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交易:庙算,未战而先胜 (始计篇)

《孙子兵法·始计篇》开篇有言:“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这段古老的军事智慧,穿越千年,直指现代金融交易的核心。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胜利,并非是在两军交锋、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临时决定,而是在战前寂静的“庙堂”里,经过周密推演和计算早已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交易者而言,“庙堂”就是开盘前的书桌,“庙算”就是深思熟虑的交易计划。

为何交易需要“庙算”?

多数交易新手将市场视为一个充满刺激的赌场,他们凭着一时的盘感、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或是无法抑制的冲动,匆忙将辛苦攒下的资金投入波涛汹涌的市场。这种行为,便是“无算”——不做任何谋划就投入战斗,其最终结果必然是“每战必殆”。

而专业的交易者,视市场为战场,视自己为运筹帷幄的谋士或将军。他们明白,情绪是交易最大的敌人。在盘中,价格的剧烈波动会无限放大人的贪婪和恐惧。唯一能让交易者抵御住这些心魔侵蚀的,就是在头脑冷静、市场休整时制定好的严密计划。

“未战而先胜”,胜的不是预测市场的神力,而是拥有一套应对市场变化的预案。这份预案,让交易者在面对不确定性时,能够保持内心的确定性。

合格的交易计划框架:现代交易者的“五事七计”

孙子在“庙算”时,会评估“道、天、地、将、法”五个基本方面。在我们的交易计划中,同样需要计算几个核心要素。一份合格的交易计划,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 入场点:进攻的信号

    条件是什么? 必须明确定义触发入场的具体信号。是价格突破关键的阻力位?是移动平均线形成金叉?还是某个技术指标发出了明确的买入信号?这个条件必须是客观的、可重复验证的,而非“我感觉要涨了”。

  • 止损位:撤退的底线

    我将在哪里承认错误? 这是“庙算”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保护军队(资金)不被全歼的生命线。在入场之前,你必须清晰地知道,如果市场走势与预期相反,你将在哪个价位、亏损多少金额时,无条件离场。这个价位一旦设定,就必须像军令一样严格执行。

  • 目标位:胜利的终点

    预期在哪里收获战果? 你的盈利目标是什么?是下一个重要的阻力位?是固定的风险回报比?还是某个行情反转(敌人援兵到了)的信号?一个明确的目标位可以帮助你克服“贪婪”,避免将已经到手的盈利因行情反转而回吐甚至倒亏。

  • 仓位大小:投入的兵力

    这次战役,计划派多少士兵? 止损金额决定了单笔交易的最大风险。根据这个风险,可以计算出应该买入多少股(或多少合约)。合理的仓位管理确保即使判断失误,也只是损失一小队士兵,主力部队安然无恙,随时可以投入下一场战斗。

  • 风险回报比:是否值得一战?

    这场仗是否划算? 用的潜在盈利(目标位 - 入场位)除以潜在亏损(入场位 - 止损位)。通常来说,一笔风险回报比低于2:1的交易,吸引力并不大。优秀的将军只打“最划算”的仗。

实战推演:一次“庙算”的过程

假设我们关注某支股票,当前价格为100元。“庙算”过程如下:

分析(知彼):该股票在105元处有一个重要的历史阻力位,下方98元是强支撑。

计划(庙算)

入场信号:如果价格放量突破105元并站稳。

止损位:设在103元,跌破则离场。

目标位:上方的下一个阻力区在115元。

风险回报比:(115 - 105) / (105 - 103) = 10 / 2 = 5。这是一单风险回报比极好的交易。

仓位计算:假设我愿意为这笔交易承担1000元的风险,那么我的仓位大小就是 1000元 / (105-103)元/股 = 500股。

现在,计划已经制定完毕。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等待。如果市场没有给出突破105元的信号,我们就按兵不动。如果信号出现,我们则立即执行计划。无论最终是止盈还是止损,这场战役在我们按下交易按钮之前,其实就已经“打完”了。我们赢得的是纪律和概率,而不是一时的运气。

结语

交易是一场关于概率和纪律的游戏。将孙子的“庙算”智慧融入交易体系,意味着将决策的重心从充满情绪的盘中,转移到了理性客观的盘前。

在下一笔交易开始前,请先问自己:

“这一单,我的‘庙算’,完成了吗?”

附【孙子兵法 始计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声明:内容由AI生成,建议读者保持独立判断,并自行核实重要信息。若需专业指导,请咨询相关领域合格的专业人士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