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以太坊链上金融产品运作细节(DeFi)
风险提示:加密资产投资风险较高,价格波动剧烈,可能损失全部本金。本文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以太坊区块链及Layer2链都是基础设施,硕果是去中心化应用(DApp),而其中DeFi是目前最重要的代表。本部分以具体的DeFi产品为例进行介绍:DeFi是怎样的概念,通过本文,可以知晓现今DeFi最广泛的几类应用各自的运作机制,以及其间的交互关系。
Ø DeFi为何复杂又简单:DeFi可以从实现形式和支持内容两方面来理解。其在实现形式上稍显陌生,而在支持内容上十分简洁。区块链复杂的技术架构为其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但归究到用户实际使用一侧,DeFi当前能提供的产品形态并不复杂。目前规模最大的产品为借贷、流动性质押、去中心化交易所等,而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正在兴起。
Ø DeFi具体运作流程:以下部分以AAVE(头部借贷平台),Lido(头部流动性质押平台),Eigenlayer(头部再质押),Uniswap(头部去中心化交易所),Pendle(头部收益交易平台)为例,详细说明其如何运行,用户如何参与。
Ø 借贷(AAVE):由一系列智能合约构成,被部署在以太坊和其他Layer2链上。存款用户可以存入ETH、weETH、USDT等,AAVE将此部分拿去放贷,用户则获得利息收益。借款用户借款一般需要进行超额抵押,其中LTV(Loan to Value)率是核心概念,代表借走价值相对抵押价值的比例,比例越高说明被抵押物越被平台认可接受,根据平台数据,当前最高的是以太币,LTV在80.5%,即是说用户如果抵押1000枚以太币在AAVE,将可以最多借走805个ETH价值的其他代币。同时,与LTV紧密相关的还有平仓门槛线,用以太币作为抵押物的门槛线在83%,即当用户的借款价值为抵押物价值的83%时,平台会强制平仓,售出抵押物作为还款。
Ø 流动性质押(Lido):同样是一系列智能合约构建的产品,主要被部署在以太坊和Sol上,用户可以将以太币存入平台,而后平台将所得的以太币用于以太坊质押获取收益,根据以太坊质押数据,当前以太坊收益率约在2.93%水平,用户在此平台的收益将略低。不同于自行参与质押,用户在存入ETH进行质押后,获得Lido发行的stETH代币,用户获得收益被体现在每一枚stETH的价格中,但为了避免单位价格变动的影响,stETH被打包成wstETH,一枚stETH代表一份额的收益,例如:1 wstETH = 1.21 stETH = 1.21 ETH = 初期投入1 ETH的收益(比率并非固定,详情可参照Lido官网)。用户可以将wstETH作为抵押品,再去AAVE借出ETH再放到Lido进行质押,因此当前AAVE的ETH借款利率和Lido的收益率几乎一致。
Ø 再质押(Eigenlayer):再质押的概念相较于前两者,稍有一定难度,因为其参与方不仅仅是个人投资者。大体上,再质押意指用户在已经质押ETH的基础上,可以将质押的凭证交给Eigenlayer平台,后者再使用其到其他项目进行质押获取收益。这些“其他项目”主要是除了以太坊主链验证之外的场景(AVS),如预言机、跨桥链、L2链验证等。因为本质上讲,质押的目的是参与验证,维护以太坊网络的安全性。这种维护安全的逻辑可以同样复用到其他众多场景,这也便是再质押的价值所在,即将主链的安全性拓展到以太生态。从具体实现方式上看,再质押分为原生质押再质押和流动性质押代币再质押,前者是用户自身参与以太坊质押后再参与,这需要将质押的以太币撤回地址设置为Eigenlayer的智能合约;后者是用户参与流动性质押后以流动性质押代币直接参与。
Ø 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去中心化交易所与传统交易所最大的不同在于成交机制的不同。传统交易所采用订单薄撮合成交,以匹配实时的买卖订单。Uniswap则采用自动做市商机制(AWM),以流动性池来提供定价。因而Uniswap能正常运行的前提是有一个充足的流动性池,其中是若干种等值的代币对,如100枚ETH和1,000枚USDT。这些代币对由流动性提供者投入池中,任何人都可以充当此角色,并获得一定价值的UNI以象征在池中的贡献份额,作为分享收益的依据。当池子建立后,每一个代币对的乘积(数量)必须固定不变,即X*Y=K,如上例子,X为100,Y为1,000,K为100,000,这是流动性池的初始状态(当前的ETH价格为10USDT/ETH)。假设有人希望购买50个ETH,那么X变为50,Y待定,K必须保持不变,于是解得Y=100,000/50=2,000,即池中应有2,000USDT,原有1,000,该人应该支付1,000USDT。交易完成之后,池中有ETH50枚,USDT2,000枚。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三个价格:1.初始价格(原先流动性池中代币对的比例),2.交易价格(为了维持常数,交易造成的变量代币对比例),3.交易后价格(新初始价格,交易后存量代币对的比例)。在上面例子中,ETH的初始价格是10USDT,交易价格是20USDT,交易后价格是40USDT。
Ø 收益交易(Pendle):本类DeFi产品的英文名为“Yield”,其概念相较于前述其他产品更为抽象复杂,涉及收益机制和风险评估等深层逻辑,类似于传统金融市场中的利率衍生品。本质上,Pendle将一个生息资产打包成一个标准收益代币(Standard Yield,SY),又拆分成本金和利息两部分(Principle Token,PT和Yield Token,YT)。
