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灏:牛市的逻辑

隔夜,中美的在斯德哥尔摩的经贸会谈圆满结速,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宏观经济政策等双方共同关心的经贸议题开展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交流,回顾并肯定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共识和伦敦框架落实情况。根据会谈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与此同时,九月初的纪念抗战和二战胜利的庆典,似乎也开始捷报频传。

美股三大指数在盘中第七次创出了新高,但收盘时终究回落。市场还在继续地等待美联储今晚的议息结果。虽然特朗普的关税谈判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关税对于美国通胀的影响却并不明显,与之前市场的共识完全相悖。如果看中国的进出口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出口遇强则更强,但是中国的进口增速自22年以来却一直在放缓。除了2022年疫情时期的最低点之外,现在进口的增速相当于2015年泡沫破灭前以及2019年疫情爆发前的水平。简言之,内需依然力有不逮。

截至六月,美国经济已经连续第63个月扩张了,继续避免了衰退之命。美国经济长期连续扩张的平均时间大约是42个月, 也就是850个交易日。这个长期平均的经济周期波长,与我的850天市场交易周期理论不谋而合,再次验证了我的量化模型对于经济和市场周期的观察。最长的一次连续扩张,是2008年全球次贷危机之后,到2020年疫情暴发之前,时长持续了125个月。

尽管如此,美国的经济增速的台阶,还是拾级而下的——从60年代的4字头,到90年代的平均三字头,再到如今的2字头。换言之,尽管经济周期的波幅因为美联储的积极干预而降低,增长的时长似乎在延长,但是经济增长的潜力(potential)却是在不断下降的。跟踪我的研究报告的读者,一定会想起那张中美劳动生产率周期的比较图。如今,美国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周期似乎进入谷底然后开始攀升。当下美国轰轰烈烈的人工智能革命,似乎将引领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周期走出谷底。而在这样新旧周期交替的阶段,经济对于贵金属的需求就会增大,而贵金属的价格也将应运而涨。这是我们长期看多金银加密资产的基本面原因。

与此同时,美国市场的投机迹象愈发明显:仙股涨上了天,看涨期权的成交量飙升,美股市场的融资量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当然,现在的货币发行量与2000年泡沫时期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如此高的融资量和如此狂热的散户的参与程度,导致美股三大指数的短期交易波浪阶段,都逐渐出现了见顶的迹象。

如果我们用同样的技术分析方法来观察中国离岸和在岸市场,我们可以看到类似的超买的现象。同时,我们却看到了市场的其它一些指标的表现一反常态。对于这些指标行为的解读,将决定我们下一个阶段对于全球各个市场的布局。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