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克发生物:空间蛋白质组学国产化8年突围路

2020年,Nature Methods杂志将空间转录组学(Spatial Transcriptomics)技术评为年度技术方法。

2022年,空间组学(Spatial Omics)技术被Nature评为年度值得关注的七大“颠覆性”技术。

2023年,《World Economic Forum》空间组学技术被评为2023年十大新兴技术。

2024年,空间蛋白组学技术被《Nature methods》评为2024年年度技术。

空间组学技术蓬勃发展,迎来技术爆发期,各类改进技术和配套仪器更是层出不穷,俨然成为了生命科学界的“当红炸子鸡”,被誉为引爆生命科学领域的“下一个风口”。

在这场空间组学的全球科技竞赛中,中国力量如何完成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接力跨越?

01

技术破壁:空间蛋白组的国产化拐点

空间蛋白组学技术保留了组织微环境中细胞定位与相互作用的生命密码,为肿瘤免疫、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复杂疾病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

然而,空间蛋白组学核心技术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国产化进程面临三重挑战:

1)成像精度瓶颈:实现亚细胞级分辨率需突破光学、算法多重技术壁垒;

2)临床转化鸿沟:科研发现到临床应用需要标准化、合规化路径;

3)数据分析门槛:海量空间数据依赖专业生物信息学解读能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静默的国产化接力悄然开启。

02

接力突围:国产化的四棒征程

第一棒:技术引进来(2018-2020)

    艾克发生物创立之初,国内空间蛋白组学领域几乎空白。团队率先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平台,构建染色标记、高精度扫描和AI数据分析三大基础模块。这一阶段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但核心试剂与设备仍依赖进口。

第二棒:核心破垄断(2022里程碑)

    2022年7月,艾克发生物自主研发的AlphaTSA® 7色试剂盒通过IVD认证,成为国内首个获证的空间蛋白质组学产品。这项突破实现了多重荧光标记技术的国产替代,解决了临床应用的“卡脖子”问题,为后续超多重蛋白标记奠定基础。

第三棒:临床深扎根(2023加速跑)

    2023年3月,艾克发生物完成数千万元融资,由拾萃资本独家投资。资金重点投向肿瘤免疫微环境评估临床转化。拾萃资本宁晨曦博士指出:“多重荧光免疫组化平台具备巨大的商业潜力,其商业应用的成熟离不开上下游的携手探索与高效联动。”

第四棒:生态共繁荣(2025新阶段)

    进入2025年,空间蛋白组学产业不断发展,国产技术进入生态共建期。艾克发生物通过技术授权、联合开发、实验室共建等模式,推动临床检测标准化和区域检测中心网络建设。

03

技术领航:全流程解决方案

    艾克发生物打造了覆盖“标记-成像-分析”全链条的空间蛋白组学平台,突破临床转化核心瓶颈:

超多重标记技术

    CyC-TSA®超多重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可实现多达50+标志物同步检测。相比传统IHC,检测通量提升数十倍以上,荧光信号放大至普通荧光的‌1000倍以上‌,显著提升低丰度蛋白检出灵敏度;支持FFPE样本、冰冻切片、细胞爬片等多种样本类型。

智能成像系统

    AlphaXImager®高速高分辨率显微扫描仪通过其优异的光学架构和智能化扫描系统,实现了病理切片的高效全景扫描。设备可同时支持明场、荧光及特殊染色样本的高通量扫描,其亚微米级分辨率(20倍物镜模式下达0.28μm/pixel)能清晰呈现细胞核异型性、基质微结构等关键病理特征,助力破解肿瘤微环境异质性难题。

临床级分析平台

    临床转化病理图像分析平台实现全片单细胞水平生物标志物智能分析:如:免疫细胞空间分布量化(如PD-1/PD-L1共定位分析);细胞相互作用网络建模;治疗响应预测模型构建;治疗预后免疫评价模型等,为癌症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关键数据。

04

应用场景:从实验室到临床

精准诊疗新标准

在某著名肿瘤医院合作项目中,艾克发生物帮助临床团队将免疫治疗响应预测准确率提升至91%。

关键价值在于:

1)解决传统病理盲区:同时解析8种免疫标志物空间分布;

2)量化肿瘤异质性:识别微环境中不同功能细胞亚群;

