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轮换、分路突围,那些绩优基金经理都在买啥?

2025年A股市场显著走强,上证指数更是刷新近十年新高。随着股市的持续上涨,权益类基金受益匪浅。中基协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末,公募基金管理规模首次突破35万亿元大关。

纵观上半年公募基金公司业绩表现,净利润规模在2亿元以上的基金公司共有19家,其中,净利润增速超过40%的仅有广发基金、中欧基金、兴业基金。

在今年股市上涨行情中,一批出色的基金经理为市场提供了“多元适配” 的投资解法,偏好短期收益的投资者可追随科技、医药赛道的产业红利,追求稳健的投资者能依托价值策略把握低估机遇,擅长周期布局的投资者也能找到资源品领域的轮动机会。

其中,汇添富的马翔、张韡,中欧的蓝小康、冯炉丹,易方达的祁禾、嘉实的王贵重、大成的韩创等在今年均表现不俗,在 2025 年结构性行情中展现出强大投研实力。

今年8月,算力板块强势发力,科创50指数大涨推动沪指站上 3800 点。截至9月2日,马翔管理的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精准把握 AI 机遇,任职回报超240%;蓝小康以 136亿元在管规模,凭借中欧红利优享近一年50.73% 的收益,成为价值投资标杆;韩创则在周期领域发力,大成产业趋势今年实现46.48%上涨。

这一轮业绩表现出色的基金经理们大多经历了市场多轮牛熊考验,或深耕科技成长,或坚守价值投资,均在年内取得优异成绩。在35 万亿公募版图中,他们管理的产品不仅贡献了可观收益,更在市场分化中起到稳定作用,悄然成为公募基金的中流砥柱,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红利热点轮动

在A股下半年上涨行情中,科技股接过创新药的接力棒,凭借其高成长性与高弹性特征,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整体表现突出。

今年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凭其突破性的性能与卓越的性价比点燃全球AI行情,带动半导体、云计算、机器人等关联板块全线飙升。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也围绕两大方向展开,上游聚焦我国占优的高端制造(CPO、PCB),下游锁定变现清晰的互联网龙头。

对此,汇添富基金马翔、易方达基金祁禾、嘉实的王贵重、中欧基金的冯炉丹等均提前展开布局。

从几人的重仓股来看,其中重合的股票不在少数,且多为今年强势上涨股票,如新易盛(今年涨幅335.58%)、中际旭创(今年涨幅212.17%)、中芯国际H股(今年涨幅90.88%)、沪电股份(今年涨幅71.7%)、腾讯控股(今年涨幅45.58%)、阿里巴巴(今年涨幅67.46%)等。

对科技股的精准操作,使上述几位基金经理在管产品的业绩大幅上涨。

值得一提的是,中欧基金的冯炉丹在管的中欧数字经济混合成立至今还不足两年时间,凭借对科技股的精准把握,目前的任职回报已达到175.71%。

除此之外,马翔在管的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A今年上涨71.58%,祁禾在管的易方达高端制造混合发起式A今年上涨41.55%,王贵重在管的嘉实科技创新混合今年上涨35.81%。

对于未来科技板块的走势,马翔持乐观态度,并计划针对不同子行业的发展节奏与路径进行差异化布局。

具体到人工智能赛道,中欧基金冯炉丹认为,短期内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尚未出现决定性突破,需要等待技术演进临界点的出现。二季度,其优化了AI应用组合,聚焦落地能力与盈利模式清晰的标的,并对智能驾驶整车企业进行了更为均衡的配置。

价值投资稀缺标杆

2025 年 A 股市场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分化,创新药、科技股成为绝对主角,在此背景下,传统价值投资面临严峻考验,截至9月2日,红利指数今年甚至出现4.41%的下跌。

然而,中欧基金蓝小康却以价值平衡策略打破市场偏见,其管理的中欧红利优享A在科技股狂欢中仍实现近一年50.73%的收益,任职回报率达159.05%,不仅大幅跑赢沪深 300 指数,更在同类产品中稳居前列,成为价值投资在结构化行情中的稀缺标杆。

蓝小康是价值平衡派极具代表性的基金经理,拥有14年证券从业经验,8年投资经验,2016 年加入中欧基金,现任价值策略组组长。蓝小康目前在管3只基金,分别为中欧红利优享、中欧融恒平衡及中欧价值回报。

蓝小康的投资体系融合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重视角。他首先从宏观层面出发,对国别、产业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将投资领域划分为周期、高端制造、TMT、消费医药及金融等大方向,并根据3-5年的产业周期进行资产配置调整。2017至2019年,蓝小康重点布局白酒、白电等房地产通胀周期核心资产,随后转向有色、煤炭及“一带一路”相关资产,展现了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资产配置能力。

今年以来,港股保险公司在关税战后大幅上行,AH股溢价迅速收窄。蓝小康的红利策略表现出色,尤其是大金融方向表现亮眼。在蓝小康的重仓股中,紫金矿业、新华保险、中国人寿、建设银行、中国黄金国际等股票均实现大幅上涨。

在中欧红利优享混合半年报中,蓝小康用大量篇幅谈及了对反内卷政策的看法,他表示,反内卷政策的实施,会促使顺周期的龙头公司盈利恢复到中高水平,成为新的更高股息的资产选择,它的潜在回报高于当下市场配置的高股息资产。

对于后市股票市场,蓝小康表示,传统产业龙头公司的业绩改善更为确定,也更容易识别,PB 估值低的各行业龙头公司都值得重点关注。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以及股市的上行,传统制造业低 PB 个股、消费股的仓位将慢慢提升。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