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微醺十诫,五贵人生——喝到“飘飘然”才是真境界
微醺的人生 有酒有故事
感谢您的关注
怎样喝酒,才能喝出境界,而不只是喝空酒杯?
酒桌见人品,杯中有乾坤。蔡澜先生一生洒脱,谈吃论喝皆成文章。在《随心随意去生活》中,他自问自答,道出饮酒的快乐、酒品的真谛与至高的境界。
喝酒的快乐:微醺之美,妙在“飘飘然”
蔡澜的回答直指本质:“喝到飘飘然、语喃喃,就是快乐事。”
“飘飘然”不是烂醉如泥,而是酒至微醺,身心轻盈,话语温柔。如同春日的柳絮浮在暖风里,既不失清醒,又多了几分自在。
与亲友小酌,酒是气氛的催化剂——内向者能多聊几句,外向者也不至于喋喋不休。酒至半酣,其乐融融,这才是饮酒的真趣。
酒品即人品:蔡澜的“十不”诫律
蔡澜用十个“不”,精准勾勒出酒桌上的修养:“不追酒、不头晕、不作呕、不扰人、不喧哗、不强人喝酒、不干杯、不猜枚、不卡拉OK、不重复话题。”
这“十不”如同一面镜子,照出酒桌百态。
“不强人喝酒”最见人情冷暖。酒局上常见劝酒者步步紧逼,被劝者如坐针毡,这哪里是饮酒?分明是“刑场”。
“不重复话题”更是职场酒局通病——有人三杯下肚,车轱辘话来回说,旁人只能苦笑附和。
真正的酒品,是给彼此留三分体面,七分自在。
喝酒的最高境界:收放自如,贵在“可止”
蔡澜的答案只有五个字,却道破天机:“喝到要止即止,是境界。”
“止”字易写难行——
有人因场合所迫,不敢停杯;
有人因一时豪迈,醉倒方休。
蔡澜的“五贵”恰是对“十不”的升华:
贵在能好——酒量大小无所谓,享受才是关键;
贵在喜谈——酒友多寡不拘,重在投机;
贵在可继——好酒劣酒皆可饮,适口为珍;
贵在可行——酒后承诺的事,必须做到;
贵在可止——说停就停,一滴不多。
蔡澜的“十不”与“五贵”,并非教条,而是一位生活家的智慧——
酒至微醺,世界温柔可亲;
醉眼朦胧,脚步依然稳当。
真正的饮酒之道,不过是:尽兴而不放纵,沉醉而不迷失。
下次举杯时,不妨问问自己:“我喝到‘飘飘然’了吗?我做到‘可止’了吗?”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