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D|金针大海捞,中美有绝招

2025年8月20日,吉因加“肿瘤分子残留病灶检测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正式进入创新医械特别审查程序。

这意味着,中国的MRD IVD产品离监管层获批又进了一步。

无独有偶,美帝果然一直在盯着我们(不是)。

2025年8月25日,Quest宣布自家的MRD检测产品获得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那么,我们想借着这个机会聊一下MRD(主要指实体瘤MRD)的几个技术路线。

图先放这里,我们大概沿着不同的技术路线、代表性的公司和产品这个思路来简单聊下。

毕竟,深入去聊您看不下去,我装不下去,双输。

#01

“固定派”

所谓固定派,就是我们常说的Tumor naive或Tumor agnostic。

一般情况下,固定派只用一种Panel或Panel组合检测患者的MRD情况。

这个Panel可以是突变的,也可以是甲基化的,还可以是突变+其他的。

固定派无需手术切除组织的突变信息,也被称为“Tissue-free”方案。

先看突变Panel(Mutation):

其代表产品是CAPP-seq和背后的CAPP Medical,在2014年由斯坦福大学的Ash Alizadeh和Maximilian Diehn两位科学家研究开发。

其初始版本LoD(limit of detection,最低检测限)在0.02%左右,随后经过迭代达到0.004%(十万分之四)甚至更低。

2015年,Roche宣布收购CAPP Medical。

甲基化Panel(Methylation)

毫无疑问,甲基化固定Panel的路线最为代表性的公司就是美国Guardant Health,产品名称Guardant Reveal。

通过检测20000个区域的甲基化情况,进而判断患者的MRD状态。

Guardant Reveal的LoD在0.01%(万分之一)左右,Guardant也为Reveal启动了大量的临床试验,并获得了医保报销资格。

突变+其他

目前看到的应该只有一个(眼界不够,如有其他请评论区捶死博主),就是世和的术宁Ultra(苏宁???)。

尽管,世和表示他这是所谓的“Tumor Adaptive”路线,实际上目前的术宁Ultra就是个大号CAPP-Seq panel + 片段组特征过滤算法,还不是我认为的“+Other”完全体。

只有后面整合了片段组学、甲基化、CNV,才能成为真正的“Ultra”(怎么感觉像他家早筛的“鹰眼CanScan”)。

公布的信息,术宁Ultra LoD可以达到0.005%(十万分之五)以下。

#02

“定制派”

好,我们看完了固定派的秀,大家会发现一个问题。

他们检测的区域再大,也没有办法把人类基因组上的突变全部包含。

因此,出现了一个问题(这对Mutation-only的方法可能更为重要),如果患者肿瘤中出现的突变没有在这个固定Panel中怎么办?

于是,定制派横空出世。

定制派比固定派多了一个环节,即:从患者肿瘤组织中找到特有的突变特征。

一般,这部分工作可以用大Panel、WES或者WGS来干。

各种组合太多了,我们就挑几个有代表性的(纯看我想到哪)。

固定Panel+定制探针捕获

最具代表性就是吉因加的吉长安,初号机是1021基因+个性化探针定制(数量未知)。

今年,吉长安又进行了升级。

前面的大Panel变成了5000基因,定制探针数量依然未知。

LoD 最低0.005%(十万分之五)。

但是,不一定能把这个组合看成文章开头的那个进入创新医械特别审查程序的IVD产品。

虽然,我特别希望NMPA能批一个Tumor-informed路线、个性化定制的MRD产品。

事实就是,吉因加注册部门的嘴还是挺严的,到底注册用什么路线我不知道。

WES+多重PCR测序

那必然代表作就是美国Natera公司的Signatera,我们号已经聊过无数次,制霸美帝的MRD检测产品。

采用WES进行组织检测获取基线突变信息,16个患者独有突变进行多重PCR定制化测序检测。

根据公开信息,Signatera的LoD大约为0.01%(万分之一)。

当然,这不是说美国人民技术不行。

比如,同为定制化多重PCR(如果我猜的不错)的Haystack MRD检测LoD就达到了0.0006%(百万分之六)。

对,就是咱们开头提到的Quest的获得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的MRD产品。

2023年,Quest收购Haystack Oncology,首付款3亿美元,后续里程碑付款1.5亿美元,合计4.5亿美元对价。

Haystack取的就是“needle in haystack”的寓意,即大海捞针。

那百万分之六的LoD,也确实对得起大海捞针了。

好,最牛X的要来了。

WGS+WGS

这也是我们此前聊过的Labcorp家的MRD产品,基线建立WGS(全基因组测序),后续跟踪监测也是WGS。

就问你怕不怕...

LoD达到0.005%(十万分之五),竟然没有达到百万分之一级别,差评...

之前公开的数据是FFPE 80X(约240Gb)、白细胞对照 40X(约120G)、血浆30X(约90Gb),

这要是还能进美国医保....

#03

“军备竞赛”

基本上,这两大MRD技术路线我们就聊完了。

里面有海量细节可以展开来讲,咱们只能有缘再聊了。

我们上面提到的最强的Haystack MRD LoD达到了十万分之六的水平,吉因加的吉长安MRD2.0 LoD达到十万分之五。

但是,这并不是MRD LoD军备竞赛的终局。

你比如,Personalis的NeXT Personal的LoD可以达到3.45PPM(百万分之三点四五)。

当然,这依然不是军备竞赛终局。

Foresight Diagnostics的Clarity LoD能够达到1PPM以下(低于百万分之一)。

MRD的军备竞赛除了LoD,还有就是监管。

你看,Signatera这么牛X的MRD产品,一个季度18.1万例检测量的重磅产品竟然还没有拿到FDA的PMA!

确切的说,美帝没有任何一款实体瘤的MRD产品获得FDA的批准!

在这一点上,中美又一次前后脚站在了起跑线上。

呃,因为Signatera已经在2023年10月就提交了PMA的模块化申报材料。

擦,果然老谋深算!

吉因加你抓紧点时间,卷死丫的!

END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