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演讲|108枚社交货币
这是杰总的第四个微信演讲。
过去六个月,大家都被同一个词汇地毯式轰炸:得房率。
前年,大家卷装标。
去年,公区之战打响,卷车库、卷会所、卷园林。
今年,大家开始卷得房率。
短短180天,以住宅新规为卖点的“好房子军备竞赛”,迅速刷新了这届买房人的心智,得房率上升为买房心智中的一号指标。
这个时候,作为得房率的最佳载具,阳台顺理成章地被一股历史洪流推到了一个超级位置。
这是一个阳台本不该抵达的位置。
以前,它是住宅的一个边缘空间。现在,它是得房率神器。在好房子的加持下,阳台逆天改命的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可是,代价不小。
得房率在购房决策中的权重被过度神话,好房子大战略面临被一个“偷面积”的小游戏而全面庸俗化的危险,整个楼市被强行分成新旧两代产品,滞销与观望是它的次生后果。
幸好,我们在成都CBD金融城遇到了一个为它们正名的2025年度作品:金融城·贝宸S1。
这是我们今天演讲的主角,它身上有三大标签。
1,地产新物种贝好家出品。
2,贝好家C2M能力的第一次天花板级测试,行业关注度+客户好奇心+产品真相,流量从第一时间拉满。
3,2025成都楼市封面级住宅。
半个多月前,我前往成都探秘。
贝宸S1最完整的产品真相,还需要耐心等待两个月。此时距离它首次拿地,已经过去了整整10个月,除了几张建筑外观照片、大致的户型面积被路透出来,其他细节还不为市场大众所知。
这可能是本年度预期管理最神秘的豪宅之一。
我第一次见到它的样子,是今年二月在贝好家CEO阿甘的三折叠手机上,当时,我十分惊讶它的建筑造型,也被阿甘的产品热情所感染,好奇心与日俱增。
当天,我与董小姐交流,有四个问题浮上心头:
1,为什么长这个样子?
2,什么设计理念在驱动它?
3,挑剔的成都人愿意为它买单么?
4,贝宸S1是阿甘的产品观映射,还是贝好家C2M能力的产品封装?
这次成都交流后,有的答案出来了,有的继续保持神秘。
我想,就先从有答案的地方开始。
一个答案就是,贝宸S1的模样,跟它的“新阳台故事”紧密关联。
一开始,贝宸S1就走出新的路径:
阳台来到了产品设计中的C位,不是配角,而是主角。在贝宸S1,阳台的角色扮演不仅第一次被正名了,而且事出有因,名正言顺。
以一个375平的户型为例,贝宸S1一共设置了四个阳台:
生活功能阳台,社交景观阳台,主卧私密阳台,以及处于C位的空中花园阳台。
粗略算了一下,这四个阳台的面积加起来,占到了13%的户内空间。单从数量来看,阳台的存在感非常强烈,在成都乃至全国同级别面积段的户型中,相当少见。
要提醒的是,贝宸S1并非四代宅,它所在的成都核心板块金融城,规划并不允许四代宅出现,这样一来,它阳台的稀缺性就更凸显了。
我的第一直觉是,贝宸S1的得房率一定不低。
但是,令我眼前一亮的却是设计师的这番话。
“在设计理念上,阳台是贝宸S1户型设计的起点。贝宸S1的理念基座之一是生态,生态需求主宰了阳台的角色,让它顺势而生。”
四个阳台构成了贝宸S1空间关系中的四个生态支点,可以看出,在户型图上围绕阳台存在一个浓墨重彩的视觉布局。阳台的地位是被刻意保持的,设计师还针对性对厨房、主卧、客餐厅等关键空间与阳台的关系进行了优化,从而进一步放大它们的互动关系。
我的理解是,在贝宸S1的基因里,阳台不再是得房率载具,而是回归了最本真的功能。
这一次它的命运没有被异化。
一位贝好家的朋友告诉我,四个阳台中的C位主角——空中花园,也是目前成都非常罕见、定制精装交付的花园阳台,目前有两种精装花园风格可供业主选择。
贝好家还承诺,交付后一定周期内,将有专门的团队来免费定期维护。
这个承诺,也许可以入选年度豪宅最有吸引力的交付承诺。贝好家在前期客户定量调研中挖掘出顶豪客户对阳台的期许:
约58%的意向客户倾向阳台交付景观绿化。
约75%的客户接受养护人员上门维护。
约93%的客户接受三年免费养护期后有偿维护。
