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5 Sigma: 市值折半的特朗普加密概念股,是捡漏还是踩坑?

最近币圈里,聊得最多的不是比特币涨跌,而是家叫ALT5Sigma的公司一一前阵子还在加拿大安安静静做加密清算技术,给对冲基金做后台支持,现在突然摇身一变,成了特朗普家族加密生态的“上市钱包”,市值还折了一半,不少人拿着计算器算“到底值不值”。

作为币圈半个老江湖来说其实并不会太复杂,先掰扯下它现在的“家底”,这是最实在的:当前市值才9.66亿美元,但资产表按最保守的算法算,有21.6亿一一7.5亿是现金(相当于公司保险柜里的活钱),13亿是WLFI生态的代币持仓(占了USD1稳定币的3.75%),资产表按最保守的算法算,有约18.6亿美元约17.6亿来自WLFI生态的代币持仓(占总发行量的8%),再加上每年能赚2200万的老业务保守估值1亿。相当于你花100块买件衣服,拆开发现里面还藏着200块现金,这折价幅度,在加密概念股里少见。

为啥会有这“定价时差”?因为大部分人还把它当“小支付公司”看,没搞懂它现在的核心逻辑已经换了。现在的ALTS,赚的不是以前的技术服务费,而是靠USD1稳定币“滚雪球":USD1是特朗普家族推的,100%靠美债和美元存款背书,机构用它做跨境支付、 DeFi抵押,规模越大,赚的利息就越多。然后公司会拿一部分利息去买WLFI代币,买完直接销毁一一就像市场上的苹果越扔越少,剩下的自然更值钱,ALTS手里握着8%的 WLFI,跟着水涨船高。这逻辑跟传统公司回购股票拉股价一样,只是把“股票”换成了“加密代币”,本质是“现金流→资产增值→市值重估"的闭环。

现在市场等着两个“引爆点":一个是USD1已经登陆Coinbase了,这相当于拿到了合规入场券,机构想买不用再绕弯子;另一个是9月1日WLFI已经正式上交易平台,到时候有没有真需求、代币能不能稳住价,都是“照妖镜”目前观察真实需求和价格稳定性,就是最好的“照妖镜”。更妙的是Eric Trump(特朗普次子)进了董事局,这事儿好坏掺半一一好的是自带流量,特朗普的支持者可能会买账,机构也愿意多看两眼;坏的是政治关联强,SEC(美国证监会)本来就盯着稳定币,现在可能会盯得更紧,万一出个监管问询,股价就得抖一抖。

不过老玩家都知道,这种“概念+资产折价"的标的,不能光看好处,风险得提前算清楚。第一是波动大,新代币上线头几天,涨个30%或跌个20%都正常,别追高,最好等回踩站稳了再进;第二是执行风险,要是公司说的“利息回购销毁"没兑现,或者现金用去搞别的了,那折价就不是“认知差",而是“价值陷阱”;第三是政治黑天鹅,特朗普的动向本来就难猜,万一有个政策变动,关联公司都得受影响。

作为币圈老玩家今天就透露一个最实用的方法分享给各位吧。仓位打法得稳:可以先用小仓位试水,比如拿出仓位的5%-10%,别allin:9月1日后看两个数据一-Coinbas e上USD1的成交量(有没有真机构在买)、WLFI的销毁记录(链上能查,别听公司嘴说),这两个数据没问题,再考虑加仓位。要是看到价格直线拉涨,别脑子一热冲进去,加密市场里"追高站岗”的例子太多了。

说到底,ALTS现在的吸引力,就在于“下有现金托底,上有概念催化"一一9.66亿市值对应7.5亿现金,就算WLFI黄了,现金也能覆盖大部分市值,下跌空间有限:说到底,“下有WLFI重仓托底,上有概念催化"一 -9.66亿美元市值对应约17.6亿美元的WLFI 价值,就算短期价格波动,下跌空间也相对有限。但要是USD1做起来了,市值翻个两三倍也不是没可能。这种“非对称风险”,才是吸引币圈老炮儿的核心。只是得记住,折价比不代表一定能赚钱,得等“新骨架”的逻辑被数据验证了,市场才会用新眼光看它。现在进场,赌的就是“认知时差”会在9月后慢慢消失,赌对了吃肉,赌错了也不至于亏到底一一这才是理性玩家的玩法,不是瞎赌。$ALT5 SIGMA CORPORATION(ALTS)$  $恒生指数(HSI)$  $道琼斯(.DJI)$  $纳斯达克(.IXIC)$  $腾讯控股(00700)$  

# 港股异动:稳定币概念股走强,中银香港绩后涨超6%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