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特朗普政府斥635亿元收购英特尔10% 股份

当地时间周五,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正式宣布,联邦政府已完成对芯片巨头英特尔的股权收购,购入其 10% 普通股。这一动作被视为特朗普政府强化对美国本土企业控制、调整产业政策的关键一步,也为英特尔这家陷入发展困境的半导体企业注入新变量。

此次股权交易细节显示,美国政府以每股 20.47 美元的价格,购入英特尔 4.333 亿股普通股,总投资额约 89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35亿元) —— 这一收购价低于交易时的市场价格。英特尔在随后发布的新闻稿中确认了该交易,明确 10% 股权对应的资金规模及持股比例,并指出政府收购价的折价属性。

从资金来源看,此次投资并非单一渠道:其中 57 亿美元来自《芯片与科学法案》已获批但尚未拨付的补助资金,剩余 32 亿美元则源自一项专门用于开发安全芯片的独立政府项目,两类资金均指向美国 “强化本土芯片产业” 的核心战略目标。

对于这笔交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 Truth Social 上高调表态,称 “美国政府没有花任何成本就获得了这些股份,目前市值约为 110 亿美元”,并强调 “这对美国政府来说是一笔伟大的交易,对英特尔来说同样如此”。不过这一表述与实际 89 亿美元的投资额存在差异,市场更关注的是交易背后的政策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除 10% 股权外,美国政府还获得一项特殊权证:若未来英特尔失去对其晶圆代工业务的控股股东地位,政府有权进一步收购英特尔额外 5% 的股份,这一条款被解读为政府对英特尔核心业务控制权的 “兜底保障”。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在新闻发布会上则强调企业的 “美国属性”,称 “作为全球唯一在美国同时进行尖端逻辑芯片研发和制造的半导体公司,英特尔始终致力于确保全球最先进的技术由美国制造”,试图呼应政府对本土芯片产业的扶持诉求。而在交易宣布当天稍早,特朗普已在白宫向记者透露 “政府应获得英特尔约 10% 股份,他们已经同意,我认为这对他们来说非常划算”;白宫同时确认,特朗普将于周五下午与陈立武会面,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与陈立武的合照,凸显双方对此次合作的重视。

此次交易更标志着美国产业政策的明显转向 —— 政府从以往的 “补贴扶持” 转向 “股权参与”,在私营部门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卢特尼克本周曾直言这一政策逻辑:“我们理应因资金而获得股权。我们会兑现拜登政府已承诺的补贴,但要以股权作为回报”,清晰传递出美国政府希望通过资本介入,更直接地影响本土关键产业发展的意图。

除政府注资外,英特尔近期还获得另一笔重要投资:软银本周宣布向其注资 20 亿美元,对应持股比例约 2%,成为英特尔的又一重量级投资者。双重资金注入虽为英特尔缓解了部分资金压力,但该公司面临的核心挑战仍未解决 —— 行业普遍认为,英特尔的技术水平与台积电存在明显差距,而台积电正是苹果、英伟达、高通、AMD 等行业头部企业的核心芯片供应商,甚至英特尔自身也依赖台积电的产能。

为追赶技术差距、强化本土制造能力,英特尔此前曾计划斥资数百亿美元在俄亥俄州建设芯片工厂,原定于 2026 年起量产最先进的 AI 芯片。但今年 7 月,陈立武在内部备忘录中明确调整战略,强调公司将不再 “无限制烧钱”,并宣布根据市场情况放缓俄亥俄工厂建设进度,将投产时间推迟至 2030 年。这一调整也让外界对英特尔能否借助政府与软银的投资实现技术突破、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持观望态度。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