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 加冕
昨晚农行A股市值登顶刷屏了朋友圈。
据悉,农行收盘价达每股6.62元,A股市值攀升至2.11万亿元,首次超越工行,登顶A股流通市值榜首。
这一里程碑的突破,并非资本市场的短期躁动,而是农行多年坚持方向、踏实做事的水到渠成。如果深入剖析农行的"登顶"之路,“城乡结合、管理层战略笃定和上下同欲” 这三大核心要素堪称关键。
城乡结合:两条腿走得更稳
农行的核心竞争力,根植于其横跨城乡的二元布局。
在县域和乡村,农行构建了一张无可替代的金融网络。截至2024年末,农行的县域贷款余额达9.85万亿元,占境内贷款比重超40%,全年增量占比47%,意味着全行近一半的贷款投向了县域。5.5万名县域客户经理奔走在乡村一线,4万多个行政村聘任 “金融村主任”,形成 “毛细血管式” 的服务触角。
农行的这种布局精准捕捉了中国经济 “下沉市场” 的潜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一季度,我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9%,增速高于城镇0.4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末,农行通过旗下产品 “惠农e贷”,余额近1.5万亿元、“农银惠农云” 数字乡村平台覆盖2657个县、服务超650万用户,将潜在需求转化为实际业绩。
城乡协同,实现良性循环。农行b通过 “城市反哺乡村” 的资金通路,将城市储蓄资源导向县域乡村,2024年农行全口径客户存款余额34.97万亿元,新增2.42万亿元,其中,境内个人存款日均余额17.8万亿元,新增1.74万亿元,存款偏离度为0.42%,这为县域信贷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县域高收益资产反哺利润,形成 “城乡互促” 的良性循环。
这种独特的 “双市场引擎”,让农行在同业普遍面临息差压力时,仍能实现2024年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管理层战略笃定:以定力锚定长期价值
方向看得准,长跑才有定力。
农行稳健增长的背后,是管理层对"国之所需、我之所能"的精准把握。
董事长谷澍在2021年提出两大战略定位—— “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我们可以看到,在近五年的年报里,高管致辞中必定提到“三农”。
在“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下,广袤的县域和乡村蕴藏着尚未被充分满足的金融需求,是国家经济韧性与内生动力的关键所在。将“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作为核心定位,正是将“国之所需”内化为自身使命的战略抉择。
正如董事长谷澍所言,经营银行要有 “三个统筹”:统筹城乡两个市场、统筹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统筹当下经营与未来发展。这种系统观念,让农行在布局县域金融时不纠结于短期效益,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时不急于求成,在服务实体经济时不回避 “难而正确的事”。
上下同欲:基层执行与数字赋能
服务县域非易事。
“下面基层的客户经理,网点主任腿都要跑断,还不敢休息。”
“一周加两次油,天天去村里。”
......
看懂经济评论区里的朴素留言,道出了农行 “上下同欲” 的根本:顶层战略的落地,离不开基层的 “铁脚板”。
基层执行力是 “上下同欲” 的根基。农行5.5万名县域客户经理常年奔走在乡村一线,4万多个行政村的 “金融村主任” 扎根田间地头。有基层员工回忆,2021年跑遍两镇每一个村庄,“皮鞋穿坏两双,车子刮擦三次”,正是这样的付出,让农行2025年普惠金融贷款余额首超5万亿元、民营企业贷款突破7万亿元、个人贷款站上9万亿元台阶,多项指标居同业首位。
这些数字背后,是 “一户一户跑出来的业绩”,是基层对 “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实体经济” 战略的坚决践行。
同时,更离不开数字化工具的 “硬支撑”。早在几年前,农行就实现客户经理 “一个PAD走天下”。如今,农行的超级工作台支持信贷、信用卡等业务移动办理,2024年新增上收21项业务,月均为基层节省14万小时的工作量。
所以说,上有策略,下有干劲,再加上科技帮忙,这事儿就成了。2024年零售业务营业收入3896亿元,对集团贡献度达54.8%;个人客户总量超8.8亿户,正是上下同欲的生动注脚。
图片
我们曾在对农行的一系列追踪报道中,见证了农行多年来的成长:
在逆周期让利与精准滴灌中看见农行穿越周期的稳健之韧;在客群根基与资本韧性中看见农行的未来之潜;在深耕“三农”与金融向实中看见农行扛鼎的初心之责;在城乡协同中看见农行磅礴之势;在逆势双增与科技赋能中看见农行进位争先之进。
这次,农行的登顶,是个很重要的信号。其城乡结合的二元优势,在下沉市场中抢占先机;领导班子的战略定力,则确保了发展方向不偏航;上下同欲的决策力与执行力,则让战略落地有了坚实支撑。
当然,这不仅是农行自己的成绩,也说明咱们国家在城乡融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些方面,确实有了实实在在的进展。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