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盯上讯飞?

老学霸遇到创二代,AI硬件的战事陡然升级

8月25日,钉钉十周年发布会现场,回归钉钉CEO之位的无招(陈航)发布钉钉首款AI硬件——DingTalk A1。这是一款仅3.8毫米厚的磁吸设备,薄如信用卡的机身搭载6麦克风阵列,8米超远拾音,45小时续航,配合自研的AI听记系统,号称转写准确率达97%。更引人注目的是价格:青春版499元,旗舰版799元,附赠1000分钟免费转写时长。

消息一出,外界很快流传一个疑问:无招回归钉钉的第一招,是盯上科大讯飞?

说到AI硬件,讯飞几乎是中国市场上最早、最坚定的玩家。从录音笔到翻译机,再到智能办公本、学习机,讯飞已经打磨了整整一条面向教育、政企和个人的AI硬件产品线。关键在于,它不仅仅是卖硬件,而是用二十多年沉淀的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和多语种翻译能力,把硬件变成AI应用的最佳落地场景。

比如讯飞录音笔,在WAIC 2025上,讯飞发布了三个系列共五款全新AI录音笔:Pokee、Magic 和旗舰 S6 系列。Pokee轻巧便携,支持磁吸背夹,Magic 系列主打音质与设计,支持 24 位 96kHz 高清录音,S6 旗舰系列则采用“2+6”麦克阵列,实现 20 米超远距离拾音,支持 192kHz*32bit 原声录音。

全系产品接入星火X1 大模型与星火语音同传大模型,配备安全芯片和国密加密,构建全链路安全闭环。凭借行业顶尖的实时转写、分角色说话人识别和翻译准确度,讯飞的录音笔和翻译机早已成为无数记者、律师、研究员的“刚需”。再比如讯飞智能办公本,不仅能写写画画,还能实时将手写转文字、语音转录文稿,成为很多政企用户会议记录的利器。

这些产品的技术门槛和用户口碑,钉钉想要追上并不容易。2025年“618”战报显示:搭载星火大模型的讯飞翻译机横扫京东、天猫平台,蝉联九届品类销冠;智能办公本连续五年登顶办公本品类榜首;全线AI硬件销售额同比暴增42%。

技术底蕴和软硬一体是科大讯飞的核心壁垒。于是,钉钉不只是用硬件硬刚讯飞。

DingTalk A1表面是硬件,内核却是钉钉AI生态的触角。它深度集成自研的AI听记系统,直接对标科大讯飞旗下的讯飞听见,支持36类场景模板,从会议记录到心理咨询无缝切换;更可唤醒10种AI助理角色,将语音指令转化为待办事项、会议纪要和数据分析报告。其背后是钉钉与通义实验室联合训练的亿级小时语音模型,对中国30多种方言、全球140种语言实现精准捕捉。

其次,价格策略更具侵略性。相比讯飞翻译机千元级、办公本数千元的定位,DingTalk A1以499元起售价击穿心理防线。更关键的是,钉钉将硬件作为企业服务生态的入口:当企业采购A1,意味着同时接入了钉钉的审批流、知识库和AI数据分析平台。

讯飞硬件在专业场景(如翻译、会议记录)表现卓越,但钉钉的生态打法覆盖了全工作流。例如销售使用A1录制客户沟通后,AI自动生成商机分析、合同条款和跟进任务——这种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正在模糊单一硬件的价值。况且,钉钉手握2600万企业用户,其中79%的A股上市公司均在其平台。当钉钉将AI硬件与OA审批、CRM系统深度捆绑,企业为降低协同成本可能选择“全家桶”。

短期内讯飞仍有技术代际优势。以录音设备最核心的拾音能力为例,科大讯飞系列产品在多人会议、嘈杂环境中的准确率比消费级产品高3-5个百分点,毕竟其核心技术曾获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但钉钉的可怕之处在于重新定义硬件价值——DingTalk A1本质是“AI助理的物理开关”,用户长按按钮即可指挥Agent处理工作,自然语言交互的便捷性可能催生新的用户习惯。

AI硬件作为当前仅次于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的火爆赛道,阿里钉钉和科大讯飞这两家巨头企业在AI硬件世界的碰撞,实则是两条技术路线的对垒:讯飞追求场景需求的极致满足,钉钉押注生态协同的颠覆效率。

硬件战争的终局,可能既不属于“技术至上”的理工男,也不属于“流量为王”的创二代。当用户拿起设备,真正在意的永远是:谁能让复杂的世界变简单?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讯飞在垂直领域持续钻研的定力,也需要钉钉在生态协同中流畅串联。

钉钉盯上讯飞,对双方和双方的用户,都是好事。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