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科技金融逐渐成为“第四张名片”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走特色化、差异化经营发展之路成为银行业共识。经营特色鲜明也是兴业银行持续打造的价值银行的重要特征之一。

过去,绿色银行、财富银行和投资银行这“三张名片”,让兴业银行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今,科技金融已逐渐成为兴业银行的“第四张名片”。根据最新半年度报告,该行科技金融融资余额已达2.01万亿元,贷款余额1.11万亿元,较去年末分别增长14.18%和14.73%,增速位居股份制银行首位。

这一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它反映了兴业银行持续将“国之大者”落实为“行之要务”的战略决心,也彰显了该行坚定走差异化经营道路,持续打造价值银行的扎实行动。

正如该行行长陈信健所强调:“让科技金融成为兴业银行的第四张名片”——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项写入战略蓝图的郑重承诺。

组织变革:高标准构建科技金融体系

组织能力决定了战略能否落地,决定了一家企业能走多远。

要让科技金融生根发芽,仅在银行内部新设一个部门已远远不够,而是需要对组织逻辑和运营机制进行深层重构。近期,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成为科技金融领域最全面、最系统的顶层设计文件,旨在推动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

在此背景下,兴业银行以高标准推进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为主线,紧扣“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持续完善“1+20+150”科技金融经营管理体系——即总行科技金融工作领导小组、20家重点分行和150家科技支行协同发力,扎实推进客群运营专业化、生态建设标准化、营销工具体系化和风险机制差异化的“四化”建设,不断夯实科技金融的专业经营基础。

按照“1+20+150”规划,兴业银行分批推进科技支行授牌,持续拓展专营服务网络。首批50家科技支行已平稳运行,经营质效显著。此外,兴业银行通过顶层设计强化激励机制,围绕科技支行队伍建设、长周期考核和尽职免责等关键机制,出台专项制度,加大政策资源倾斜,真正建立起“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

在科技金融客户拓展方面,兴业银行深化“区域+行业”策略,围绕新质生产力主题,结合地方资源划定科技企业沙盘,重点攻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两大客群。截至2025年6月,该行对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合作覆盖率已分别达到65.61%与46.16%。

组织能力上去了,经营结果也就水到渠成。截至2025年6月,兴业银行科技金融客户数达34.4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07%,贷款不良率控制在0.97%,低于对公贷款平均水平,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生态共建:构筑“科技金融生态圈”

有体系,更需有支撑。唯有如此,系统才可持续、稳固。

兴业银行持续完善科技金融的六大支撑体系——生态伙伴、专业研究、产品服务、风险管理、考核评价与科技支持,其中“生态伙伴”被置于首位。

其实,兴业银行科技金融这张名片,也是“生态伙伴”们共同擦亮的。

围绕“政策链、创新链、资本链、产业链、人才链”五链融合,兴业银行积极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目前已链接超3万个合作伙伴,涵盖政府、高校、园区、投资机构、律所及各类服务机构。报告期内,“与兴同行”专项生态链活动持续深化,强化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交易所和股权投资机构等的合作,逐步树立起科技金融生态服务品牌。

2024年6月,兴业银行深圳分行成功入选《广东省科技金融典型案例》,成为“与兴同行·科技金融生态伙伴体系”的区域实践标杆。深圳分行打造“与兴同行·兴投荟”常态化路演平台,汇聚产业、政府、私募、券商等多方资源,促成“债权+股权”融资闭环,整合政策宣导、行业研究、上市辅导等多元场景,实现“一台多用”:既做政府政策的“扩音器”,也做企业全周期服务的“加速器”,更是资本优质标的的“探测器”和银行高质量服务的“助推器”。

业务协同:发挥特色优势与综合服务赋能

“绿色金融、投资银行与科技金融业务协同性强——很多绿色企业本身就是科技企业,而科技企业往往需要更全面、更综合的金融服务方案。”陈信健行长对业务协同有着清晰洞察。一旦协同效应释放,其所汇聚的动能与价值将超乎预期。

在“绿色+科技”方面,兴业银行构建了绿色产品体系,服务科技金融客户43,257户,融资余额8,867.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25%。

在“投行+科技”方面,兴业银行建立了覆盖债权、股权、另类投资的全周期投行产品体系,服务客户2,798户,大投行FPA余额6,318.21亿元,较上年末提升10.62%。

依托前述“科技金融生态圈”,兴业银行充分发挥“商行+投行”优势,构建“1+4+N”产品服务体系,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要素发展、直接与间接融资并重的综合金融支持。

在“投行+科技”方面,有两个方面的创新值得关注:

一是新设机构。兴银投资已获准筹建,计划注册资本100亿元,作为兴业银行全资子公司,它将是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首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该公司将通过专业化、市场化方式运作债转股业务,助力降低企业杠杆、加大对科创企业支持,进一步巩固“商行+投行”战略优势。

二是产品创新。2024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及证监会联合发文,明确商业银行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进一步拓宽商业银行债务融资工具类别。

兴业银行积极发挥债券投资交易优势,优先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主题债券,上半年累计投资主题债354.20亿元,其中科创债262.14亿元,绿色债券51.32亿元。

而协同还不止于“绿色+科技”和“投行+科技”,兴业银行还通过“园区+科技”“能源+科技”“汽车+科技”等模式,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面助推产业智能化升级。

当金融真正读懂科技,科技必将反哺金融。

兴业银行正以“第四张名片”明确传递一个信号:银行不再仅是金融服务提供者,更是创新生态的共建者、新质生产力的推动者。

一幅“科技-产业-金融”循环互促的新图景,正在兴业银行的实践中逐步展开。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