了较长一段时间,筹码充分换手后,也过了压力位,行情会加速上涨,给人以踏空的感觉,随后杠杆资金的涌入会推动行情再上一个台阶。所以珍惜现在行情还没真正启动的时候,可逢低入手一些低估优质的好票,耐心持有,等待牛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