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夸克AI眼镜的战略意义与Meta35亿美元入股眼镜制造商的商业逻辑!

今天阿里巴巴$阿里巴巴(BABA)$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发布了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我发现讨论的人比较少,或者很多人可能不太重视。正好半个月前,$Meta Platforms, Inc.(META)$  也有35亿美元入股眼镜制造商的新闻。我曾经持有近两年Meta的股票,但是近期我全部清仓了。我个人觉得此时此刻的国内互联网科技公司更具”性价比”,但更主要的是,中国AI在时代的科技产品无论软件还是硬件,极有可能复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如果再配合一个类似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补贴,那绝对起飞。那具体说说阿里夸克AI眼镜的战略意义及Meta大手笔投资眼镜制造商的逻辑。

阿里夸克AI眼镜的战略意义及Meta大手笔投资眼镜制造商的逻辑,可以从技术、生态、市场三个维度解析:

一、阿里夸克AI眼镜的战略意义:从软件生态到硬件入口的闭环构建

1. AI to C战略的硬件延伸  

   夸克AI眼镜是阿里“AI to C”战略的关键落地,标志着其从软件服务(如夸克App、通义大模型)向硬件终端的跨越。通过整合通义千问大模型、夸克AI能力及支付宝、高德、淘宝等生态服务,阿里试图将眼镜打造为“随身AI超级助理”,覆盖支付、导航、购物、办公等高频场景,形成“感知-交互-服务”闭环。

2. 抢占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  

   阿里认为,AI眼镜将成“感官中枢”,具备场景穿透力与数据采集优势。宋刚指出,眼镜可能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最重要的个人移动入口”,阿里通过硬件布局提前卡位,避免在交互范式变革中被边缘化。

3. 突破现有智能终端瓶颈  

   针对市面产品“佩戴不适、续航短、AI弱”的痛点,夸克眼镜通过双芯片架构(高通AR1+恒玄BES2800)、C2M定制、仿生设计等创新,试图解决用户体验瓶颈,推动AI眼镜从极客玩具转向大众消费产品。

4. 生态协同与数据壁垒构建  

   与传统眼镜品牌合作(如C2M定制),结合阿里生态的用户行为数据(如淘宝偏好、支付宝消费记录),可训练更精准的垂直大模型,形成“硬件+服务+AI”的护城河。

二、Meta投资眼镜制造商的逻辑:供应链整合与生态扩张的双重博弈

1. 快速量产与成本控制需求  

   Meta的Ray-Ban Meta眼镜2023年销量超200万台,但产能与成本仍是瓶颈。EssilorLuxottica作为全球最大眼镜制造商(占全球市场份额22%),拥有成熟的光学技术、代工网络和线下渠道,可帮助Meta实现规模化生产,并降低单机成本(如通过镜片镀膜工艺优化减轻重量)。

2. 布局AI眼镜长期形态  

   Meta规划的下一代AR眼镜(如Orion原型机)需要轻量化设计与高精度光学模组。Essilor在光波导、镜片镀膜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如日本Hoya合作经验),能加速Meta在显示效果、佩戴舒适度上的突破。

3. 对抗苹果与拓展消费场景  

   苹果计划2026年推出AI眼镜,Meta需提前巩固优势。通过Essilor的时尚品牌矩阵(如Oakley)、线下零售网络,Meta可覆盖运动、商务、潮人群体,扩大用户基数。例如,Oakley Meta HSTN定位高端商务,与Ray-Ban形成差异化。

4. 数据采集与生态绑定  

   AI眼镜的摄像头、传感器产生的海量视觉与语音数据,需与Meta的社交、广告、元宇宙业务结合。Essilor的镜片技术(如防蓝光涂层)可提升数据采集质量,而Meta的AI算法(如实时翻译、AR导航)则增强眼镜功能,形成“硬件-数据-服务”飞轮。

三、行业趋势下的战略共振

1. AI眼镜成为“万亿级市场”的引爆点  

   预计2030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达9000万台,市场规模超万亿。阿里与Meta的布局均瞄准“人机交互入口”与“生产力工具”双重属性,例如阿里聚焦办公场景(会议纪要、比价),Meta侧重社交与内容创作。

2. 技术路径分化与生态竞争  

   - 中国路径:以阿里、**为代表,强调“AI+场景落地”,通过生态整合降低技术门槛(如夸克接入支付宝支付);  

   - 美国路径:Meta、苹果侧重底层技术(如光波导、芯片设计),构建长期技术壁垒。

3. 政策与用户隐私的平衡挑战  

   欧盟对AI眼镜隐蔽拍摄的监管趋严,阿里与Meta均需在功能创新与合规间权衡(如支付宝声纹核身、Meta的物理快门设计)。

结语

阿里夸克AI眼镜的战略核心是“软硬一体化”生态控制,而Meta的投资逻辑在于供应链深度绑定与消费场景扩张。两者均试图通过技术整合与生态协同,在AI眼镜这场“下一代计算平台”争夺战中建立壁垒。未来,胜负手或在于:阿里能否将C端流量转化为硬件粘性,Meta能否将社交生态优势延伸至物理世界感知层。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2

  • 推荐
  • 最新
  • 太棒了,这分析太深入了,我都看呆了 [惊讶] 期待更多分享
    回复
    举报
  • 说得好,这波科技竞争真的要看谁更灵活了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