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牛市更容易亏钱?现在是阶段高位吗?

近期,随着沪指站上3600点、恒指站上25000点,投资者们广泛热议:牛市真的来了吗?我们看到,无论是财经直播间的人气,还是股票交流群的活跃度,都比前几个月高涨,这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熟悉的气氛,去年10月份、今年2、3月也有过。今天我希望通过一篇文章,让大家理性看待当前的牛市,规避牛市亏钱的怪圈。

【微信改版!不是星标,收不到推送!点击:大江财经 ,→主页右上角“...”→设为星标。】

首先,牛市来了吗?其实A股也好、港股也好,他们早已经处在牛市当中,A股本轮牛市的起点,可以追溯至去年“924”行情,港股本轮牛市的起点更早,可以追溯至2024年年初。牛市的初期,投资者是无感的、怀疑的,只有牛市运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能认清。

但本轮的牛市跟历史上的其它几次牛市是有区别的,2005-2007年大牛市,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几乎各行各业都高速增长,当时的牛市是全面牛市,上证指数作为综合性指数,当时涨到6124点,现在再也回不到那个位置,原因是我们的经济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了;2014-2015年牛市,主要是货币政策转向加杠杆资金入市,是典型的杠杆牛市;2020-2021年牛市,是全球货币大放水+中国提前复工复产带来的通胀牛市。本轮牛市的背景是:长期低利率环境、地产下行周期,大量资金寻求优质资产配置,决策层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国家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本轮牛市的特征是:慢牛+结构牛。

以上资料的内容,仅供参考,不要成为你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你还应该考虑更多因素,综合安排你的投资。我的判断,有时候也会出现错误,请你留意。历史业绩,并不能代表未来,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应该有些朋友有这种感觉:指数蹭蹭往上涨,很多个股不涨,赚指数不赚个股,为什么?就是因为本来牛市不是全面牛市,只有核心资产才能稳步上涨,而题材股只会阶段性剧烈波动,来的快,去的也快。

我一直跟大家讲,要布局指数,指数是股票的组合,由指数公司帮我们选股,并且定期调整,优胜劣汰,指数成分股通常不会太差,特别是重要指数、核心指数、旗舰指数。

还有一个问题,大家一定要小心:牛市,如果节奏踩得不对,更容易亏钱。这就很奇怪了,熊市亏钱好理解,为什么牛市还会亏钱呢?是因为牛市的诱惑更多,让我们“胃口”更大,牛市让我们更容易重仓,一旦节奏踩错,就容易亏大钱。比如去年10月初,行情突然大爆发,本来谨小慎微的投资者被短期的赚钱效应吸引,纷纷加大仓位进场,那一波追高冲进来的投资者,有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解套;再比如,今年的2月份到3月份,当时A股科技股火爆,港股恒生科技大涨,创新药、新消费都是大涨,这一波好行情,又吸引了大量的追高资金,后面就遭遇了4月7号的大跌。

牛市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天天涨的,它是有节奏的,一波拉升,一段休整,再一波拉升,再一次休整,但是我们大部分普通投资者都是“涨的时候有信心、跌的时候不敢买”,所以10月追高,1月割肉,2月追高,4月割肉,永远踩在错误的节奏上。

我还看到有一个粉丝评论,他说:“我怎么感觉这个股市是专门针对我的呢?我不买,它就天天涨,我一进来了,它就开始跌!”

