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nos, Inc. AIMD: AI驱动的技术创新者——收入基础加速扩张在即

$AINOS Inc.(AIMD)$ $信息技术ETF-Vanguard(VGT)$ $纳指100ETF(QQQ)$

要点

· Ainos现已可被视为一家科技公司。本报告重点讨论了 Ainos 在其专有数字化 AI 驱动的 SmellTech 平台——AI Nose 的研发与商业化路径上的战略优先级。同时,公司仍致力于推进其核心治疗项目 VELDONA®。2025年成为 Ainos 战略转型的重要拐点:公司正从生物科技起源加速迈向以 AI 为核心的技术创新者。随着 AI Nose 平台在2026年大规模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公司有望开启新的增长动能,并成为未来多年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基于上述背景,本报告正式将 Ainos 纳入我们的科技研究平台覆盖范围。

· 感知科技的全新前沿。与视觉、听觉和触觉相比,嗅觉是最难以实现数字化的感官之一。设计功能完善的多功能电子鼻(e-nose),需要尽可能复制人类极其复杂的嗅觉系统,这不仅依赖多组精密的传感器阵列,还需借助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来解读大量气味信号。这一过程对时间、资本与基础设施均有极高要求。AI Nose 的平台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沿技术,结合了定制化的 MEMS 传感器阵列与专有 AI 技术栈,并由平台在研发过程中积累的长达13年的气味数据作为支撑——这一数据规模被认为在该领域几乎无可匹敌。这一独特的数据壁垒赋予了 AI Nose 平台在多种真实应用环境中实现高精度气味检测的能力,并构筑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 具备跨行业高效扩张的有利定位。AI Nose 最初用于医疗健康领域。医疗应用的高标准要求促使 Ainos 打造出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识别细微气味模式的高灵敏度技术。如今,公司正以此为基础,将应用拓展至高敏感度的工业场景。2025年,公司已通过多项面向亚洲的战略合作,推动 AI Nose 在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领域的轻资产扩张。随着规模化推进,公司预计将建立更多战略伙伴关系。

· 预计在2026年实现大规模商业化。AI Nose 平台目前已进入创收部署阶段。在2025年上半年,AI Nose 通过养老护理试点项目实现了 首笔收入(11 万美元)。目前,AI Nose 正在通过多个战略合作关系进入试点阶段,其中包括与 ASE 的合作——Ainos 最近已从 ASE 获得首个为期三年的 SmellTech-as-a-Service 订阅订单,合同金额为210 万美元,首批部署将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场景。随着更多试点的推进,公司收入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加速增长,并在2026年迎来大规模商业化。根据多家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未来十年电子鼻市场规模将超过700 亿美元,这意味着 AI Nose 在商业化方面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 我们将于 2025 年 8 月 20 日上午 11 点(美东时间)与 Ainos 企业发展总监 Jack Lu 举办一场炉边谈话。点击此处查看注册详情。

从生物科技起源到 AI 技术创新者:Ainos 的转型之路

Ainos 成立于 1984 年,注册于德克萨斯州,最初以 Amarillo Biosciences 的名义运营,起源于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公司早期的研发重点是低剂量口服干扰素-α 配方,最初用于动物健康,治疗 猫白血病 和 犬细小病毒(一种高度传染且可能致命的犬类疾病,尤其在幼犬中常见)。在随后的数十年里,公司继续以 VELDONA® 品牌推进该配方的临床开发,并逐步拓展至人类尚未得到充分满足的多种适应症,目前重点关注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疾病)以及 HIV 感染者的口腔疣。在动物健康领域,VELDONA 也正在台湾开展针对 猫慢性齿龈口腔炎(FCGS)的临床试验,这是一种猫常见的慢性口腔炎症疾病。

在持续推进核心治疗平台、并伴随监管进展使 VELDONA 更接近商业化的同时(见相关说明),Ainos 近年来加速了战略转型,从传统生物科技企业向多领域的 AI 技术创新者迈进。公司增长战略的核心逐渐转向其专有的 SmellTech 平台——AI Nose。公司的战略重塑真正始于2021年,当时公司开始从战略股东处收购部分知识产权,以扩展产品组合至 AI Nose 技术,并于2021年5月正式将公司名称由 Amarillo Biosciences 更改为 Ainos,以更好地体现其新的战略方向。

AI Nose 技术最初聚焦于医疗健康领域,旨在实现早期疾病诊断和即时检测(POCT),并将应用延伸至女性健康和养老护理,使公司进入医疗科技(MedTech)领域。然而,随着平台在医疗之外展现出巨大的潜力,Ainos 在2025年积极推动其应用向机器人和工业场景扩展,进一步拓宽了业务边界。

AI Nose的独特优势

什么是 AI Nose,它如何运作?