贝好家讲述的这个新阳台故事,看上去是一种对同行的认知刷新。
但是,它并非故弄玄虚。
因为,阳台数量的增加,阳台地位的上升,背后其实是一套产品理念的崛起。它也在塑造贝宸S1的美学外观上,扮演了必要的角色。
先看看颜值,再看看灵魂。
这是一个颜值超高的项目。社区由四个楼栋构成,每个楼栋呈现一个舒展开的花瓣型,所有标准层,实现了一层两户的配置。在全维立体景观的铺陈下,整座社区的美学感铺面而来。
这时,尺度感进一步锦上添花。
超级豪宅比的不是面积,而是体积。3.6米的层高,让贝宸S1一面世就位居全成都一众豪宅作品的首位,这也是住宅建筑规范所能允许达到的层高最大数值。
秒杀同行的外窗采光周长,更是让贝宸S1打通了户内外空间关系里的任督二脉,赋予它极佳的采光视野,夜幕降临,万家灯火尽收眼底。
这是贝好家做了一批对标后的发现:
贝宸S1的主力户型375平米,采光周长约为59.5~66.2m,采光面积约为168.5~187.8㎡,采光面积占该户型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44.9%~50.1%。
而面积大小相似的其它项目,T2户型的这个比例一般为30%左右,相比之下,贝宸S1的采光面积要大60%左右。但是,贝宸S1并不是一味追求采光面积。比如,它在主卧刻意增加了墙体面积,与太空舱类型的主卧相比,提升了私密性和舒适性。
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样子时,可以用两个感觉来形容:惊艳和勇气。
惊艳,是因为它真的很漂亮,从形状到颜色,几乎找不到相似的竞品。
勇气,是因为它真的够大胆,它的花型美学外观在一条原创的路上走的太超前。
好房子必须漂亮,颜值正义是最新的宇宙法则。
从上海到杭州,从西安到成都,何为颜值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一定有一条最大公约数:第一眼的识别度。
贝宸S1的建筑美学,就有极强的第一眼视觉辨识度。
我在脑海里认真想了想,过去十年,还真的不能在哪个国内的高端楼盘里找到它的影子。
设计师告诉我,也许你可以去新加坡、英国去找一找。
四栋建筑以30°-50°不同角度的旋转体呈现,270°环幕的凸角延伸,把侧向景观界面最大化了,如此一来,成都CBD金融城的城市景观、贝宸S1精心营造的公区全维立体景观,就这样被无抵抗地框入室内视野。
这个时候,再来一个悬浮式玻璃露台,一个“出则繁花,入则松弛”的设计真相,就第一次真实地暴露在我们面前。
阳台来到C位不是无缘无故的,这一刻,它让设计师、城市、买家在最大程度上达成了共赢:
设计师得到美学,城市收获地标,买家得到排面。
但是,比颜值更性感的是灵魂。
贝宸S1的灵魂,藏在一个对地产行业相当陌生的词汇里:生态舱。
我们都知道,在预售制下,房地产行业拥有一个庞大的造梦供应链,能力很强,擅长造梦,精于包装,绝对是公认的造词大师。
但是,贝宸S1是一个例外。
一共108套住宅,但在官方叙事中,它是108个生态舱。
生态舱的提法,似乎是第一次引入中国的豪宅。这个词汇接管并代言了贝宸S1的灵魂,背后也是贝好家对下一代豪宅趋势的下注:生态,智能,美学。
我在三个地方读取到了它的野心。
首先是,功不可没的C位阳台。
以4个阳台为空间支点,它协助业主实现了对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资源的高浓度占有。
其次是,室内,科技的力量开始登场,并玩出了新高度。
贝好家在贝宸S1上首创了一套六感智能系统,分为眼感、耳感、鼻感、舌感、身感、意感,模拟人体感受,希望让住宅成为一个生命体。
它认为,只有让一个空间具备了人的机能,它才能反馈环境的变化,并做出反馈。比如,它需要长眼睛,才能自动调节光线,它能感知皮肤的触感,才能提供最实时的体感。
一句话,它很智能。
贝好家的一位产品经理对我说,让住宅成为生命体,不是一句空话,它将在贝宸S1首发落地,载具就是传感器。
