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牛尾者活

本期内容源于有读者回问笔者大A投资的经历,零零碎碎回顾半周···

笔者从15年(大学学期)有股票账户,约莫一算十年“牢股民”,算是两轮大潮,叠加无数小浪。遥想起第一只股票还是海螺水泥···

一个比喻——大A是渣女,会在你沉迷其中,臆想飞飞时,开始伤害你——你刚沉迷她的甜言蜜语(“这次真要牛市了!”),她马上翻脸不认人,她越渣,你越上头——解套就跑?不存在的!总以为“这次不一样”,结果越补仓越深,像舔狗追爱,最后只剩一地鸡毛。

所以最好要以一种“你也玩玩“的心态来玩大A,所以总结十年大A的投资交易经历——善牛者勇,善牛尾者“活”。

PS当然这也得益于大学期间的宏观经济研究,增加了投资范围,全球FICC的债股汇,所以大A有机会就多蹲些,乐乐就走人,天涯何处无芳草?

以一个善牛尾者的观点,谈几句市场策略&表现——

首先肯定不是值得去加仓、甚至上杠杆的节点,反而是值得去降仓位、上“保险”、最次该做高低切操作的时点。

但并不是说风险就在眼前,而是会逐渐从牛尾进入鸡肋、鱼尾的行情,投资参与的效率变低,不如去效率更高的地方···

图片

图:全经济宏观杠杆率超300%

实际上宏观环境&经济基本面的底层逻辑,只需要看上述一张图,进入杠杆率高企+流动性陷阱窘境(25.8.8《全球万税主义的开幕》)···

至于大A的表现,就回顾25.7.26《跟踪“牛市”盛宴的指标们》,但跟踪的数据&结构是需要“解读”的。

比如场内杠杆率情况——

1单纯从市场杠杆资金角度,场内杠杆不大,一个(简单)可量化角度,两融余额/大A总市值约2%(两万亿融资/百万亿市值),15-16年同样是两万亿,但当时大A市值不过45万亿,占比5%左右···还有成交量风险,比两市融资余额/日均成交量同理,同样两万亿的缸,但盖子变多了···

2当前杠杆分布情况较15-16年得到较大的改善,中小市值板块的杠杆率显著(最典型的中证2000&微盘股),而当前的市值权重股都是国家队们抱团,有相对扎实的红利基础···与当年有很大的差距。

看场内两融杠杆率是顺带推断场外杠杆···当然顶层很快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对股东减持、抖音敢死队推散户杠杆等不利于牛市的因素,维持高压。

大手在杠杆率把控上更为理智,所以很容易演变成”政策自我约束“,政策干预强度越高,市场定价能力越弱···

回到宏观经济表现本身,经济灰犀牛与股市内部的政策韧性终有一战。

当然从牛尾切至鸡肋、鱼尾不是一日之功,而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提一个风险偏好恶化场景,就是外部流动性收紧,引起新一轮系统性风险,宏观杠杆率的飙升,看似普通的数据变化,实则深刻改变了整个经济系统的风险动态过程···

从过去二十年、十年、五年,我们接连经历了企业部门、居民部门、地方政府部门杠杆率走高的过程,每一轮都是增加了债务,增加了接盘人,这一轮显然是中央财政···

可以说,全宏观系统已经将所有可加杠杆的经济部门,都拉入债务泥潭中,安全网比起过去任何时间都更薄、更脆弱。

债务对经济体的影响,不仅仅是直接将(企业部门、居民部门)现金流抽走,而是通过财税在经济体绝对的优先级,通过利率管理工具,将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往下压。

财税体系的债务越高,金融体系&非银机构会自觉地配合地方政府续命,资金对于经济体的供应边际效率降低,边际收紧···

这就是当前流动性陷阱&杠杆率高企的病因所在···

图片

犀利不在文末,毒舌不止评论——

1.牛市不要看老股民的建议… 

2上帝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3.疯狂的开始恰恰从市场不接纳到嘲讽那些理性的声音开始…

图片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