Ainos 正在开拓人工智能嗅觉数字化的新前沿。AI Nose 不仅仅是一个传感器,更准确地说,它是一款全栈式电子鼻(e-nose),能够像人类鼻子一样探测、分类和解读气味信号。AI Nose 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捕捉气味,并在十亿分之一(ppb)浓度水平下检测气味分子。这依赖其机器学习算法来分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VOCs 是一类含碳化合物,具有高蒸气压和低水溶性,在室温下即可气化释放,且许多 VOCs 在室内的浓度通常比室外高出10倍。

VOCs 的来源广泛,包括人造化学物质与材料、生物体(动植物、细菌),以及各类工业生产过程。对空气、水源、工业环境和消费品中 VOCs 的监测已开展数十年,并受到严格的政府监管。

近年来,随着 VOCs 作为疾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兴趣上升,以及检测技术的进步,在人类生物体液中发现的 VOCs 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研究已在血液、血清、呼吸气体、唾液、尿液、脑脊液等多种体液中鉴定出约2,000种VOCs。许多 VOCs 来自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但当其水平异常时,可能提示某些疾病状况。外源性 VOCs 则主要通过消化道摄入或吸收,唾液和汗液中的部分 VOCs 则源于口腔或皮肤表面的细菌。尽管 AI Nose 技术最初为医疗健康应用而开发,但 VOCs 的多重来源也表明其具备跨行业的广泛功能。

目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仍是 VOC 分析的标准方法,具备极高的灵敏度与准确度。但 GC-MS 仪器庞大笨重、操作复杂、成本高昂,且仅适合实验室使用,需专业培训,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场景。一些新兴技术支持直接分析,但在痕量 VOCs 检测方面存在局限。现有 VOC 检测气体传感技术主要包括光学、电化学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相比之下,电子鼻(如 AI Nose)使用多极性传感器阵列,模拟哺乳动物鼻子的嗅觉功能。

不同 VOCs 会被传感器吸收并引起电阻(MOS)、光(光学)、或质量(声学)的变化,从而改变模拟输出。这些由不同 VOCs 产生的输出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模式或数字“指纹”,Ainos 将其定义为 Smell ID。因此,传统气体传感器只能检测特定气体(如一氧化碳或氨气),告诉你“是什么”和“有多少”,而电子鼻则能进一步识别复杂的气味模式。例如,气体传感器或许能检测到某种气体存在,而电子鼻则能区分这是咖啡味还是苹果汁味。

AI Nose 的硬件基础由 网页链接{MEMS 气体传感器(微机电系统,MEMS)}构成,这些传感器采用专门的半导体工艺制造。MEMS 传感器体积微小、响应迅速、能效高,易于集成和规模化,非常适合智能手机等小型便携设备。它们也更易于应用在 Ainos 的使用场景中。Ainos 的 MEMS 气体传感器以 MOS 类型为主,因其低成本、高灵敏度、快速响应、低功耗和商业应用中的稳定性而广泛采用。公司主要在台湾及亚洲其他地区生产与部署 AI Nose 平台,并从多家领先半导体厂商采购传感器。平台的核心是一组定制化 MEMS 传感器网络,可检测极低浓度的 VOCs,实现 ppb 级灵敏度,从而应对多样化的气味分子。

然而,AI Nose 的核心不仅仅在于传感器。Ainos 将专有 AI 技术栈整合到平台中,结合定制化的 MEMS 阵列与先进的 AI 算法和机器学习模型。该技术栈通过专有的嗅觉语言模型(Smell Language Model,SLM),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独特的机器可读且可操作的 Smell ID(类似于“Face ID”,但用于气味)。AI Nose 平台因此成为连接嗅觉信号与 AI 洞察的桥梁,广泛应用于健康、安全乃至消费品等多个领域。

图1: AI Nose 数据飞轮

来源: Ainos

总体而言,AI Nose是一个融合硬件、人工智能与数据服务的平台,以SmellTech-as-a-Service模式为驱动,可服务于包括半导体、智能工厂、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在内的多个行业。该平台受益于坚实的知识产权组合保护,目前 Ainos 在多个国家已获批和正在申请的123项专利中,相当一部分均围绕 AI Nose及相关即时检测(POCT)技术。除了专有技术之外,AI Nose的独特性还在于其平台所积累的 超过十年的真实场景气味数据,为其构筑了强大的数据壁垒。由此可见,AI Nose有望帮助Ainos把握快速扩张的市场机遇,进一步提升市场渗透率,并通过硬件、软件和数据智能驱动的高质量订阅式经常性收入模式实现盈利性增长。

