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研判中国大宗商品下半年价格趋势:反内卷成供给侧核心主线

9月19日,高盛发布一份关于中国下半年大宗商品的研究报告。据悉为撰写这份报告,高盛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中国大宗商品专项考察,通过30场会面与视频会议,与中国钢铁、煤炭、锂、基本金属等领域的企业、协会及宏观机构代表深度交流。

一、考察背景与核心结论


本次考察覆盖产业链全环节参与者,从微观的钢厂、矿企到宏观的政府智库、经济学家,核心聚焦 “供给侧结构调整” 与 “行业供需再平衡” 两大主题。

综合各方反馈,高盛得出三大核心判断:其一,多数大宗商品供给政策虽处规划阶段,但整体方向积极,对行业盈利修复具备建设性;其二,若政策目标落地,水泥、钢铁行业受影响最显著,2026 年煤炭、水泥或率先迎来改善;其三,供给侧 “反内卷” 与新政策扰动叠加,短期供给稳定性存疑,而需求端呈现 “制造强、建筑弱” 的分化格局。

二、供给侧核心主线:“反内卷” 


1. “反内卷” 政策:聚焦产能再平衡


宏观与行业反馈均证实,多部门正推进供给侧 “反内卷” 行动,核心通过产能退出、分类管控、限制新增三大路径实现行业再平衡,防范长期产能过剩引发的行业困境。

政策聚焦的重点行业明确:优先级最高的是 EV、光伏(上游)、钢铁、水泥、煤炭、医药、电子;基本金属与化工次之。与过往不同,此次政策更注重 “市场与政府平衡”,通过环保、能耗、工艺等技术标准落地,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对短期价格波动的关注度显著降低。

2. 关键政策影响:新采矿法与供给扰动


2025 年 7 月生效的新《矿产资源法》成为供给侧最大变量,其要求 “共生伴生矿产综合开发”,且缺乏细则解读,已引发局部供给扰动:

  • 锂产业:宜春锂云母矿(占 2025 年全球产能 14%)面临伴生钽、铌的开采要求,7 家矿企(不含宁德时代)停产风险中低,但许可证审批或耗时 3-6 个月至 1-2 年,成本或增加 5 万元 / 吨碳酸锂;
  • 铝土矿:山西铝土矿因 “非煤资源整合” 与伴生镓开采要求,2025-2026 年供给或暂停,其年产量对应 640 万吨氧化铝,占市场 7%。

此外,短期供给还面临三重扰动:山西铝土矿整合、国内废铜因补贴取消减少 100-200 万吨(占 2025 年供给 2%-4%)、煤炭安全检查影响 3000 万吨产能(占市场 2%-3%)。

三、重点大宗商品供需格局解析


1. 钢铁与铁矿石:减产落地存疑,供需趋于平衡


  • 供给端:减产配额已下达地方,但执行乏力 —— 唐山钢厂在 9 月阅兵期间仅减产 5-6 天,幅度不足 30%;长期来看,钢铁产能退出或达 2 亿吨,目标将产能利用率从 71% 提至 2030 年的 83%。
  • 需求端:9 月建筑业需求弱于季节性,唐山钢厂在手订单较上半年减少 5-10 天;但制造业需求稳健,冷轧卷板出口订单环比改善,热卷订单连续三年饱满。
  • 铁矿石:2025 年国内产量降 500 万吨、进口减 2000 万吨,供需平衡;2026 年进口或增 1500-2500 万吨,价格料在 80-90 美元 / 吨获得支撑。

2. 煤炭:产能收缩与需求增量共振


  • 供给端:2025 年因产能过剩整改与安全问题,运营产能或减 1.3 亿吨;2026 年新增产能 6000 万吨(主要在新疆、内蒙古),增速仅 1.2%。
  • 需求端:短期动力煤需求承压,但长期增量明确 —— 新型煤化工项目或新增炼焦煤需求 3000-4000 万吨(占总需求 3%),能源需求升级或推高 2030 年动力煤消费 1.98 亿吨。
  • 盈利:山西炼焦煤坑口盈亏平衡成本为 600 元 / 吨,当前煤价低迷倒逼部分矿企主动减产。

3. 锂:成本下降与供给风险并存


  • 成本优化:自动化改造与能源降价推动一体化锂生产现金成本降至 7-8 万元 / 吨碳酸锂,部分企业用低品位云母后成本可进一步降至 6 万元 / 吨。
  • 供给风险:环保与政策构成双重约束,青海某卤水矿新增产能审批进入后期,若落地 1-2 周可满产。

4. 基本金属:铜弱铝强,境外扩张加速


  • 铜:2025 年需求增速或降至 4%-5%,但墨脱水电站年耗铜 10 万吨形成支撑;废铜短缺致精炼铜减产,全年供给缺口或达 2%-4%。
  • 铝:建筑业与出口需求收缩,但 EV 与电动自行车(新标实施后年增需求 27 万吨)需求强劲;中国企业境外拟新增产能 1340 万吨,印尼为主战场,但电力约束延缓落地。
  • 氧化铝:国内拟新增产能 5000-6000 万吨暂停,但 2100 万吨在建项目不受影响;境外规划产能 5900-6000 万吨,印尼项目建设周期缩至 7 个月。

四、需求端:分化中藏增量


1. 整体格局:制造稳、建筑弱


9 月订单数据显示,制造业相关需求(如 EV、电子用铜铝)保持稳健,而建筑业需求持续疲软 —— 地方政府现金流因债务高峰恶化,基建新项目开工寥寥,房地产库存周转天数仍达 24-25 个月,二手房价格加速回调。

2. 三大需求增量亮点


  • 能源基建:雅下水电站等大型项目拉动铜需求,能源需求升级推高煤炭消费;
  • 新型制造:EV、电动自行车成为铝需求核心驱动力,化工升级提振炼焦煤需求;
  • 政策托底:北京经济学家透露,2025 年或推出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地方项目股权融资。

五、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1. 投资建议


高盛维持对海螺水泥(H/A 股)、宝钢股份紫金矿业(H/A 股) 的 “买入” 评级,认为其在供给收缩与需求韧性支撑下,盈利修复确定性较强。

2. 主要风险


  • 供给侧政策执行不及预期,如钢铁减产落地缓慢;

  • 新采矿法解读滞后,引发锂、铝土矿供给超预期扰动;

  • 地方政府债务化解进度缓慢,进一步压制基建与房地产需求。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