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2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好于预期,维持全年esp2.71元

$中国海洋石油(00883)$ 上半年实现油价69.15美元/桶,下降13.9%,销量提升2.8%。

天然气价格7.9美元/千立方英尺,提升1.4%,销量提升13.5%

虽然国际油价下降,公司拿产量保收入,其中国内产油量提升9.1%,海外提升3.6%。

上半年收入2076亿,下降8%,归母净利润693.5亿/下降13%,好于预期的680亿。

上半年eps为1.46元。继续维持全年esp2.71元。年中派发股息0.73港币,分红率45.9%。

中海油最大优势是长期的低成本。这既是中国劳动力成本的红利、工业装备的红利,也是因为产量占比约68%的国内产区的矿产税低,没有政府利润油分成。这使得中海油国内产量的桶油成本更低,同时国内沿海区域的油和天然气实现价格更高。这是地理位置决定,离开需求方更近,运输成本低。

而海外产量,最大的惊喜是圭亚那,这个项目政府合计分走收入的14.5%,无所得税。圭亚那stabroek区块21年贡献5亿美金,23年15亿美金,24年23.8亿美金,项目产量增速快。一般海外项目,当地政府都要分走20%以上的收益。

我随手列几个,对比感受一下。

中海油圭亚那stabroek区块:资源税2%,产能分成12.5%,所得税0。

国内浅水区:资源税6%,无产能分成,所得税25%,暴利税(65美元/桶以下不征收)。

国内深水区:资源税4.2%,无产能分成,所得税15%,暴利税。

圭亚那后期新出让的板块:资源税超10%,产能分成12.5%,所得税10%。

巴西里贝拉油田:资源税15%,产能分成17%,所得税34%

美国页岩油:特许权使用费12.5%-18.75%-25%(这些年不断提升),所得税21%(用别人土地开采15%)。

当然,政府分成低有历史原因。比如圭亚那项目,长期没有勘测出大油田,上一轮招标的企业颗粒无收。这样的项目风险很高,政府为了吸引海外油企来投标,不得不设置较低的政府分成。埃克森美孚为了降低风险,联合赫斯和中海油一起拿项目,埃克森美孚是项目运营方。现在发现大油田,周边板块发现大油田的概率就高,政府有胆气提高份子钱。

今年,雪佛兰之所以收购赫斯,看中的核心资产就是圭亚那Stabroek区块30%的股份和美国巴肯页岩油区。

说实话,我的持仓,除了最近新晋建仓的裕元集团,其他仓位的盈利率都高于海油。海油是我最重的仓位,当时在海控和海油中二选一。如果选了10港币的海控,而不是18港币的海油,今年账户盈利或许能跟上恒指。可惜那个时候没有想明白,动荡的国际贸易会拉长原本的贸易路程,有利于海控。如果想明白的话,估计会1:1比例配置。

虽然中海油的短期股价走势跟随油价,但实际公司价值不断在增长,而股价往往无法体现这个价值。

在我眼里,海油每年7亿桶的产量,当前72亿桶的储量。相当于就是把海油看成一个类似于保险浮存金的池子,现在池子储存72亿桶,一年流进去12亿桶(储量),流出来7亿桶(开采并销售)。管理层说过,完全成本会低于35美元/桶的才会开发,今年平均油价65美元,一桶赚200块,一年挣7亿桶*200=1400亿。当油价跌破60美元时,已经到了很多公司的成本线,油企的资本开支就会放缓。当更多公司产能降低后,油价就能慢慢企稳。

投资海油,我最大心得是,当现货价格低于开采成本时,才能有好的买入价格。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2

  • 推荐
  • 最新
  • 蚍蜉先撼小树
    ·09-01
    精彩
    看起来中海油的基本面还是不错,长远看值得关注
    回复
    举报
    收起
    • gugu
      既有确定性,又低估,完美的底仓
      09-01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