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拍客港股 IPO: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5 年 6 月 30 日,海拍客正式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这一举动,将这家专注于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领域的交易及服务平台推向了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海拍客成立于 2015 年,通过整合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供应链,为企业客户提供产品组合,致力于优化消费者体验并推动低线市场消费升级。按 2024 年交易额计,海拍客已成为中国低线市场该行业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最大交易及服务平台,市场份额达 10.1% ,平台总交易额达 110 亿元。其平台连接了超 4200 家供应商与约 29 万家注册买家,覆盖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以及超过 3000 个村县,业务模式涵盖数字平台业务和自营业务两大板块。

从发展历程来看,海拍客在成立初期便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16 年,平台年度交易额突破 10 亿元;2019 年,年度交易额达 100 亿元。在发展过程中,海拍客也获得了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完成了多轮融资。

然而,海拍客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4 年,公司陷入经营困境,收入减少且亏损扩大。财务数据显示,2022 - 2024 年,海拍客的收入分别为 8.95 亿、10.67 亿、10.32 亿,增长势头在 2024 年止步,经调整净利润为 - 1.31 亿、1930 万、2577 万 。截至 2024 年末,其负债净额高达 20 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 350%,主要源于 24 亿元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若无法在预期时间内成功上市,可能触发赎回危机,加剧公司债务压力。

海拍客面临的挑战还不止于此。母婴垂直电商领域竞争激烈,天猫、京东等综合电商巨头不断下沉,凭借强大的流量和供应链优势挤压垂直平台的生存空间。同时,海拍客的业务过度依赖低线市场,在拓展渠道、提升客单价和增值服务方面有待加强。此外,其商业模式也存在一定弊端,例如自营业务占比的提升虽在一定程度上撑起了营收,但低毛利模式带来了库存积压和资金压力等问题。

若海拍客成功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加强与生态系统中其他参与者的合作、增强科技能力及完善 IT 基础设施、寻求战略联盟与投资机会以及补充营运资金等方面,这或可为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深化与制造商的合作、加大产品创新投入,进一步提升自有品牌在高毛利品类中的市场份额,也有望构建更具可持续性的盈利模式。

此次赴港上市,对海拍客而言,既是对其十年下沉市场深耕成果的价值检验,也是缓解财务困境、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契机。资本市场的大门已经敞开,海拍客能否抓住机遇,成功破局,仍有待市场的检验。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