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PDD)$  

拼多多的最佳战略:海外主攻,国内轻防守

补贴大战:阿里与美团的“短兵相接”

2025 年的中国电商市场,最热闹的战场无疑是即时零售。

• 阿里系:淘宝闪购宣布未来 12 个月投入 500 亿补贴,并与饿了么打通,试图把“30 分钟送万物”的心智扎牢。

• 美团:单日峰值订单突破 1.5 亿,平均履约时长 34 分钟,骑手与调度系统依然是行业唯一档,但高强度对冲让利润几乎归零。

这是典型的“烧钱换心智”打法:规模上去、财务承压。⸻

PDD 面临的选择:卷入还是暂避?

拼多多(PDD)在账面上拥有超过 540 亿美元的现金储备,是行业里少有的“现金富豪”。但问题在于:

• 如果下场补贴,必然要牺牲“极致效率”的品牌调性,陷入重资产与高补贴的泥潭;

• 如果完全不管,高频标品场景可能被美团与阿里固化,未来想再回收成本会更高。

这意味着 PDD 必须找到“既能守住心智、又不烧穿资本”的折中方案。


最佳打法:海外主攻,国内轻防守

1. 海外市场:战略主战场

• 美国:de minimis 免税取消后,直邮小包模式失效,PDD 必须迅速转向批量入关+本地仓分拨。通过提升 AOV、合单配送、推出“到岸含税价”,来对冲新增税费。

• 欧洲:趁 €150 关税阈值仍在的窗口期加速扩张,建立本地仓与合规体系(IOSS、DSA),抢占口碑与规模。

• 拉美:在巴西等重点市场点状突破,聚焦低退货率类目。

战略目标:把 TEMU 打造成“全球低价、含税透明”的平台,逐步向亚马逊靠近。

2. 国内市场:战术防守

• 不卷 30 分钟即时达,但在 50–100 个核心城市、300 个高频标品上,承诺次日必达(迟到必赔);

• 与美团等履约网络按单采购,实现“租网络、不背资产”,既能补齐时效短板,又避免重资产化;

• 保持核心心智:“能等更省,急用也不贵”。

战术目标:守住高频类目的价格心智和广告预算,不让对手全面蚕食。

为什么不收购美团,而是合作

• 反垄断风险极高:PDD 与美团体量相加,几乎不可能顺利通过审查。

• 文化与模式不兼容:美团是重资产+调度网络,PDD 是轻资产+极致效率,强行整合会稀释优势。

• 更优机会成本:与其花数百亿美元并购,不如投入海外本地仓与合规体系,回报更大。

因此,最优解是:深度合作但不绑定。通过 SLA 合同、季度缩放权、多家履约商并行,确保 PDD 拥有议价权与灵活性。

成功的衡量标准

• 核心 SKU 相对“闪购”常年便宜 5–10%;

• 次日达履约率 ≥96%,核心区域两小时达覆盖 ≥70%;

• AOV 提升 20–30%,退货率下降 300–500 个基点;

• 同城链路广告/GMV 比例逐季提升,用广告高毛利来抵消履约成本。


总之

阿里与美团的即时零售之战,会像当年的网约车大战一样,迅速消耗掉巨额资本。拼多多如果贸然下场,只会让自己掉进泥潭。

真正的聪明做法,是让对手去拼“快”,自己守住“省”,并把资源集中在海外。

当国内补贴退潮、对手财务承压之时,拼多多可以带着海外的战果与现金回流,再度收割。

这才符合 PDD 一贯的哲学:极致效率、后发制人。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4

  • 推荐
  • 最新
  • 笑猫日记
    ·09-04
    精彩
    怎么看待pdd广告营销收益占经营利润的一半以上呢,这和低价是不是矛盾的,又变成了谁出价高谁有流量,这一点我没太想明白
    回复
    举报
    收起
    • AARU
      看上面回复
      09-04
      回复
      举报
  • AARU
    ·09-04
    拼多多靠广告赚钱并不和“低价平台”的定位冲突。逻辑是这样的:平台先用极致低价和补贴吸引用户,保证“百亿补贴”等核心入口的商品全网最低,这让用户形成“便宜就在拼多多”的心智;商家想获得更多曝光,就需要付广告费买流量,这笔钱不是加在用户头上,而是变成平台的主要利润,再反哺到低价补贴里。这样用户省钱、商家花钱,平台既能维持低价,又能保持盈利。很多人担心广告会让流量变成“谁出价高谁拿走”,但拼多多会预留流量池给最低价爆款,保证用户体验,同时广告也更注重精准转化而不是单纯堆钱。真正的风险是如果广告挤占了便宜商品的位置,用户感知到“不再便宜”,那模式就会受损。所以关键在平衡:低价心智要牢牢守住,广告收入用来养低价,才是拼多多能够跑通的效率闭环。
    回复
    举报
  • 秘密你
    ·09-04
    时隔三年红白月线再次金叉,上次从20多涨到160多,结合基本面来看,这次已经在爆发前夜了。我说个数,这几年大概会从80多涨到300左右。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