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牛股,需要什么必要条件?

半夜醒来,打开软件看了看,又扫了一眼微信,看到一位老大哥提到,

“Iren今年从底部到现在,也差不多10倍了”

IREN,简单理解,是一个跟比特币挖矿相关的公司。我顺势打开了其他几个挖矿相关的走势,比如Clsk,Mara等,发现并不如他强劲,更别提微策略这类屯币的了。这究竟发生了什么,让IREN走出自己的α?

这个公司之所以印象深刻,因为一个很厉害的小伙子,在最近一年内至少跟我推荐了2次,还发了一个深入研究的PPT,但我因为对这块不了解,对我来说学习难度略高,聊了之后的一段时间,股价走势不强劲,且波动过大,我慢慢的,也就不怎么看了。随着我股票池的观察标的越来越多,时不时会删除一些,某一天,就把这个删掉了。

大牛股常有,但能发现、拿住、赚到大牛股的情况,不常有。更多时候,是很久没关注一个股票,某天突然被人提起,一开K线图,发现,“我去,涨这么多了啊?”

然后就不禁去想,是如何,又一次错过了呢?

除了这个,还有个今年给我很大刺激的,叫Nebius,是一个俄罗斯人创立的关于云计算的一个公司,说白了,有一点点类似于云和算力的租赁,这公司的亮点,一是被英伟达投资了,二是创始人和团队比较强,之前建立过“俄罗斯的百度”。

我对这个公司的回忆,还停留在今年2月在墨尔本的时候。那时在研究这公司,隐约中觉得,有潜力,当时还专门问过很懂AI的朋友的意见,直到有一次等他的业绩,看他业绩公布之后,股价反复横跳在10个点左右的振幅,觉得波动太大,影响睡眠,后来就没太关注了。

这个公司倒是没有被我从自选股里删除,所以他一步步震撼我,长达半年。先是从40多一路跌到20左右,之后从20一路涨到今天的110左右。类似的K线,还有今年的Robinhood,这个公司在一年前,一位大牛基金经理就给我认真推过,还发了个深度研究的Memo给我,但也是眼睁睁错过。

对于我们做股票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买到大牛股,更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事情,恰若昨天的阿里爸爸,我甚至需要靠出门运动,强迫自己不看手机,来平静内心。

当我半夜看到IREN的走势,叠加最近刚从澳洲回国一周多的时间,作息很乱,饭局颇多,又去重庆待了几天见朋友,更是昼夜颠倒,现在彻底睡不着了。

我在想,抓住牛股,需要怎样的条件?

运气,应该是第一位的,行情软件里的股票代码千千万,怎么他就出现在你面前,乍见之欢,宛若惊鸿一瞥,那必是特殊的缘分。

但乍见之欢,比不上久处不厌。大牛股,都是慢慢走出来的,可能很多时候在横盘,突然几根大阳线拉起来,如果我们没有前期持续跟踪的节奏,是不敢冒然追进的。

所以,“跟住”,仿佛是抓住牛股的更重要的步骤。跟住公司的经营变化,跟住大行业的变化,甚至跟住K线图的变化,在他出现前面三五根阳线走出向上趋势的时候,把研究精力扑上去。尤其面对快速变化的行业,比如当下的AI产业链。

所以即使我们每个人都时间有限,也不应该删除自选股,毕竟扫一看K线和涨幅榜,花不了太多时间。K线出信号之后,扑上更多的研究精力,做深度的观察和思考。

所以我觉得跟踪,相比于“发现”,是抓住牛股更重要的一环,也更难。想抓住牛股,除了运气,更需要心力,因为持续做深入的研究,是消耗的。“心力”之所以称之为一种“力”,就是因为容易“力竭”。

我们可以尝试计算一下,在当下这个各类短视频、短消息轰炸的时代,每一天的专注时间,累计能有多久,或者测算一下,每一段的专注时间,能有多长。试着不看手机,沉浸于阅读某个“干货”,这个干货必须有点难度,需要彻底静下来,动脑子阅读吸收。

我试过,每一次,大约也就是。。。20分钟。

20分钟之后,我就忍不住看时间,或者想去摸手机,即使手机被放在另一个房间,刻意远离,也很难遏制我乱飞的思绪和涣散的注意力。

心力有点像意志力一样,每天的动能,是有限的,所以,更需要去刻意守护。

我决定减少日常对于行情的闲谈和讨论,对于行情的讨论,大多数交易日过了一天就被遗忘,虽然当下非常热闹。

浅薄的东西更容易让人接受,恰若饭局的接梗和段子,也很重要,也很必要,但我已经厌倦了大多数推杯换盏的饭局,饭局上加的新微信,大多数也只停在加好友的那个页面,第二天酒醒,甚至想不起别人的模样。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