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家A股公司在港交所排队上市,是福还是祸?
我们有三大交易所,截止6月30日,上交所总市值约55万亿,深交所总市值约45万亿,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历史性首次突破100万亿人民币,上市公司数量5420家。
北交所的体量还比较小,本文暂且不表。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证券市场总市值达42.7万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2.1万亿港元大幅增长33%。上市公司总数达2645家,这其中约2000家是中国内地上市公司(包括160家AH两地上市公司)。
同时,中国还有250多家公司在美国以及其他金融市场上市,中国上市公司总数量已经高达7500家,在数量上已经遥遥领先美国的7000家,但在质量和市场表现上还有很大差距。
美国三大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数量约7700家,其中美国本土公司约6900家,还有约100家在全球其他金融市场上市。
美股市场总市值高达64万亿美元,以不足全球20%的上市公司数量,贡献全球股市40%的市值,单公司平均市值密度远超中日等市场。
有投资者吐槽,港交所为了业绩也是脸都不要了,阿猫阿狗都让上市,割苦了散户。
其实港交所也有自己的难处,香港是一个离岸金融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中的资本自由流动,以此吸引外资,和A股市场有一定的互补性。
但同时,港交所也和A股市场存在竞争关系。很多到港交所上市的内地公司其实是达不到A股更严格的上市要求,没办法才选择到港交所上市。如果有的选,肯定是在A股上市给的估值更高,募集的资金更多,流动性更好,因为A股的交易更活跃。
例如,现在有180多家公司在北交所排队上市,就是因为北交所的上市门槛低,如果没有北交所这个选择,这些公司很有可能就一股脑涌向港交所了。
所以港交所处境挺尴尬。要是把上市门槛定得太高,很多公司可能就选择在内地A股排队死等(即使时间很长),或者干脆跑去上市规则更宽松(尤其对盈利要求不高)的美国市场了。
门槛低不是病,管得松才要命!
其实,上市容易本身并不是问题。看看美国,它的上市门槛在很多方面比香港还低,但人家美股可是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之一。
关键在于建立严格的监管框架和高效的退市制度,及时清理那些不能按时披露财报、财务数据造、假玩弄财技,反复割散户韭菜的公司,优胜劣汰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那些腐烂的公司不及时清退,时间长了整个池子就臭了,想投资的人也不敢来,不利于港股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现在有30多家A股公司在港交所排队上市,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对于那些行业有增长前景需要资本金加大投入的公司来说,近乎0成本的募集一大笔资金,对公司发展当然是利好。
还有一类有出海发展需求的公司,募集离岸资金,方便在海外投资扩张,优化公司股权结构,以及提高品牌知名度。
对我们玩港股打新来说也不是坏事。为了吸引投资者认购,确保发行成功,这类公司在港股二次上市时,其发行价相较A股通常会有一定折价,这为我们参与打新的投资者提供了套利空间。
但是,一下子这么多A+H股都跑来香港上市圈钱,就像从池子里抽水一样,会吸走市场里的一部分资金。长期来看,如果这种“抽水”太猛,对港股市场的整体活力可不是好事。
不过,这种长远影响,对我们这些主要想抓住打新机会赚点快钱的人来说,就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了。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