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万税主义的开幕

本期延续25.7.11《全球新税务牢笼共筑银行新高》,谈谈全球万税主义的开始&后续···

本期内容应该不是市场主流,但未来大概率是市场的当头一棒。

全球税务认证系统(CRS)的诞生,其背景源于后疫情时代全球政府部门杠杆率走高,那么仿效美国的税务长臂管辖,把“游牧资本”纳入税基,便于日后查账。

PS当然这对于全球巨富们而言毫无意义,因为他们多得是避税手段以及政商旋转门手段。

前些年各发达经济体们还能沉得住气,得益于公共部门债务扩张推动经济增长+AI/WEB3的新技术发展,但近些年经济景荣结束,债务扩张=>经济扩张=>税收增加+降息协同=>债务可持续···,所以全球当前进入这一轮债务周期的末端。

除了上述大周期外,当然还有一些宏观框架变动细节,比如全自动生产制造的占比提升,以全球制造业利维坦的观点——

    “十四五”智能制造规划明确要求到2025年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直接推动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周期。国家发改委《工业自动化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提出,到2027年全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400台/万人,较2020年增长60%,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新兴产业的自动化升级。

而实际上伴随着中国工业制造倾销至海外,(美国为首)海外资本家们也不得不加入工业机器人的”战争“。

而实际上海外和境内税制看生产端不同,境外是盯紧消费终端(消费税主导),所以机器人的全自动生产挤出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部门回报率下降,投资回报失衡(分配均衡从居民部门倾向企业部门),经济压力陡升叠加税基流失···

这部分”失意“民众带动了全球右翼民粹归来,政策都在筑高墙,收紧移民、扩大税基,以解决公共债务飙升的问题···

而近期美国的公共债务也在飙升,又不能像其他经济体随意看不见通胀,指点央妈降息,于是Trump政府关税(抢劫蛮夷滋补本土,海洋文明的特征),通过了美国深层政府的默许(估计搞砸了就赖Trump头上)。

所以哪国被关税”敲诈“后,都得火急火燎地以各种名义增税,英国、日本、欧洲、泰国修补了游民税的”漏洞“(享有永居权但非本国籍,且在本土有收入)——典型的旅居经济者,A国国籍&B国永居,享受B国福利待遇&投资优惠政策,顺坡下驴地规避AB税务监管。

这就是全球税务认证系统(CRS)政府部门对税务个体的核武级别威慑,更别说境内酝酿多年的金税系统···

全球加税的大背景,国内怎么可能仁慈心善?

境内最近两个税务调整,是历史级别利空,但被市场大幅忽略,并当作热点利好炒作——

1电商投流税务优待结束:自2025年10月1日起,企业发生的投流费用税前扣除额度不得超过年度营业收入的15%,超出的部分将按规定计征企业所得税。

图片

图:AI做的调研(仅供参考)

毫无疑问电商成本陡升,抵税额度最高15%,溢出的部分只能实打实地塞入价格(涨价)或者降本(裁员),这对于外贸、内循环都是一次严重加税行为,这一波几乎是将行业广告成本翻一倍。

2给所有员工上社保···

在22.8.31《当我们在谈就业时,与市场的距离》谈及过,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下降至44%,同期其他经济体普遍在60-80%,其中差额主要来自三部分:

1.政府部门举债推动GDP而没有转化为居民部门收入的部分,隐性债务扩张等系统性损耗。

2.通过一次分配的收入税收,比如社保、医保等政府统筹。

3.寓税于价比如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税费。

未来数年,大概率这个44%会跌破40%,珍惜居民部门三瓜两枣的现金流。

最后贴一张图——大家就知道为什么政府部门这么着急,一方面依赖货币政策的不断宽松,比如最近25.8.7央妈继续出手7000e买断式逆回购提供流动性;另一方面财政不断扩张···

图片

图:宏观杠杆率冠绝全球,突破300%

上图来自于国家智库(NIFD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二季度最新的报告——居民、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企稳,伴随着有为财政出手,政府部门杠杆率大幅上升。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不仅遥想起金融界的寓言故事之一:农夫与鸡(Be the butcher,or be the cow)。

作为一具有智慧的火鸡,农夫温暖的大手带来364天的美食,但在365天农夫大手并无带来温暖而是把它们推至屠宰场,推至死亡,那么问题来了,对于火鸡而言这是黑天鹅,第365天农夫的大手也应该是温暖投食却是冷酷死亡;但对于农夫而言这是理所当然的。

问题的核心是作为火鸡,不能只具有火鸡的思维···

你说对吗?

在市场忙忙碌碌的火鸡们。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2

  • 推荐
  • 最新
  • 全球万税主义确实会影响大多数投资者,谨慎应对
    回复
    举报
  • 这市场变天了,得早点布局啊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