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灏:以金银重塑世界货币秩序

金,王侯之币也;银,士绅之币也;粟帛,黔首之币也;而债负,奴隶之币也。“ —— Norm Franz

当黄金屡创历史新高、白银频破十多年纪录之际,一度沉寂的金银板块再度一跃九天,并重获投资者青睐。尽管金价自五月史上首次突破3500美元后横盘数月,但在我们发布的下半年展望以及八月的读者会上,我们依然坚定看好黄金与白银的持续上涨前景。一言以蔽之,一场跨越数十年的“杯柄”形态,其势能绝非两三载所能消解(图一)。

图一:金银的跨越数十年的“杯柄”技术形态

黄金与白银,是我们多年以来持续推荐的核心资产。即使在去年金价涨幅逾30%之后,我们依然重申其配置价值。我所提出的“金囤不炒”理念,如今早已深入人心。年初至今,金银涨幅已近40%,技术面上已逐渐进入超买区间。然而,长期关注我们研究的读者深知:牛市之中,超买往往催生更多超买,技术指标的背离常以持续强势得以化解。

那么我们坚守金银的背后,逻辑何在?

一度引发热议的《海湖庄园协议》,近日讨论虽渐趋沉寂,但其潜在影响正日益显现。该设想最初源于特朗普经济学家Stephen Miran于2024年11月撰写的经济论文,后获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等政府要员大力推崇。值此全球经济格局面临分水岭之际,这篇试图重构贸易、货币与国际地缘政治权力秩序的论文,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该“协议”意图推行一场颠覆性变革:通过全球央行联合干预促使美元贬值;向对美贸易顺差国课以重税;并将外国持有的美债置换为百年期债券,以缓解美国的债务压力。它以1985年的《广场协议》为蓝本,瞄准美国已突破万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力图推动制造业回流、维系美元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并以军事实力换取盟友经济让步。然而,这幅“再工业化”的宏伟蓝图背后,却暗藏凶险——市场动荡、通胀攀升、联盟破裂。一旦落实,不仅将改写美国经济格局,更可能重构全球秩序,对金银及加密货币等资产产生深远影响。

该协定的贸易战略核心,在于破解美国作为储备货币国的结构性劣势:美元高估值导致出口竞争力持续削弱,贸易逆差不断加剧(图二)。通过关税手段保护半导体、钢铁等关键行业,并将所得收入用于减轻美国内部税负与基建,同时胁迫欧盟、日、墨等伙伴开放市场。此举虽有望通过提升出口和“友岸外包”供应链转移推动GDP增长2%,弥补疫情与地缘冲突暴露的脆弱环节,但“贸易战”风险也将如影随形:各大经济体的报复性关税可能破坏全球贸易体系,推高美国消费价格,侵蚀进口依赖型企业的利润空间。新兴市场在美元指数中权重较高,美元走弱可能引发资本外逃,加剧全球经济板块向金砖国家等集团分裂。

图二:美国贸易赤字与美元和财政赤字交相呼应。

货币层面,该协定试图通过美联储与全球央行联合干预破解“特里芬难题”——即储备货币地位推高美元币值、却削弱贸易竞争力的两难局面。例如贸易加权的广义美元指数近年来显著跑赢金融加权的狭义美元指数。同时,拟议中的债务置换计划欲将数万亿外国持有美债转为低息百年债券,预计每年可为美国政府节省利息支出数千亿美元,在缓解财政压力的同时锁定外国资本。

然此计暗藏危机:市场或视债务置换为“技术性违约”,导致国债收益率飙升至6%甚至更高,冲击规模逾几十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市场,削弱美元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仅关税一项就可能推升CPI超过0.5%,而美联储近四年来一直未能将通胀稳定在3%的政策目标以内,最新数据又显示通胀再度逼近这一水平。输入性通胀将威胁美国家庭与企业生计,美联储独立性受损可能动摇市场对货币体制的信任,引发投资者恐慌。更深远的风险在于加速去美元化进程——以中国为首的多国可能抛售美债、推动人民币替代美元方案,终结美国美元的“至尊特权”(图三)。

图三:中国黄金持仓推动金价大幅上升。

地缘政治方面,该协定将美国的安全主导地位转化为经济博弈筹码:以北约承诺和印太联盟换取他国货币升值与贸易让步,同时以关税和“储备货币使用费”打击贸易对手。这一“公平分担”策略或可减轻美国防务负担,却也可能因强势胁迫而疏远盟友,推动欧日倒向中国与金砖国家体系。

弱美元的民意基础本就薄弱——仅16%美国人支持美元贬值,而特朗普反复无常的谈判风格更令全球共识难以达成。与八十年代多边合作的《广场协议》不同,这类胁迫策略可能瓦解战后多边主义,加速美国霸权衰落与世界多极化进程。潜在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联盟关系紧张、报复性贸易壁垒涌现、全球权力结构重组……随着世界对美国领导力的信任消退,国际秩序或陷入长期动荡。

图四:美元周期将继续走弱。

2025年四月,特朗普关税措施已对金融市场造成显著冲击。若其继续一意孤行,全球市场恐怕面临更大波澜。当前股市已呈现分化格局:制造业与科技类出口企业或因美元贬值受益,而依赖进口的企业则在成本与通胀压力之下举步维艰。

美国债市更是岌岌可危——若美国推进债务重组,美债收益率飙升很可能引发国债价格暴跌,风险蔓延至公司债领域。此时此刻,黄金与白银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熠熠生辉。金价现报每盎司3,650美元,若美元进一步贬值,其涨势可能远超市场预期。各国央行购金与避险需求将形成有力支撑,白银则兼具工业属性与金融属性,有望再现《广场协议》后的辉煌涨势。加密货币特别是比特币,也可能凭借“数字黄金”身份迎来巨额涨幅,特朗普支持加密政策的立场与去美元化忧虑共同构成助推力——尽管波动性与加息风险如影随形。这些资产——黄金、白银、加密货币,将成为法币不确定性时代的投资压舱石。

《海湖庄园协议》不仅是一场关于美国经济主权的高风险博弈,也是对其全球领导力的一次严峻考验。它既承诺重振工业、夺回金融主导权,又可能因激进策略引发通胀、市场动荡与地缘反噬,甚至终结美国主导的多边主义时代。随着更多细节浮出水面,世界正目睹一场险象环生的走钢丝表演:要么美国按自身意愿重塑全球秩序,要么一步踏错、坠入深渊。

在此风雨欲来的时刻,投资者可通过配置贵金属(如黄金ETF华夏 518850.SH)与加密资产寻找避风港。无论《海湖庄园协议》最后成功与否,黄金和白银即是对抗通胀的来临的资产,也是对冲黑天鹅尾部风险的保险。它们的涨幅将远远超越市场共识的认知。此刻,一个更宏大的问题依然高悬:美国能否在不摧毁自己亲手建立的体系的前提下,维系其正在消逝的霸权?

洪灏

披露:***本文为商业合作推广,也是本人真实客观的观点评论***

相关文章:

洪灏:乱世黄金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