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调加仓!又一个主升浪方向:低估值+高股息+稀缺性

大家好,我是初善君。

回顾一下这两年的行情,港股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港股里,除了创新药,港股非银金融走的也非常好。刚好这几天有小伙伴问我,如何看待港股通非银ETF(513750)这只ETF。

打开K线一看,我都震惊了,港股通非银ETF(513750)居然悄咪咪的涨了这么多,为什么你们现在才来问我啊,我这错过了啊。好在我深入了解这个ETF,我觉得依然值得重点关注,尤其是对于我们A股的散户来说,这个ETF太稀缺了,是一个值得重点说说的ETF。

1、保险+港交所

我们先简单看基本面,港股通非银ETF(513750)跟踪的是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代码:931024.CSI,以下简称港股通非银金融)。港股通非银金融指数由中证指数公司于2017年11月6日发布,基日为2014年11月14日,指数从港股通证券范围内精选不超过50家非银行金融主题上市公司,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方式编制,每半年调整一次样本股。

从行业构成来看,港股通非银金融指数主要包含保险、证券等金融业上市公司,具体来看,指数包含保险行业9家公司,权重约70%;包含多元金融行业8家公司,权重22%;包含证券业14家公司,权重约11%。所以从行业来看,港股通非银金融指数可以说是全市场最具纯度的保险主题指数之一,填补了沪港深内地保险指数缺乏跟踪产品的空白。

从个股来看,港股通非银金融指数成分股覆盖了港股通范围内绝大部分优质保险资产,包括中国平安、友邦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财险等龙头险企,此外香港交易所权重约为14.18%,是第三大权重股,这可是A股无法买到的稀缺资产啊。证券里中信证券是第九大权重股,权重占比仅为2.64%。整体看,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7.90%,呈现高度集中的特征,这种结构既保证了指数的市场代表性,又集中了行业最优质的资产。

数据来源:WIND

从估值角度看,港股通非银金融指数当前仍具有较大的优势。截至2025年7月28日,指数市盈率仅10.25倍,市净率1.2倍,分别处于历史43%和60%的分位点,估值低于A股申万非银指数的市盈率(15.89倍)和市净率(1.41倍)。当然,这个估值是在指数年内上涨46%后的数据,可见之前的估值有多低。

整体看,港股通非银金融指数以香港保险为主,再加上稀缺资产港交所和证券公司,既有代表性,又有优质性。

2、稀缺

跟踪港股通非银金融指数的港股通非银ETF(513750)最核心的投资点就是稀缺。指数稀缺,跟踪指数的ETF更稀缺。

先看指数,可以跟港股通非银指数类比的指数主要包括香港证券(930709.CSI)、港股通内地金融(H11146.CSI)、H300金融服务港币(H30106.CSI)等,简单对比就会发现,港股通非银指数是其中最值得关注指数。

香港证券指数跟它的名字一样,成分股以香港上市的证券公司为主,中信证券为第一大成分股,市场份额为14%,这个指数跟A股的证券指数比较类似,不过以港股上市的证券公司为主。

港股通内地金融指数以港股上市的内地金融公司为主,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及投资公司等,从权重来看,以银行为主,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平安是前四大成分股,这四家权重合计超过50%,指数核心还是银行。

H300金融服务港币指数以港股上市的金融公司为主,不仅包括内地的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还包括汇丰控股、友邦保险等上市公司,前五大权重股是建设银行、汇丰控股、友邦保险、工商银行、港交所,这个指数的核心也是银行,不过范围较港股通内地金融指数更广了。

对比其他三个指数,港股通非银金融指数是唯一聚焦港股通非银板块的指数,而港股通非银ETF(513750)也是全市场唯一跟踪港股通非银金融指数的ETF,这是这只ETF独一无二的稀缺性。

此外,我查询了一下,基金公司推出投资非银金融的ETF产品非常少,即使有一些投资A股保险证券的ETF,这些ETF也以证券为主,证券公司的权重非常高,保险公司的权重较低,又或者有些非银金融ETF中,中国平安占净值比例较高。当然,如果只看证券ETF,市场上可太多了,不具备稀缺性。

因此港股通非银ETF(513750)最大的投资逻辑就是稀缺性,别人都买了,你买不买?别人都配置了,你配置不配置?