听起来似乎有点玄乎,但翻译一下,就是贝宸S1提供了一整套系统解决方案:全屋光环境管理,静音技术矩阵,五维空气质量保障,全屋循环净饮,毛细管网温控,AI智慧中枢。
智能这个词汇,地产界并不陌生,甚至有点审美疲劳。但是,有是一回事,做到位是另一回事。
贝宸S1认为,最高级的智能是无感化智能。
通过鸿蒙智家,每户连接了数量惊人的19大类智能设备,包括116个主控设备、200余个受控设备,远远超过诸多豪宅,真正实现了全屋互联。
其中,每户配置的传感器数量也很惊人,包含AI超感传感器、康养传感器、红外光照传感器、水浸传感器等,共计23个。凭借这些传感器,无感化智能的理念被深度贯彻在贝宸S1的各个功能生活空间里。
在玄关、过道、衣帽间等经过区,移动光照传感器可以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同时还支持光线自动识别,光照度足够,无需开灯。
在客餐厅、主卧、主卫区域,则采用超级传感器实现大区域的人体区位监测。比如,卧室空间支持睡眠监测、跌倒监测、坠床监测、起夜感应等功能,安全守护对孩子与老人十分友好。卫生间则支持存在感应,无需挥手就能再次触发人在灯不灭的功能,不同时间开启不同亮度的灯光,满足深夜使用需求。
在书房,可以实现精准小区域检测。比如,书房进门之后,开启简单灯光,人坐到书桌后,可以开启光照深度场景功能。
到了这里,你可能感觉又要被造词大师洗脑了。的确,豪华词语套装,似乎已经是当今豪宅营销语言系统的标准措辞。
但是我想,有一个真实的细节,或许可以改变你的成见。
一位贝好家的朋友告诉我,在项目工地的附近,贝好家另找了一个工地,进行建筑工程与园林景观的1:1异地样板段打样。
请注意,这不是打造实景示范区,而是单纯进行“研发级”的样板打样。
这种成规模级的异地打样,初心是为了验证艺术构想与工程的可行性,我们通常仅在地标级的公建上能够看到,受制于成本,几乎没有住宅案例。
现在,贝宸S1吃了第一个螃蟹。
第三个地方是,景观公区。
在实景示范区首次亮相之前,对贝宸S1的任何文字描述,可能都是苍白的。
但是可以肯定,在这里,理念对产品的驱动,同样浓烈。
我翻看了贝宸S1近百页的大公区景观设计图,轻而易举就能看到,一种新自然主义的景观美学理念统治了它的公区。
首次在成都楼市大规模使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也被大比例地使用在了贝宸S1的架空层基座上,打开的架空层空间实现自然的空间泼洒,叠加垂直绿化和地面景观,一座浑然天成的立体绿洲跃然纸上,构成贝宸S1的总体视觉。
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它的设计理念高度主宰的结果。
贝宸S1选择把会所功能空间放在地下会所,地面以纯自然景观为主,主打一个松弛感。纯景观架空层的层高最高约8.45米,在单元入户大堂还做了约14米高的水幕造景,加上处处可见的绿植营造,贝好家在24亩的地块尺度里,创造出豪宅圈里比较少见的自然生态与松弛感。
去年第五季JUMP大会,董小姐在演讲中提到万科对产品的理解,房子是一个完整的产品,产品的核心是理念。
现在我们有机会看到,一种全新的产品理念是如何驱动一个全新的产品问世。
这些产品标签,让贝宸108个生态舱看上去像108枚闪闪发亮的社交货币。
此时此刻,我知道,还有太多的悬念等待着它。
什么时候亮相,开盘价格几何,客户画像是谁,他们买不买账,等等。
但是,悬念是一种特权。
我跟贝宸S1的营销总聊天时发现,他们几乎不太在意销售的问题,聊天内容都集中在这个产品的身上,看上去对产品很自信,对成都楼市的审美与包容度也保持着很大的信心。
幸运的是,成都是贝宸S1这场产品试验的诞生之地。
在我看来,一个消费气质浓郁的新一线城市,碰到一个价格非常折叠的楼市,在成都已经崛起的CBD金融城,应该也一定会有艳丽的产品化学反应产生。
我个人其实无法想象,这种从理念端与技术端同时开启的产品研发创新,除了成都,还能在哪个城市出现?