图2: AI Nose 的运行展示

来源: Ainos

市场机遇

嗅觉:工业场景中AI感知拼图的缺失一角

尽管电子鼻(e-nose)展现出令人期待的技术进步,但数字化嗅觉技术的市场发展仍显著落后于其他 AI 感知领域,原因在于嗅觉是最复杂的感官之一。与视觉、听觉或触觉相比,气味的结构化程度远低,气味特征高度多变,且容易出现漂移、衰减和混合,难以实现标准化或建模。同时,嗅觉还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例如温度、湿度、背景气味,甚至声音,这些都会影响气味的传递和感知。此外,还存在数据问题。视觉和音频 AI 可以依托互联网上的数百万张图像或音频片段进行训练,而气味却不具备这种条件。真实世界的气味数据必须通过传感器进行物理采集。上述因素共同构成了嗅觉数字化在 AI 领域中的巨大挑战。

设计出高效的多功能电子鼻(e-nose),需要尽可能复制人类极其复杂的嗅觉系统,这不仅要求多组精密传感器阵列,还需依赖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来解读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这一过程对时间、资金和基础设施均有极高要求。尽管相比其他感知领域,嗅觉相关的 AI 技术研发面临独特的复杂性与挑战,但对于能够有效应对这些复杂性与挑战的企业而言(如 AI Nose),仍然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后文将进一步展开讨论。

就市场机遇而言,我们汇总了多家市场研究机构对电子鼻(e-nose)市场规模及增长预测的摘要。不同机构对市场规模的估算存在差异,这可能源于在市场定义、数据收集方法以及参考起始年份上的不同。然而,各方一致的观点是:未来十年该市场将保持强劲增长,年均增速预计约在12%至18.5%之间。

图 3:多家市场研究机构对电子鼻(E-Nose)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Market.US: 预计到2034年市场规模将达1,012.6亿美元,从2024年的401.2亿美元起步,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8.5%。

· 网页链接{SNS Insider}: 预计到2032年,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256.4亿美元增长至704.9亿美元,CAGR为11.9%。

· Lucintel: 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257亿美元增长至501亿美元,CAGR为11.8%。

· 网页链接{For Insights Consultancy}: 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257亿美元增长至501亿美元,CAGR为11.8%。

· 网页链接{Coherent Market Insights}: 预计到2032年,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297.9亿美元增长至764.5亿美元,2025至2032年CAGR为14.4%。

· 网页链接{Maximize Market Research}: $78.65 billion by 2032 from $30.78 billion in 2025, with a 14% CAGR from 2024 to 2032. 预计到2032年,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297.9亿美元增长至764.5亿美元,2025至2032年CAGR 为14.4%。

· 网页链接{Precedence Research}: 预计到2034年,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452.2亿美元增长至1,326.2亿美元,CAGR为12.7%。

来源:AI生成

尽管根据图3的2025年预测,电子鼻(e-nose)市场的规模已相当可观,约在260亿美元至450亿美元之间,但这些估算很可能包含了以销售特定气体传感器组件为主的成熟气体传感器公司。相比之下,电子鼻企业则是构建具备冗余气体检测功能的系统和应用,通常需要使用多重传感器。目前,大多数电子鼻厂商仍处于研发或试点阶段。因此,可以认为下一代电子鼻市场在多个方面仍未充分发展、渗透率不足。这也意味着,正如图3中所引用的稳健复合年增长率(CAGR)所显示的那样,未来该市场在更广泛的商业化应用与扩张方面仍有巨大的潜力。

· 传感器精度、AI融合、设备小型化及成本效益等方面的持续进步,正不断推动相关技术演进。

· 医疗诊断、环境监测等多个行业正在逐步采用嗅觉技术,渗透率虽在提升,但尚未普及。

· 市场仍较为分散,许多参与者专注于创新和细分应用,表明主流市场接受度仍在形成阶段,竞争压力目前并非主要问题。

· 监管与标准化的推进预计将进一步促进工业场景的应用落地,从而推动市场扩张。

竞争格局

Ainos 的竞争优势:独特及强大的气味数据壁垒

电子鼻(e-nose)市场呈现多元化与分散化特征,众多科技公司专注于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技术,或多种技术的组合,包括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传感器、导电高分子传感器、石英微天平传感器、生物传感器以及电化学传感器。许多电子鼻企业聚焦于特定应用或行业,或在区域上具备专业化特征。目前,电子鼻技术的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包括食品与饮料、医疗诊断以及环境监测,主要应用场景涵盖质量控制、疾病检测和污染监测。市场格局的特点是欧洲企业的强势存在,其中较为突出的代表包括 Alpha MOS(法国)、Airsense(德国)、The eNose Company(荷兰)以及Aryballe(法国)。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还包括总部位于美国的Sensigent 和Electronic Sensor Technology,加拿大的Odotech,以及澳大利亚的Envirosuite。在此背景下,Ainos的AI Nose可被视为亚洲范围内最具代表性、并在多行业战略定位上最为突出的 SmellTech 企业。