此外,港股通非银ETF(513750)不受QDII额度限制,解决了传统跨境产品面临的额度瓶颈问题。作为与港股通内地金融指数(包含银行股)相比,该产品对非银板块的暴露更为纯粹;与香港证券指数(纯券商股)相比,它又具备保险板块的稳定性与高股息特性。这种独特的"保险压舱+券商进攻"结构,使其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能展现出差异化竞争力。

总之,港股通非银ETF(513750)是独一无二的ETF。

3、巨大弹性的权益投资

非银金融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与宏观经济周期、监管政策导向及资本市场发展密切相关。当前港股非银板块正迎来多重复苏动能,为港股通非银ETF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港股通非银ETF(513750)的大头是保险股,我们先简单看看保险业的基本面情况。

2024年"保险国十条"政策出台,聚焦强监管、防风险与产品创新,明确推动保险资金加速入市,提升权益投资比例。监管数据显示,2025年前四月保险行业累计保费收入达25954.45亿元,同比增长2.25%,延续了复苏态势。资产配置方面,权益类投资比例稳步提升,2025年3月财产险和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占比分别达7.56%和8.43%,较2022年末分别提高0.97和0.63个百分点。在低利率环境下,提高权益资产配置已成为改善投资收益的关键途径,这将显著提升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

保险板块内部呈现分化发展的格局。寿险方面,主流公司正积极推动渠道转型,压缩低价值银保业务,聚焦个险渠道高价值产品;产险则保持稳定增长,车险综合改革影响逐步消化,非车险业务占比持续提升。中国银河证券指出,在监管部门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支持下,险资通过优化权益资产配置结构,有望实现投资收益的稳步增长,从而推动行业盈利预期持续向好。从具体公司看,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友邦保险等指数重仓股净利润和分红率长期提升,龙头市占率保持稳定,为指数提供了扎实的基本面基础。

从政策环境看,非银金融板块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自2024年9月24日"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揽子政策"出台以来,监管部门持续推出一系列稳资本市场的政策措施。2025年初推出的"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明确引导险资、社保基金等机构加大权益投资力度,并启动不低于1000亿元的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5月发布的科技创新债券支持政策和科技金融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优化了金融支持实体的机制。天风证券分析指出,与2024年的"924行情"不同,当前非银板块的上涨更多由"内生动力"主导,在增量资金持续入场情况下,形成了指数自发的向上突破。这种基于基本面改善的行情更具可持续性。

其实更简单些,港股市场走好了,保险拥有大量的权益投资,业绩弹性非常大,这个道理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

4、跑步进场

港股通非银ETF(513750)自2023年11月成立以来,已成为投资者布局港股非银金融板块的核心工具。截至2025年7月30日,该基金流通份额达到75.64亿份,较2024年底增长8.75倍;基金规模更是高达128亿,较2024年底增长超13倍,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吸引力。

尤其是最近两周,港股通非银ETF(513750)份额净增加17亿份、44亿份,这不是跑步进场了,这是百米赛跑的速度进场。

数据来源:WIND

从市场表现来看,港股通非银ETF(513750)上市以来持续上涨,净值从底部的0.769元上涨至目前的1.6967元,涨幅超过120%,尤其近一年涨幅超过90%,所以我说小伙伴给我的提示有点晚了。

但是好饭不怕晚啊,可以逢低参与港股通非银ETF(513750)定投。此外,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港股通非银ETF(513750)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也具有多重配置价值:一是低估值高股息,在低利率环境下极具吸引力;二是随着中国经济逐步复苏,利率中枢有望上行,利好保险等金融资产估值修复;三是资本市场改革深化、险资入市力度加大等政策将持续利好非银板块;四是与A股金融股相比,港股非银龙头更具国际视野和经营特色,可有效分散区域风险。

投资港股通非银ETF(513750)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风险因素,大家需全面评估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决策。我打算今天逢低先买一些,后续根据市场情况在判断。

修改于 2025-07-31 14:45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