3)可视化药物靶点:定位关键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模式。

药物研发加速器

与某头部生物药企的合作显示,空间蛋白组学平台可缩短30%的临床前研究周期:

1)机制研究:T细胞浸润对在研PD-1抗体预后空间影响可视化;

2)生物标志物发现:发现全新的耐药相关空间特征谱;

3)药效评估:多参数动态量化药物治疗后微环境重塑过程。

05

生态共建:邀请您接棒前行

空间蛋白组学的国产化是一场需要多方接力的长跑。艾克发生物作为空间蛋白组学临床转化先行者,诚邀合作伙伴共建产业生态,共享基于空间生物学的精准医疗蓝海机遇。

医学科研服务

 基于多重免疫组化(mIHC)技术的空间蛋白组学正在成为破解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核心工具,它能在单张切片上同步解析多达50+生物标志物,完整保留细胞的空间位置信息,为医学科研提供前所未有的洞察力。艾克发生物为医学科研提供多种服务:

1)全流程服务:生物标志物染色(单张切片10-50种标志物)+全切片/多光谱成像+标准数据分析;

2)试剂盒:AlphaXTSA®多靶点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Bas 3-7色多靶点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CyC-TSA®超多重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AlphaExplorer I/O®免疫探索包等;多款试剂盒产品满足多样的科研需求;

3)染色机:AlphaXPainter X48®多靶点病理染色机可以自动化实现mIHC全流程操作;

4)全自动智能成像仪:AlphaXImager®高速高分辨率显微扫描仪,可实现病理切片的高效全景扫描;

5)临床转化病理图像分析平台:提供可视化分析界面和标准化报告输出,显著提升病理学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

药企解决方案

肿瘤药物研发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如何精准筛选响应患者群体?如何理解复杂的肿瘤-免疫相互作用?如何加速生物标志物的转化应用?

艾克发生物凭借多年深耕,打造出国际领先的基于多重免疫组化技术的空间蛋白组整体解决方案,直击药企研发痛点:

1)多维度解析能力:单张切片实现多达50+生物标志物同步检测,完整呈现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空间分布特征;

2)全流程服务支持:从实验设计、Panel定制开发、样本自动化检测、智能成像系统到临床级数据分析一站式服务;

3)高效转化路径:基于临床级验证平台,加速生物标志物从发现到临床应用的转化进程。

诊断伙伴计划

传统单靶点免疫组化只能捕捉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碎片化图景”,而现代肿瘤诊疗需要的是全景式空间生物学图谱。艾克发生物打造的空间蛋白组整体解决方案,从多个维度为临床诊断体系赋能:

1)技术平台共建:打造院内空间组学病理中心。

针对医院病理科面临的医生短缺、诊断效率不足等痛点,艾克发生物提供全流程技术整合方案:自动化检测平台+智能成像系统+AI智能分析模块。

2)临床研究合作:加速生物标志物转化。

艾克发生物为临床专家提供科研支持计划:45000+临床样本检测经验,930+预验证抗体库,1100+验证panels,支持快速Panel定制;跨癌种数据库:150+测试癌种和疾病,整合胃癌、乳腺癌、肺癌等实体瘤多维数据资源;生物信息学支持:开发空间多组学联合分析算法,解析免疫细胞空间互作网络。

3)伴随诊断开发: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

艾克发生物提供端到端临床开发支持:分析方法开发,基于临床级验证平台建立标准化检测流程;中心实验室服务,支持多中心临床试验样本检测;试剂盒共同开发,加速伴随诊断试剂盒注册申报;

4)下一代诊断病理联盟,推动行业标准建设。

面对技术标准化挑战,艾克发生物发起下一代诊断病理生态共建计划:培训体系:每季度举办培训课程;数据共享:合作建立跨机构肿瘤免疫微环境数据库;标准制定:联合三甲医院参与制定mIHC临床检测共识指南。

06

展望未来:空间组学技术服务大众

在空间多组学的全球科技竞赛中,艾克发生物等中国企业正将空间组学的科学洞察转化为临床应用。AlphaXTSA®试剂盒的IVD认证只是起点,全自动空间病理诊断平台、AI辅助新药开发系统、跨组学整合解决方案等正在孵化中。

这场接力赛没有终点线,只有不断前行的赛道。艾克发生物诚邀更多合作伙伴加入空间蛋白组学国产化联盟,共同将中国创新的下一棒传递至临床应用最前沿!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