北京上海的产品试验成本,高不可攀,会让人手抖,财务后果甚至有点致命。
深圳广州楼市,商务感太强了,缺了一点必不可少的生活松弛感。
杭州楼市的产品创新,长期被绿城与滨江垄断,承平日久,颠覆性创新的概率,看起来似乎没有那么大。
在贝宸S1亮相之前,代言并统治了成都楼市产品创新的案例是麓湖生态城,一个巨无霸的郊区大盘,年销百亿+社群属性让它霸榜多年。
但是现在,挑战的机会给到了这个只拥有24亩地的新玩家。
贝好家是行业公认的新物种。核心标签是数据驱动开发,新团队新理念,背靠贝壳,没啥包袱,在舞台上亮相的时候,哀鸿一片的全行业都在向它投射注目礼。
它从诞生第一天开始就流量等身。外界的好奇心与期待值,既是它的流量来源,也构成了它的压力。
如果这场微信演讲给了它更大的压力,我乐见其成。
贝宸S1是贝好家第一个拿地案例,首次全流程操盘。目前的多数案例中,贝好家是以合作者身份出现的。
站在商业模式的角度看,贝宸S1是对贝好家C2M能力第一次高端测试,迄今我们还没有了解到,它的高端客群画像怎么产生的,这些客群画像对它的产品设计又施加了什么魔法,这将是下一个更好玩的故事,让悬念再飞一会。
站在产品研发的角度看,贝宸S1大概率是贝好家迄今产品的天花板。它拿到了成都地王集结地——金融城稀缺的住宅土地,拿地到开盘的时间,已经接近一年,反向创造了行业记录,我有理由相信,它一定在准备搞个大的。
藏的住的野心才是野心。
我们大胆猜测一下贝宸S1的野心吧。
或许,贝宸S1只是希望取代掉麓湖的单价王角色,把自己的名字写进成都楼市的豪宅史册,更新到前几名。
或许,贝宸S1只是希望成为成都楼市财富阶层的社交货币+第一储备资产,除了成都,它甚至能够虹吸大西北乃至一线城市的高端购买力。
或许,贝宸S1只是希望对内释放价值感,把自己变成一个贝好家C2M能力的高端形象广告,这个广告一旦站住,就能够不断给贝好家输出案例价值。
或许,贝宸S1只是希望成为贝好家产品能力的载体,那些在成都贝宸S1验证过的产品设计理念,比如生态舱概念,有朝一日会在其他城市落地,最后给行业留一个永远绕不过去的单盘案例。
过去两年多,我们都看到过,很多住宅地标逃离了本地楼市的价格地心引力,贵是它们共同的特征,比如上海凤起东方,广州鹏润一号,杭州芝澜月华轩,西安中大国际99。
与它们相比,贝宸S1的地价款只有十个亿,总货值不会超过四十亿元,贝好家完全没有机会在总销售额上找到足够的存在感。
但是,老天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会帮你打开另一扇门。
最后,分享一个小故事。
一个贝好家的朋友告诉我,过去一个多月,他从北京搬到成都,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进行过程采访,把建筑设计、空间规划、景观打造、精装选择等方面,为了居住体验更好而努力的小故事记录下来。
据说每一个细节,阿甘都会亲自审定,未来会集结成册。
很明显,他们的意图是想做一本贝宸S1的传记,等到开盘或者交付的那一天,送给每个业主,告诉他们,贝宸S1到底从何而来。
一个能把底细和盘托出的楼盘,不会是一个没有故事的楼盘。
谢谢大家。
前文阅读:
董小姐 | 中海修正了投资策略
董小姐 | 万科、华润、中海人的“反思信”
微信演讲:这一代人不能输在房子上
微信演讲 | 大佬都喜欢年轻的
董小姐 | 眼前一亮2024:地产值得重做一遍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