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股资料】创业板指数——2025年7月
创业板是A股三大股指之一,设立初衷是为暂时无法在主板上市的创业型企业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是对主板市场的重要补充。所以,创业板与主板市场相比,上市要求往往更加宽松,主要体现在成立时间,资本规模,中长期业绩等的要求等方面。创业板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
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但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创业板的目标是成为孵化创业型、中小型企业的摇篮。目前生物医药、芯片半导体、新能源三大题材是创业板的核心组成部分。
创业板主要成分股有新能源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互联网券商、炒股软件东方财富、同花顺,迈瑞医疗、爱尔眼科、泰格医药等知名医药医疗股。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以“300”开头。2020年8月24日起,创业板全面推行注册制,个股单日涨跌幅限制由10%放开至20%(新股上市前5日不设涨跌幅限制)。
指数过往表现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正式开市,创业板指数基日为2010年5月31日,基点为1000点。2011年创指全年下跌36%,在2012年底触底至585.44点。随后两年多时间,创业板迎来史诗级大牛市。2013年创指全年收涨83%,并于2014年1月首次来到1500点。2015年3月成功站上2000点,2015年前五个月累计涨幅超1.4倍,在5月连续站上3000点和3500点后,于6月见顶4037点,这是截至目前创指的历史最高点。
2015年6月大涨见顶后,创指遭遇股灾级暴跌。2015年9月指数跌破2000点大关。随后连跌三年,2018年最低位1184点。2019年创指开始新一轮上涨,全年上涨44%,2020年再涨65%。2021年7月1日,创指时隔六年重返3500点整数关口。2022年以来创业板持续走弱,2024年2月初指数低位1482点,较2021年高位回撤近六成。2024年9月末在"一行、一局、一会"的政策大招驱动下,行情迅速大幅反弹,连续三个交易日单日涨幅超10%,10月8日当天指数大涨17.25%。
指数估值
2016年7月以来,创业板指数的市盈率中位数大约在43左右。2020-2021年高点时,指数的市盈率曾超过70倍,在2024年初最低时估值只有22.89倍。创业板所有上市公司的总净利润继续保持较快增速,业绩的增长+指数的下跌,使得创业板指数越来越便宜。截至2025年7月18日收盘,创业板指数最新市盈率为33.69,估值位于2016年7月以来的26%分位,处于正常低估状态。
尽管创业板指数目前处于较为低估的状态,但考虑到创指的第一大权重股宁德时代,自己就占据着整个指数超两成的权重,具体到业绩方面,2024年宁王独占创指全部利润的29%,业绩增量占创指全部利润增量的64%。可以说,宁德时代几乎凭一己之力托起了整个指数,近两年创业板小微公司确实遭遇了一些困境。所以,如果创指不考虑宁德时代,估值水平可能也没那么低估,这一点投资者还需留意。→业绩的困境
关于指数估值的最新数据和更多讨论可点击查看《估值分析》合集
成分股
相比于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成分股的“盘子”明显小得多,市值超千亿的公司只有十几家。其中,万亿市值的新能源电池龙头宁德时代自己就占了整个指数近两成的权重,创指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到指数一半的权重。以下成分股数据更新于2025年7月18日
相关内容和观点仅供日常记录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