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大行先后评论中国股市:牛市可持续!摩根大通VS高盛核心观点对比解析
外资大行近期频频发布针对中国股市的牛市研究报告,引发业内关注。
9月17日,摩根大通发布报告称,中国股市的牛市属于“风险收益结构质变驱动的可持续牛市”。而一天后,高盛也发布研究报告评论中国股市,高盛则强调牛市的本质是“估值修复支撑的结构性上涨”。
在报告中,两家大行都提到了AI技术发展对基本面改善的作用,并最终达成共识——中国股市微观结构改善与宏观估值修复形成共振,市场正迈向更具韧性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从六大核心维度,进一步提炼双方核心观点要点,并展开深度对比。
一、牛市定性与核心支撑论据
摩根大通核心观点
牛市定位:明确界定为“可持续牛市形成阶段”,核心标志是风险收益结构质变。
关键论据:MSCI 中国指数三个月收益波动率比率升至 0.96(历史均值约 0.6),接近美国市场 1.04,打破 “上涨必伴高波动” 的过往规律。
底层支撑:技术创新、政策支持、资本流动改善三重因素共振;中国科技龙头指数集中度低于美国“七大科技巨头”,市值扩张空间充足。
高盛核心观点
牛市定位:强调“估值修复驱动的结构性上涨”,维持 A 股 / H 股超配评级。
关键论据:沪深 300 指数市盈率仅 13.3 倍,较历史均值低 22%,处于 2018 年熊市底部水平。
底层支撑:AI 技术每年提升上市公司 EPS 2.5%;2024 年 9 月以来超 10 项 “里程碑式” 经济刺激措施落地。
二、科技板块核心逻辑
摩根大通核心观点
关注焦点:AI 叙事强度与市场情绪传导,聚焦具体技术突破标的。
核心标的:阿里自研芯片、寒武纪技术突破、“易中天” 光模块三巨头(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
市场信号:恒生科技 ETF 创纪录资金流入,板块看涨期权需求全面扩大。
高盛核心观点
关注焦点:AI 全产业链基本面兑现能力,侧重龙头业绩增长确定性。
核心标的:上调阿里云 2026 财年后续季度增长假设至 30%-32%,同步上调阿里巴巴美股 / 港股目标价至 179 美元 / 174 港元(原 163 美元 / 158 港元)。
逻辑支撑:从基础设施、模型到应用的全链条进展,强调盈利增速与估值匹配度。
三、政策解读:观测视角与效果判断
摩根大通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反内卷” 政策对经济向上牵引力巨大。
效果验证指标:PPI 14 个月来首次企稳,国债收益率释放再通胀信号;历史数据显示,此场景下 XIN9I 指数三个月平均收益达 7.3%(最佳 25% 时段达 13.9%)。
关键临界点:国内投资者参与度改善(当前沪深 300/500/1000 指数 ETF 资金流入滞后)。
高盛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宏观政策组合力度,预计 2025 年财政赤字率从 10.4% 扩至 13%。
效果验证指标:民营企业营收增速从 2024 年 1% 升至 3%,消费 / TMT 板块盈利优于大盘(服务消费盈利增长 24%)。
长期潜力:居民财富股票配置空间达数万亿美元;境内机构持股比例若从 14% 升至新兴市场均值 50%,潜在买入规模 32 万亿元。
四、投资策略:工具选择与标的逻辑
摩根大通策略核心:利用结构化工具对冲风险、捕捉波动收益,侧重短期机会。
指数适配工具:
-
恒生科技指数:价差期权、敲出期权、阶梯式价差期权(适配反向波动率偏斜);
-
XIN9I 指数:价差期权(把握政策催化);
-
中证1000 指数:长期价差领口期权(应对中小盘高波动)
-
板块侧重:科技与政策敏感型板块(AI 产业链、“反内卷” 受益标的)
高盛策略核心:基本面选股优先,聚焦长期阿尔法收益,建议逢低吸纳。
组合筛选标准:
-
主题契合度:中国民营企业十杰、AI、反内卷、股东回报、服务消费等;
-
盈利要求:高绝对增速、业绩有望超分析师预期。
-
板块侧重:服务消费(盈利增长 24%)、AI 基础设施、政策支持型民营企业。
五、风险与不确定性判断
摩根大通核心观点
-
核心风险: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再通胀进程中断。
-
观测信号:沪深 300/500/1000 指数 ETF 资金流入无改善,PPI 重回下行通道。
高盛核心观点
-
核心风险:居民财富配置转向节奏放缓,民营企业盈利复苏乏力。
-
观测信号:境内机构持股比例提升停滞,消费板块盈利增速回落。
六、共识与分歧总结
三大核心共识
1、AI 是长期增长核心动能
2、政策环境持续改善
3、市场具备吸引力
三大核心分歧
对比维度 |
摩根大通 |
高盛 |
时间框架 |
短期(政策执行、情绪催化) |
中长期(财富再配置、盈利复苏) |
策略逻辑 |
工具驱动(波动率管理) |
选股驱动(基本面挖掘) |
板块偏好 |
科技 + 周期(弹性优先) |
消费 + 民企(确定性优先) |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