其实股票市场并不会针对谁,真正的问题出在我们自身,我们的投资心态出了问题,正确的投资逻辑应该是:市场还没有启动的时候,我们逐步布局,这个阶段没有什么赚钱效应,市场要么是震荡,要么是下跌,成交量较低,市场周遭都弥漫着悲观、焦躁情绪,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做提前布局确实是需要勇气和信心的,投资是逆人性的,股票市场只有少数人能盈利,是有原因的。

4月20日,《拐点周报》A股策略,我提出:结束“危机”思维,开启“播种”行动。当时刚刚经历完4月7日大跌,需要果断判断行情的性质,我从那天起“空”翻“多”,坚定认为:当前积极的布局,是下半年收获的“播种”行为。

4月20日,《拐点周报》港股策略,我提出:港股扛过了这一轮的危机,从估值角度,我们可以分批布局或定投了。战略关注恒生科技指数、恒生消费指数、恒生医疗指数。

4月27日,我在《拐点周报》A股策略里提出:接下来5月和6月,市场下行风险有限。在投资策略上提出:战略布局,分批或定投,布局核心资产,做好中长期持有的准备。

5月5日,我在《拐点周报》A股策略提出:有利的因素越来越多,继续播种,以待秋收。

5月11日,我在《拐点周报》A股策略提出:对后市有信心,现在就是积极布局的时期,只有现在分批或定投,到下一次A股向上拉升,我们才会有可观的收益。

5月11日,我在《拐点周报》港股策略提出:可继续战略布局港股核心资产。

6月8日,我在《拐点周报》A股策略提出:继续积极布局,关注三个方向。当时不少投资者担忧东大与西大的谈判进展,我提出:不大可能出现谈崩的风险。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是在市场未启动时提示大家战略布局,市场来到阶段性高位时提示大家谨慎。今年2月、3月A股科技股火爆、港股疯狂上涨时,我在那段时间反复提醒大家小心风险,那个时候我的短视频开篇都会说:“大家好,我就是那个一直提醒美股有巨大风险、并且不建议追高中国科技股的大江。”当时我也收到了一些批评的声音,有人说:“大江,行情这么好,你一直看空,这不是害人吗?”其实,我并非一直看空,只是我看多的时候你不在而已,因为我是市场的逆行者,市场低迷时看多,市场高涨时提醒风险,总是与人格格不入。

3月18日,当时港股十分火爆,投资者十分踊跃,拼命往恒生科技里冲,劝都劝不住,我在公众号发表文章:恒生科技,谨慎追高。那一天恒生科技指数大涨4%,在这么好的赚钱效应下提出看空的观点,是需要勇气的。

4-6月期间,《拐点周报》持续提出战略布局。今天主要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我们千万不要等到市场来到了阶段性高位的时候,你才想起来做重仓布局,这不就又重演了去年10月份和今年二三月份的追高的故事了么?在牛市中,特别是结构性慢牛行情中,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节奏调整好,休整期敢于布局,快速拉升期持股等待别追高。

现在A股和港股是不是来到了阶段性的高位呢?我觉得是,但不一定是阶段最高点,我觉得沪指还是要挑战一下去年10月份的高点,挑战完了之后,或许才进入到阶段性的休整。恒生科技目前也还没到3月高点,我觉得它也有望去挑战一下3月高点。

这几天我收到好多粉丝的私信,比较集中的问题就是:现在还能布局吗?我们拐点周报提及的6个指数,大多数到今天涨幅都不错,他们为什么会问:现在还能布局吗?主要原因就是:该布局的时候没有布局,或许是还在验证我的观点,或许是震荡期间他们觉得不着急,随时都来得及,现在涨起来了,他们信了,涨高了,他们就急了。在阶段高位让我给策略,这是给我出难题,但并非没有答案:

1、A股、港股,从大周期看,牛市没有走完,港股的牛市或许走到了中期,A股的牛市或许还处在早期,我们先要有战略上的认知;

2、市场是波浪式上涨的,现在是阶段性波峰,错过了最佳布局期,但仍是战略布局期,我们需用定投的方式布局,以防止挂在阶段山顶上

3、定投的时长可设为3个月或6个月,3个月较为激进,6个月较为稳健,复盘牛市历史,阶段性波峰后出现3个月调整是常有的事情,若我们设置至少3个月的定投,不会陷入被动

以上资料的内容,仅供参考,不要成为你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你还应该考虑更多因素,综合安排你的投资。我的判断,有时候也会出现错误,请你留意。历史业绩,并不能代表未来,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