虽然不同电子鼻(e-nose)技术的相对优势仍有待讨论,并且往往取决于具体应用场景,但对于一个AI 驱动的平台而言,数据才是核心生命力。在这一点上,AI Nose在数据壁垒方面显著优于其他电子鼻竞争对手。迄今为止,AI Nose在其研发过程中已累计收集了约13年的真实场景气味数据,在 AI 市场的嗅觉细分领域中几乎无可匹敌。鉴于气味数据采集的独特复杂性,经过如此长时间积累的数据集形成了强大的数据飞轮效应,每一次新的气味交互都进一步提升平台的准确性与适应性。这应当使 AI Nose 在气味数字化方面具备性能优势。依托 Ainos 深厚的生物科技背景,AI Nose 持续在医疗科技(MedTech)场景中积累专有数据,而近期则通过多个试点项目扩展至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领域,进一步强化其数据与应用优势。

AI Nose最初是为检测ICU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而开发的,这是一个需要检测十亿分之一(ppb)级别气味信号的高风险临床环境。初始应用促使公司研发出高精度信号处理技术、校准方法以及能够识别复杂环境中细微气味模式的传感器阵列,从而为下一目标应用场景:女性健康,打开了大门。凭借领先的创新产品Ainos Flora,公司正将相同的高灵敏度技术应用于**健康及特定性传播感染(STI)的无创分钟级监测。STI检测的黄金标准是分子诊断,其准确性虽高但需要在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虽然现在已有STI即时检测(POCT)产品,但准确性普遍较低。Ainos目前正在台湾开展持续性临床研究,旨在实现高准确性并获得监管批准,同时探索作为原始设计制造商(ODM)的战略合作路径,以实现产品规模化和商业化。虽然多家电子鼻企业正开发医疗诊断产品,但目前除Ainos之外,我们尚未发现其他电子鼻公司拥有专门针对STI的检测产品。

图4:Ainos Flora在女性健康领域的应用

来源: Ainos

2024年,应日本合作伙伴要求,Ainos将AI Nose技术平台由医疗科技扩展至老年护理领域,用于日本长期照护中心的非医疗监测。针对此应用场景,Ainos设计了一套人工智能驱动的挥发性有机物(VOC)远程健康监测系统,用于感知老年患者生命体征、排便和尿液,以保持健康和卫生的环境。Ainos推出试点项目,按产品销量收取单机费用。鉴于日本人口老龄化趋势,该方案成本效益高、可扩展性强,直接满足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此试点项目标志着AI Nose首次实现商业成功,据Ainos报告,该试点项目2025年上半年的营收约为11万美元,毛利率约为83%。

图5:AI Nose在老年护理领域的应用

来源: Ainos

AI Nose在医疗场景的应用不仅为Ainos带来了商业机遇,更使其能够在真实环境中收集宝贵的气味数据并训练平台,无需经历漫长的监管审批流程,同时,这也有助于Ainos验证平台价值、按需优化气味语言模型(SLM)、并筹备商业化进程,从而有利于深化高灵敏度平台的数据护城河。此外,初期为满足医疗科技领域高精灵敏度信号处理、先进校准及定制传感器阵列需求所积累的研发经验,现已被证明对Ainos实现AI Nose向机器人、半导体和工业自动化等垂直领域拓展的雄心极为有利。

虽然以私营公司为主的电子鼻市场中,AI Nose同业公开的准确率数据有限,但AI Nose的高精度读数反映出其强大的数据护城河。对此,Ainos公开表示AI Nose在区分肉类、食品和饮料等日常气味的准确率超过90%;在针对第一代Ainos Flora设备的临床研究中,检测细菌性**炎及多种常见STI的准确率高达94%;老年护理监测准确率为85%;在半导体场景中区分22类工业气味的准确率为80%,该数据将随工业场景数据积累持续提升。

