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亿!老牌药企BD出海第一单
在这波创新药牛市中低调已久的复星医药,终于迎来了今年BD出海第一单!
今天盘后,复星医药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授予Expedition在除中国境内及港澳地区以外地区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在研产品XH-S004的权利。
复星医药产业将获得至多1.2亿美元不可退还的首付款、开发及监管里程碑付款。具体包括,①首付款1700万美元;② 1.03亿美元的开发及监管里程碑款项。同时还将根据销售情况获得5.25亿美元的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一定比例的特许权使用费。交易总金额合计6.45亿美元,约合46.34亿人民币。
复星的XH-S004是一款小分子口服二肽基肽酶(又称组织蛋白酶C)DPP-1抑制剂,是首个被证实对支气管扩张有效的疾病特异性疗法。其通过抑制DPP-1及其激活的中性粒细胞丝氨酸蛋白酶(NSP)降低炎症反应,从而阻断感染恶性循环及由此导致的气道结构损伤。
DPP-1抑制剂中,最知名的是阿斯利康的Brensocatib,今年2月FDA正式受理Brensocatib治疗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NCFBE)的新药申请(NDA),并授予优先审评资格。有机构预计这款药2030年销售额将达到28亿美元。
位于第二梯队的是勃林格殷格翰的BI1291583以及海思科的HSK31858,目前在临床III期。2023年11月,海科思以1300万美元首付款,最高4.62亿美元总额将HSK3185大中华区(包括港澳台)以外的权益许可给意大利制药集团Chiesi。
恒瑞旗下的瑞石生物以及以及复星的星浩澎博处于临床II期,XH-S004用于治疗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于中国处于临床II期阶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处于Ib期阶段。
有医药投资圈的朋友吐槽,说复星这是在贱卖早期管线。
这句话说对了一半,说“卖早期管线”没错,但说“贱卖”就不太懂得算账了。
要知道,星浩澎博作为复星医药的研发企业,2021年10月以1000万元孵化,2022年复星旗下的复健资本追加投资1.8亿元,成为复星医药100%的全资公司,核心研发管线有3条,分别覆盖了肾病、呼吸、神经等领域。
今天达成BD交易出海的XH-004是呼吸领域产品,中国区之外授权就给到了6.45亿美元,算上中国区权益大概能达到8亿美元。然而,截止7月份,XH-S004的累计研发投入仅约为人民币0.72亿元人民币,相当于近80倍的账面回报。
更值得注意的是,像星浩澎博这样的医药研发企业,只是复星孵化的好几十家其中的一家。而且复星把不太擅长的呼吸领域产品BD出去,更重磅的百亿峰值的肿瘤赛道的瑞基奥仑赛(FKC889)、PD-L1/4-以及BB双抗(FS222)、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FS001)、mRNA技术平台依旧是按兵不动。复星成立海外销售团队,留着自己卖了。
大象也能起舞,老牌药企今年BD出海第一单不仅是研发效率的体现,更是中国医药工程师红利的体现。
创新药的风,继续吹起来。
~~~
1、中慧生物IPO首日暴涨158%
中慧生物目前有两种核心产品,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及在研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发售价为12.9港元,此次发售3344.26万股,募资总额为4.31亿港元。这次发售获得了认购4006.64倍,冻资2100亿港元,成为今年港股18A的超购王。
中慧生物今天收盘价为33.28港元,上涨158%,市值来到了131亿港元。港股医药的人气依旧火热啊。
2、半年度爆款排名
随着各家药企中期业绩披露,今年的全球畅销药排行也重新洗了牌。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以半年166.32亿美元销售额彻底碾压了默沙东K药登上榜首,礼来的双靶点替尔泊肽以121.3%的增速147.34亿美元销售额紧盯其后。
自免之王度赛诺菲的普利尤单抗以半年80.1亿美元排名第四,增速20.8%。艾伯维作为阿达木单抗(修美乐)接班人的利生奇珠单抗增速达65.7%,半年卖出了78.48亿美元排名第五。
~~~
P.S.今晚就先到这,顺手添加公众号星标关注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我的更新了!
文章原文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