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诉腾讯《王者荣耀》要求公开匹配算法,今日家庭,是否属“商业秘密”成争议焦点
玩家起诉《王者荣耀》案开庭,要求公开匹配机制
王者荣耀玩家、律师孙千和起诉腾讯要求公开王者荣耀匹配机制一案,于8月12日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被很多媒体称为“中国游戏算法第一案”。
据报道,律师孙千和是“王者荣耀”的资深玩家,她认为游戏的匹配机制存在不公平现象,例如在连胜后匹配到较弱队友,而连败后却能匹配到较强队友,摆烂都能赢。基于此,孙千和要求公开“王者荣耀”的玩家对局匹配机制,包括影响匹配的具体因素、各因素在不同游戏模式下(例如排位赛、巅峰赛、匹配赛、娱乐模式等)的占比和权重等。
在庭审中,孙千和未指派律师,亲自出庭辩护。庭审结束后,孙千和告诉记者,双方争议焦点就是匹配算法是否属于商业秘密。
腾讯方面主张,匹配算法涉及技术秘密,公开可能引发黑产滥用,如外挂泛滥,进而损害玩家利益。腾讯还表示,实际上已经通过公众号、视频号、微博、抖音等渠道公开了一部分匹配机制内容。
孙千和则认为,此前的介绍和答复不属于算法公开,更像是一种会把游戏改好的承诺,这种公开是明显不够的。孙千和希望双方能够共同找到一个合适的度,按照最低限度知情的原则,既保护腾讯认为的技术秘密,又保护玩家应有的知情权。对于公开的内容,重要的是要看“是不是真的切中了玩家的痛处,是不是真的回答了玩家的疑问”。
孙千和表示,对于这个案子,双方都同意调解。
据红星新闻报道,对于该案件,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游戏匹配算法机制和目前一些算法推荐机制逻辑有些差异,目前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涉及算法的规定都不太直接适用于孙千和的这个诉讼。
朱巍提到,2021年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提到,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选择或者删除用于算法推荐服务的针对其个人特征的用户标签的功能。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用算法对用户权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依法予以说明并承担相应责任。朱巍认为,游戏匹配算法如果关闭,会让游戏体验和价值大打折扣,所以不能适用于这一点。对于是否属于“应用算法对用户权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朱巍也认为很难构成,可能会被认定属于商业秘密。
对于游戏算法的限制,朱巍认为,主要应该围绕几个方面,一个是购买消费产品的获得概率应该公开,目前实践中做得并不好;另一个是游戏广告推荐的算法,比如未成年人不能被推荐网络游戏。而对于游戏中的玩家匹配机制,朱巍认为实践中很难强制要求公开,可能会涉及核心商业秘密泄露、不正当竞争风险等问题。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