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大概率要“百花齐放”了

图片

(图片来源:Pixels)

图片

2025年的余下时光,AI眼镜谁家能卖爆。

图片

@数科星球原创

作者丨苑晶

编辑丨大兔

若问AI眼镜近况如何,众多项目给出的答案是:还未放量。市场中有做骑行的、会议的、主打视频的以及植入AI的,一时间好不热闹。

不过言而总总,在一些内行人看来,似乎只有视频和会议场景“靠谱”。

对于会议场景而言,灵伴的产品流行于各大网络。依靠会议稿直接在镜片的显示一招,在社交媒体中获得了诸多拥趸。

不过在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与一些用户沟通后,发现他们对眼镜的评价多为“华而不实、不堪大用”。更有甚者,对AI眼镜这条赛道本身产生了质疑。

为了揭示AI眼镜最近的遭遇,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将话筒递给了行业从业者。在多番沟通后,我们找到了AI眼镜发展的一条可行性路径。

01

**的探路意义

“感谢**的贡献,它的探路让我们明白了很多”,一位正在注册公司的创始人回答。

**确实无愧于AI眼镜的探路者。

2021年年底,该公司在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推出了首款搭载HarmonyOS 的智能眼镜。虽然业界对AI眼镜的元年定义为2025,但这几年间,**的探索为行业带来了启迪。

“**的第一个贡献,是它告诉我们,普通眼镜的受众或购买者才是AI眼镜的主流消费群体,”这位创始人补充。

他看到,如今市场中还充斥着“想当然”的企业,认为AI眼镜可以卖给对3C和AI发烧的技术宅。而现实是,这种判断被啪啪打脸。展开而言,需求的产生路径不是因搭载了AI去买眼镜,而是有买眼镜的需求因搭载了AI觉得更加方便。

两种需求看似只是颠倒了顺序,但对AI功能的期望截然不同。只不过,搞清用户画像这件事,**用了三代产品的精力。

如今,在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的调研中发现,诸如小米等公司的AI眼镜产品均不同程度汲取了**的经验。

“**还证明了,3C和数码渠道不能带火AI眼镜”,在数个小时的沟通中,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记录下了这条信息。**强大而狂热的分销渠道人们早已熟稔,但即便如此,也未能让AI眼镜彻底出圈。

原理上,**的第二个贡献是第一个贡献的衍生。甚至可以再进一步说,科技企业或创业企业如今仍然在这个问题上原地打转:即现有分销渠道均难以承载AI眼镜的放量问题。

在多轮对话里,一些人提到雷朋之于Meta的重要性,前者是一家历史悠久且极具影响力的高档眼镜品牌公司。在针对Meta的复盘中,还有人提到,如果扎克伯格只靠线上销售,那么其结果不可能达到如今的程度。

事实证明,Meta和雷朋的合作颇为成功。

所以,有行业人士判断:在2025剩下的年景,强如科技巨头,也将不免低下王冠,转而与传统眼镜销售渠道合作。

毕竟,目前在行业里,似乎有且只有这一个成功案例。

图片

02

百花齐放的前夜

在行业中,AI眼镜已经历三代产品。有个产品经理介绍称:“如果一代还在探索,那么二代可以定位为价格卡位产品,三代产品做极致体验,追求眼镜无限小、极限逼近普通眼镜的状态”。

在行业里,有注重图像的,比如坚果投影前首席产品官王骁逸做的产品,这款眼镜注重高端设计、CMF和制造质量,搭载了命名为HAOS的整体自适应光学系统,硬件为MicroLED显示器与光波导镜片的显示方案,具备笔记、翻译、导航、提词、通知以及AI功能应用等多种功能。

据坊间传闻,上述产品在欧洲价格为600欧元左右,并且热卖。

还有主打主动降噪的。这款产品沿袭耳机中的入耳、半入耳到开放降噪的技术路线。越开放意味着耳机的降噪功能越难做,但也意味着用户规模更大。

一位投资人指出:“无论哪种技术,或者是不是百花齐放,重点是你能否找到客户群体,找准他们的真实需求”。在他看来,目前AI眼镜产品做的“很花”,有借助戒指交互的,也有在音频环节中做微创新的。

他认为,AI眼镜企业不应把产品类比成手机,根本原因是无论是芯片能力还是用户体验,目前的AI眼镜都达不到手机的程度,所以只能在垂直功能上找到破局办法。

03

“花里胡哨”与用户刚需

一位大厂高管指出,在他看来AI类眼镜最终销量不会到50万副。

他觉得,现在的产品过于“花里胡哨”了。“用户会天天佩戴,那么你的重量要轻要好看,用着要舒服,然而功能太多会让眼镜笨重”。

他最看好音频眼镜,尤其是具备开放式降噪功能的。

无论是会议题词功能、AI翻译功能,在他看来都“很奇怪”,他觉得这只是“甜品”功能绝非刚需。反而音频眼镜能改善呼叫和被叫两种语音环境,对于经常打电话的人来说,算是一种刚需。

“在眼镜上植入电脑上也能跑的软件没有意义,因为用户还是觉得不方便,何况这类功能太同质化了,即便你去做也跑不出来”。他补充。

他悲观的估计,用户买了眼镜以后,里面功能的使用率不会高于5%。

“你一年有几次机会去大会‘读稿’?你怎么让你在读眼镜里面的稿子的时候不累,而且让观众看得更自然?”他反问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

作为做智能硬件多年的一位高管认同了这种思路,他觉得现在的AI眼镜只会吸引用户的“瞬时需求”,他还接触过一个项目,声称要在眼镜上搭载一个机器人。

“我是真的想不通,这得多重,到底有谁会经常使用?”他百思不得其解。

在沟通会上,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和与会者们一一评点了市面中较为火爆的AI眼镜。但在用户刚需的维度下,似乎大部分产品都难以通过考验。

也许,2025年AI眼镜的确很火,但百花齐放的最后也许是一地鸡毛。

你买过哪些眼镜?欢迎与我们沟通。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