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到店揭秘:密谋3月,用高德榜单去锤美团
话说,上个月,八姐就猜测过,阿里有可能要举大力去搞到店了,这不,人家阿里公布的年度重量级战略业务出炉了,果然就是要大搞到店业务了,用高德去进攻并牵制美团的另一重点业务——大众点评。
事实证明,我这种草根拍脑袋的吃瓜群众能想到的,人家阿里的高管们肯定早就想到了。阿里早就意识到了到店业务的重要性以及与到家业务的联动性,但是,这不得集结人马细细谋划嘛。所以啊,俺也听说,其实,早在今年6月,阿里就启动了一个保密项目,团队秘密驻扎在从未启用的4号楼,这就是高德这次的项目。另外,据说,除了高德的100人团队外,其他员工都无法刷卡进入这栋楼。
那么,谁都知道,到店业务频次仅次于外卖,利润又高,高德虽然坐拥口碑的资源,但仅仅3个月保密研发,这次,阿里又有什么信心去挑战巍然做老大好多年的美团呢?
而根据阿里今天上午的发布会,这次,阿里依然是抓着美团到店的痛点去打的,即用高德的“扫街榜”去对抗大众点评的评分。
比如,高德地图CEO郭宁就在发布会上说:“高德今年组织过多场线下商家的调研会,行业痛点和用户需求成为做这款产品的初衷,希望借此营造出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健康消费环境。”虽然,他没有点名大众点评,但八姐感觉火药味十足,这不就是隐隐对着点评去的吗?
在高德调研看来,传统的店家榜单,被用户和商家所诟病就是,高分很多都是人工刷出来的,因此有一定欺骗性。比如,商家能够通过“刷分换流量”“送礼换好评”等运营潜规则,刷好评。
那么,高德的榜单又是怎样做到公平、不商业化的呢?
与传统的用户点评不同,高德打分的依据会完全公开,包括用户的真实行为(导航数、搜索数等)、用户特征(导航里程、达人等级、回头客等)、评价特征(专业度、数量等)、用户评价(评价分)。高德还引入芝麻信用体系,用户导航到店后的评价、芝麻信用高的人评价权重都会更高。
高德的逻辑是这样的,一家餐馆好不好吃、一个景点值不值得玩,“用脚投票”的行动更有说服力。高德地图可以计算出规模化用户对于某一家餐厅最真实的行动,比如“有没有去吃过”,“是不是回头客”,“是不是专程前往”等。这也类似于Google map在很多国家的成功逻辑。
高德扫街榜的核心是通过用户的“行为+信用”,确保这是一份无法刷分的真实可信榜单,从而重新构建一套线下服务的信用体系。
郭宁宣布高德扫街榜永不商业化——“真实是榜单的核心生命力,扫街榜的核心目标就是真实反映用户的选择。”
当然,除了针对痛点外,阿里这次派出高德出战到家,也是因为高德的确算是阿里最牛掰的产品之一。根据阿里披露的数据,每天有 1.7 亿人使用高德地图导航,日活用户仅次于淘宝。同时,高德地图覆盖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目前每天有1.2亿次生活服务相关搜索,导航前往1300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
与此同时,阿里这次也准备了补贴来吸引用户。比如,高德同时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通过发放超10亿补贴等措施,鼓励用户前往烟火好店体验优质服务,包含到店优惠券、招牌菜折扣等,所有成本由平台承担。
显然,又是秘密研发,又是开启补贴,又是在自己26岁生日这天造势给高德产品抬轿子,阿里这真的是对高德寄予厚望啊。正如阿里CEO吴泳铭在前几日的电话会议上说,高德有机会通过AI升级成为未来生活服务的重要新入口。现在看来,在淘宝闪购之后,高德正成为阿里重点扶持的另一个生活服务入口,两个入口通过会员体系联通,而接下来联动可能也会更加紧密。
哈哈,不得不说,阿里在战略瞄准对手上,还是有一手的。
当然啦,虽然阿里在到家外卖这块上,初步证明了自己的战斗力,但是,到店的战更不好打。比如,之前流量强如的抖音进攻美团到店,最终不是也被阻击了嘛。但不管咋说,接下来市场更为热闹了,且看高德这次能否可以一战吧。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