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立志博-B(09887)$  ‌申购观点: 一手摸


一、公司基本面:技术领先与财务风险并存

1)核心竞争力与产品管线

维立志博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的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核心产品LBL-024(PD-L1/4-1BB 双特异性抗体)处于注册临床阶段,针对肺外神经内分泌癌(EP-NEC)、小细胞肺癌等适应症,已获中、美监管机构突破性疗法认定(BTD)及孤儿药资格(ODD)。其全球首创的双抗机制可同时阻断 PD-L1 免疫抑制并激活 4-1BB 共刺激信号,临床数据显示:


单药治疗:晚期 EP-NEC 患者客观缓解率(ORR)达 33.3%,中位总生存期(mOS)11.9 个月,显著优于现有化疗方案(5.8-8.9 个月)。


联合化疗:一线治疗 EP-NEC 的 ORR 高达 70.5%(15mg/kg 剂量组达 83.3%),疗效翻倍。

此外,公司拥有 13 款候选药物,覆盖 T 细胞衔接器(TCE)、抗体偶联药物(ADC)等前沿技术,其中 LBL-034(GPRC5DxCD3 TCE)全球临床进度第二,LBL-051(CD19xBCMAxCD3 三特异性抗体)授权交易金额达 6.14 亿美元,创国内临床前 TCE 管线纪录。





2)财务风险与现金流压力


持续亏损与零收入:2023-2025 年一季度累计净亏损超 7 亿元,仅 2023 年有 886.5 万元来自百济神州的合作收入,其余年份收入为零。


现金流紧张:截至 2025 年 3 月,现金储备 4.31 亿元,按当前年消耗约 1.8 亿元的速度,仅能支撑约 51 个月,长期依赖外部融资。


合作终止风险:与百济神州的 LBL-007 授权协议于 2025 年 5 月终止,未披露原因,可能影响管线拓展及资金来源。




二、行业对比与估值水平:高溢价与稀缺性博弈


1)估值合理性评估

发行估值:按发售价中位数 33.3 港元计算,公司估值约 66 亿港元,较 2024 年 11 月最后一轮融资估值(34.2 亿港元)翻倍,对应市销率(PS)约 35 倍(2024 年研发开支 1.86 亿元),显著高于港股生物科技行业均值(约 15 倍)。


同业对比:映恩生物(09606.HK)2025 年 4 月上市时 PS 约 20 倍,首日涨幅 117%;维升药业(06895.HK)3 月上市时 PS 约 30 倍,首日破发 2%,显示市场对高估值标的分歧较大。


2)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市场空间:全球 4-1BB 抗体市场预计 2030 年达 29 亿美元,中国增速超 120%,维立志博的 LBL-024 有望填补 EP-NEC 治疗空白,覆盖中国 1.7 万患者。


技术壁垒:自主研发的 LeadsBody™平台可精准调节 TCE 分子亲和力,降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风险,在 TCE 赛道中具备差异化优势。


三、市场情绪与发行要素:热度高涨与风险对冲

1)认购热度与散户参与

超额认购:截至 7 月 19 日,孖展认购额达 1186 亿港元,超额认购 1057 倍,预计回拨至公开发售 50%,甲乙组各 80136 手,一手中签率约 10%,中签难度较高但抛压风险大。


资金博弈:散户申购火爆可能导致首日短期情绪驱动上涨,但高中签率下若市场情绪反转,抛压可能加剧破发风险。


2)基石与保荐人支撑

基石投资者:腾讯、高毅、奥博资本等 9 家机构认购 5.42 亿港元,占发售股份 50.74%,锁定期 6 个月,提供长期信心支撑。


保荐人实力:摩根士丹利与中信证券历史首日上涨率超 80%,且擅长通过绿鞋机制护盘(如映恩生物首日破发后护盘至平收)。本次设有 15% 超额配售权(约 480 万股),若行使可提供约 1.6 亿港元护盘资金。


3)板块联动与政策风险

市场情绪回暖:2025 年港股生物科技指数涨幅近 50%,创新药板块成为市场主线,维立志博有望受益于板块热度。


政策不确定性: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可能限制中企与美机构合作,若 LBL-024 海外临床试验受阻,将影响商业化进程。


、结语

虽然该新股有一定的机会,但保守起见还是一手摸,能中最好,不中暗盘有低位可以低吸参与。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5

  • 推荐
  • 最新
  • Inmoretion
    ·07-21
    精彩
    我准备满仓冲进去了,最近港股的ipo算是热度有点下来了,但是创新药行情起来了,大概率能吃肉
    回复
    举报
    收起
  • 一手摸,谨慎为上,风险还是要考虑的
    回复
    举报
  • 关注一下!👍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