战略合作重要性

新合作驱动AI Nose增长动能,加速创收进程

今年是Ainos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之年——将AI Nose从医疗垂直领域拓展至多工业领域,成为核心气味技术(SmellTech)供应商,注入显著增长潜力。为此,公司重点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以资本高效的方式在工业领域扩展平台。年内迄今,Ainos已与四家合作伙伴达成协议,每个合作架构都旨在以极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快速实现规模化。Ainos提供核心AI Nose技术:硬件、软件和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则负责制造、集成和进入市场策略。

ASE合作: 与全球最大半导体封测企业ASE Technology的战略合作为Ainos带来重大机遇,其遍布亚洲、美国和其他地区的庞大半导体智能制造网络可实现AI Nose规模化部署。协议规划分阶段部署,先在ASE台湾高雄、中坜和SPIL三大制造基地试点部署1,400台设备,随后第一阶段部署5,000台设备,第二阶段在ASE全工厂部署15,000台设备。AI Nose将针对洁净室安全、化学泄漏及预测性维护实时监测VOC,该试点项目标志着AI Nose首次在高价值工业场景实现创收里程碑。据公司披露,1,400台试点设备转化为价值210万美元的三年期订阅服务订单。

Kenmec合作: Kenmec是一家自动化和智能物流解决方案供应商,为半导体、光电、绿色能源、医疗、冷链及公共基建等领域的客户提供服务。Kenmec的解决方案涵盖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及仓储自动化应用。根据与Ainos的协议,Kenmec将把AI Nose集成至电池、电子和暖通空调(HVAC)应用的智能工厂系统中,并同意代工AI Nose硬件,助力Ainos在零资本投入下实现平台规模化。

Solomon Technology合作: Solomon是3D视觉与工业自动化全球领导者,支持广泛工业应用。此合作加速AI Nose平台进入半导体、石化及AMR等亚洲重点制造领域。AI Nose试点项目将在Solomon的亚洲目标工业领域启动,随后于2026年在制造业与机器人场景中实现创收部署。

ugo合作: ugo是日本市场份额领先的服务机器人企业,此次合作将AI Nose集成至机器人。Ugo机器人应用于办公室、数据中心及公共空间,通过智能自动化解决日本劳动力短缺问题。今年4月,Ainos首次在ugo开发的人形机器人上完成其专有AI Nose嗅觉模块的安装,使其成为全球首个具有功能性嗅觉的机器人。Ainos目前正在制药、设施管理、能源及公共事业等日本七个场域对配备AI Nose的ugo机器人进行实地测试,验证AI Nose作为下一代工业人工智能的规模化能力。搭载AI Nose技术后,ugo机器人可检测垃圾、清洁需求甚至环境威胁相关气味,大幅提升巡逻、巡检、安防及医疗场景的机器人价值。ugo在东南亚的扩张也将为AI Nose创造区域新机遇。

图6:AI Nose在ugo机器人中的应用

来源: Ainos

上述合作共同构建强大生态系统,Ainos提供人工智能驱动的气味智能,合作伙伴则贡献亚洲主导的工业场景规模化能力、硬件制造和部署网络,使AI Nose以极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快速实现规模化的潜力。为此,Ainos正借力这些合作执行其7月16日公布的90天计划——从试点阶段迈向2026年大规模商业化。计划核心包括:

· 在半导体与电子制造领域扩大与ASE、Kenmec和Solomon的试点部署;

· 在日本公共设施对搭载AI Nose的ugo机器人进行实地测试

· 深化软件集成,推动SLM和Smell ID的经常性收入

· 2025年下半年寻求更多合作,优先拓展AI Nose已显现强劲需求的工业应用

作为90天执行计划的一部分,Ainos推出了便携式、云连接AI Nose设备,旨在为机器赋予类人嗅觉能力,用于工业及医疗场景。基于多传感器阵列专利架构及专有SLM技术,AI Nose瞄准半导体制造、智能制造、医院感染控制及环境监测等高价值市场。通过SmellTech-as-a-Service订阅服务模式持续提供人工智能升级、云端分析和定制化洞察。

图7: AI Nose设备

来源: Ainos

Ainos预计其以AI Nose为核心的业务模式将于2025年下半年开始规模化扩张,并计划在2026年实现全面商业化。展望未来,Ainos看到了拓展食品安全及其他消费端应用的机会,目前正通过持续训练AI Nose识别日常气味来为此类应用奠定基础。

图8:AI Nose不断扩展的应用场景

来源: Ainos

随着Ainos为2026年AI Nose技术平台大规模商业化做准备,该平台将成为公司未来数年的核心增长引擎,2025年标志着公司向专注嗅觉的基础性人工智能传感技术企业转型的重大拐点。基于此,将Ainos定位为科技公司具有合理性。因此,本报告将在科技研究平台下启动对Ainos的覆盖研究。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