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应用萌芽,从猎豹移动看机器人如何商业化
一直以来,国内AI应用都处于一买一个不吱声的状态,AI硬件发展→AI应用不及预期→加大AI硬件发展,软的不硬硬的不软。主流大厂都在蓄力大模型等着摘应用的桃子,这段真空期实际上为一些企业的垂类创新产品提供了萌芽空间,一旦契合用户需求商业化落地,将推动公司价值快速跃升。
如今AI应用的商业化尝试在各行各业百花齐放,放眼望去其实有不少已经入侵了现实生活,你一定曾在某时某刻与它擦肩而过,从好奇观察到日常使用,比如猎豹移动的机器人,但,不是人形。
机器人商业化,为什么不选人形?
生物学上一个有趣的话题,猎豹为什么进化不出轮子?
AI解释说,轮子转动会切断生物组织,机械轴承结构无法被进化出来,而且在野外复杂地形中灵活性被四肢吊打,自然选择的核心是“适者生存”而非“最优设计”,在合适的场景下,轮子的效率才会更高。
有没有真的想过,除了科幻愿景和科学探索,人形机器人无法证伪的畅想在落地后究竟能做什么?是替你拧螺丝还是替你写PPT,这些大可不必用人形来做。人形在生物学上并非最优解,最合适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形态真的是人形吗?这是猎豹移动傅盛的非共识见解。
所以,以商业化思考为AI应用的出发点,猎豹移动选择了轮子,2016年AI爆发前已经布局深耕服务机器人行业,而在2023年AI大模型加持下,服务机器人真正开始产生质变。
第三方机构数据预测显示,2024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为545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629亿美元,至2034年或可达到2128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15%。市场规模宏大、增速可观、场景丰富,包括餐饮、酒店、展厅、展馆、超市、工厂、医疗、养老等。
尽管餐饮和酒店场景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但目前服务机器人的市场集中度非常低,AI浪潮开启后,科技运用和需求把握将带来差异化的产品占领市场,真正的叙事就此展开。
需求至上,“交互体验”的差异化
猎豹移动2016年成立人工智能公司猎户星空,2018年推出首代语音交互机器人“豹小秘”,为2022年冬奥会官方公寓入住、导览翻译场景唯一指定语音交互机器人。作为早期All in AI的选手,在星辰大海之后沉淀下来,围绕“交互体验”的实用需求来探索商业化路径。
当前真正商业化落地的服务机器人品类主要是递送和语音两类,递送机器人市场竞争激烈,而语音类通常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猎豹移动在交互体验方面做了许多差异化的“小努力”,比如免唤醒。
大家比较习惯但并不舒服的传统模式是,每次对话前先喊唤醒词再下达指令,整个过程非常生硬且不连续,公司通过视觉和语音的跨模态融合,使用人脸检测距离和角度分析、唇动特征检测算法、声源定位判别算法、环境噪音过滤算法,告别了“小x小x”时代,无需唤醒操作,可随时插话、打断以及展开多轮对话。
此外,在嘈杂环境下,即便语音转文字存在一定错误,但大模型依然能够准确理解用户意图并给出高质量回应。这些交互体验显著提升了用户满意度,推动了国内市场用户的复购和新客户拓展,在业绩会上,公司提及上半年国内市场语音交互机器人同比实现了三位数的高速增长。
交互响应速度是商业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大家使用Deepseek时并不介意等待几秒去得到答案,但与机器人面对面交流时,这几秒钟的延迟将是交互体验致命的障碍。猎豹移动将技术的研发重心放在模型响应速度的优化上,选择最适合的开源模型,通过积累场景数据反过来提升模型效率,而这需要垂类场景的产品切入,才能构成闭环。
扎根细品垂类场景,构筑智能体生态圈
2025年7月公司推出了新一代机器人操作系统猎户星空AgentOS,携手生态伙伴共同加速语音交互机器人能力升级与场景落地,通过向开发者提供高效率、低门槛的场景接入能力,实现垂类场景的生态切入。此外,行业首创的猎户星空AgentOS不涉及人形复杂的结构设计,亦与行业友商形成了差异化竞争。
垂类应用Agent聚焦细分业务场景,是特定场景的最优解,通过AgentOS管理多个智能体能够协同完成更复杂任务,解决大模型在细分场景的局限性,与行业伙伴共同创造,积累行业认知,这也是AI时代的护城河。
拓展市场边界与应用边界
公开信息显示,猎豹移动已部署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日韩、欧美等劳动力短缺国家,具备全球分销网络以及100多个全球合作伙伴,公司海外机器人销售额已经超过国内。
2025年7月,猎豹移动收购了轻量协作机器人企业UFACTORY,该企业是业内少数以海外市场为主且实现盈利的机械臂公司,该项收购拓展了公司机器人的应用边界,协作机械臂的应用场景不仅在工厂,还包括采摘、拍摄、咖啡等更丰富的场景。
公司更加聚焦具体的应用场景,从轮式移动与语音交互切入,延伸到机械臂应用,逐步积累技术能力扩展应用范围,相对于一步到位的全能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路径,更加稳健。
UFACTORY年收入规模几千万元,在行业竞争中保持了较高的利润率水平,是少数持续盈利的机械臂公司。该项收购不仅会为公司贡献财务收入,还可以借助UFACTORY的优势与公司的分销网络以及100多个全球合作伙伴相结合,使机器人业务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扩大销售规模,进一步加强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切入能力。
随着应用边界拓展,会探索出更多商业化需求,比如有些客户自己会给机械臂加装轮子底盘,反馈到公司再去适配,形成需求驱动的产品研发。
猎豹移动至此已经拥有完全自主研发的语音交互、图像识别、视觉导航等人工智能技术,全球市场的用户与数据以及垂类场景的生态圈层,厚积薄发,服务机器人相关的AI及其他业务在二季度营收1.37亿元,同比增长86.4%。而支撑机器人业务持续投入的,是老树新花的互联网业务。
老互联网新AI,订阅模式成现金奶牛
猎豹移动的大股东为金山软件和腾讯控股,前身是金山网络,公司互联网业务于2025年开始聚焦AI提效工具,找回软件工具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营收规模和毛利率的双重增长。
与此同时,AI工具的使用也推动了公司自身的运营效率,半年报已经接近盈亏平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流入高达3.62亿元,期末20.2亿元的现金及等价物以及7.91亿元的长期投资,为公司持续投入创新和战略收购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公司互联网业务二季度营收1.58亿元,同比实现了38.8%的较高增速,得益于广告模式到订阅模式的业务转型,目前订阅服务占互联网收入的60%以上,AI工具化带来的订阅制成为主流商业模式。未来公司将在智能办公场景中将继续拓展AI工具解决方案,订阅模式现金奶牛为服务机器人的商业化探索提供了坚实支撑。
国泰海通给予猎豹移动(CMCM.N)增持评级,目标价10.2美元。
一个轮子,一个语音交互,一个机械臂,是猎豹移动对服务机器人商业化的探索,以交互体验为差异化竞争的核心,逐个打磨不同领域的垂类Agent产品,通过用户反馈不断迭代产品,以数据构筑AI时代的护城河,完成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的蜕变。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