假设生息资产为100个DAI(假设在Compound中质押100个DAI,在三个月后可以收到5个DAI的利息),现在的100个DAI,在三个月后就是100个DAI(本金)和5个DAI(利息)。Pendle将当前的这一组100个DAI的资产打包分割成1PT和1YT,如果现在持有1PT,等待3个月后即可兑换本金100个DAI,持有1YT,则可能在3个月后兑换利息5DAI。因此,PT和YT名为代币,实则两种权利。由于兑换需要时间为代价,1PT总是会低于100DAI(到期前、理论上、排除市场极端影响),购买PT,就是寻求一种锁定的收益率。但利息不是固定的(利率为Underlying APR),购买YT,其实是看多DAI的利率。在本例中,1PT=97DAI,则1YT=3DAI,在三个月后,可以获得利息5DAI,但Underlying APR是变动的。投资者可以通过预测利率、构建PT和YT的组合,以取得收益。
Ø TVL指标如何正确使用:Total Value Locked 总锁仓价值是衡量一个DeFi产品规模大小的最直观指标,根据DeFilama的定义:TVL指该智能合约上持有的代币总价值。但TVL的价值统计重在一个“锁”字,不同的产品形态底层资产不同、协议关系不同,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规则,因此在看待或比较不同类型DeFi的规模与体量时一定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借贷类产品,一般用总供应减去总借出的差额来计算TVL,总供应包含了“存款”和“抵押”,差额=“抵押”+“尚未借出的部分”。而流动性质押产品,统计口径则比较单纯,因为业务模式单一,用户在平台上质押了多少,TVL就是多少。同样的还有再质押。而去中心化交易所则通常用流动性池的规模来计算TVL。收益交易则以被存入的生息资产规模为主计算TVL。
由于不同的DeFi产品之间互通性较强,因此若对整体DeFi市场进行加总很容易造成重复计算,例如流动性挖矿中被质押价值算作该协议的TVL,而用户可使用流动性质押代币再做为抵押物去借贷平台借钱,这部分抵押价值又被重复计算在借贷平台的TVL中。这个问题在2022年后逐渐被引起重视,当前DeFilama网站的统计口径较为精炼,排除了可能重复计算的部分,总体规模比较客观。
Ø 以太坊与现实世界的数据交互(预言机):区块链的系统非常庞大,遍及全球,其安全性、去中心化等性质既是优势又是壁垒,故而使得以太坊生态相较于真实世界非常孤立隔绝。为了将真实世界的信息与数据传进以太坊生态使得其上的DApp能够实现虚拟与现实的交互,预言机(Oracle)担此大任,例如Chainlink。Chainlink通过在不同的区块链平台部署智能合约,实现既能交互链下数据又能实现跨链互联。按照我们之前对于以太坊生态的分层:主链-Layer2-DApp。其严格来讲不属于其中任何一层,但其功能又涉及到每一层。比如Chainlink仍然需要智能合约部署在链上以接受请求,但又有链下的众多节点接收外部API数据。
预言机完整的工作流程如下:当某个DeFi 需要外部数据,它向所属链上的 Oracle Contract 发起请求,指定数据类型、来源和节点数量。请求通过 LINK 代币支付费用。Chainlink 网络中的多个节点监听到请求后,由 Oracle Contract 结合声誉历史和随机性选择若干节点执行。这些节点通过 External Adapters 从指定数据源获取数据,进行本地验证并签名以确保真实性。数据随后通过链下聚合提交到链上Aggregator Contract(也可以在链上再聚合,但这样造成的链上交易成本叠加)进行验证存储 ,生成可靠结果返回给DeFi。
Ø 什么是RWA:Real Word Assets,其核心定义是将链下有形或无形资产——如房地产、债券、商品、艺术品乃至知识产权——代币化成区块链上的数字份额。这种过程将这些资产转化为可编程、可分割的单位,可以借助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实现透明和不可篡改的交易、抵押或碎片化,而无需传统中介。概念上这非常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潜力还未充分释放,最大的难点在于迁就传统金融市场的风控规则。例如,一旦资产的权益被分割成匿名的代币形式,将难以被追踪控制,容易成为洗钱等金融犯罪的温床,所以当前的RWA落地项目极为谨慎。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作科普,所提及的项目仅作知识普及和技术分析示例,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产品推广。虚拟资产价格波动极高,可能面临技术漏洞、监管政策变化及本金损失风险。文中数据(如LTV、收益率)源自公开信息(截至2025年8月),实时性不作保证。投资者应评估风险并咨询阁下的专业法律、税务和财务顾问。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博时比特币(03008)$ $博时以太币(03009)$ $Circle Internet Corp.(CRCL)$ $Tron Inc.(TRON)$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Inc.(BMNR)$
(以下内容正在完善)
治理层:关注以太坊整体网络谁来维护,谁来升级,介绍以太坊基金会、社群等概念及作用机制。破除以太坊的陌生感。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