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退场的辛巴,逃不开一次税务催报
作者:高见
9月11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的通知,公示
9月23日,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官网9月23日发布的“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白云区税务局关于送达责令限改通知书(催报)的公告(2025年第10期)”,广州辛选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辛选网络”)出现在公告送达名单中,这让辛选网络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辛选网络被要求在45日内补办税务申报手续,否则将面临进一步处罚。巧合的是,一个月前辛选网络创始人辛巴刚刚在直播中宣布“第五次退网”,并彻底清空快手账号。而几乎同一时间,其妻初瑞雪接管辛选后的首秀就创下了4小时成交额10亿元的纪录。退网与催报叠加出现,让外界开始追问:辛选网络还能否继续凭借流量神话前行,还是将被合规风险所困?
一:税务催报:辛选的“合规考卷”
这份“催报通知”本身并不意味着偷逃税,更不是直接罚款,但却是税务部门明确释放的信号:企业的合规申报存在瑕疵,必须限期补齐。
对普通企业而言,这或许只是一次行政提醒,但对辛选网络来说,分量却完全不同。成立于2020年的辛选网络,是辛巴打造的直播帝国的重要支撑,其法定代表人为计梦瑶,但辛巴本人持股比例高达94%,几乎是“个人即公司”。
这也意味着,公司一旦在合规层面出现漏洞,风险很难与个人切割开来。
企事界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睿表示:过去几年,直播行业的前车之鉴早已摆在眼前:薇娅、雪梨因税务问题被重罚并迅速消失在舞台之上。辛选的名字出现在官方公告中,即便性质不同,也足以成为一个警示。对于这类以高效率、快节奏著称的直播机构来说,能否及时补齐合规漏洞,不仅关系到财务风险,更关系到未来能否继续在市场上存在。
二:退网与接班:个人退场未必能转移风险
与税务催报几乎同步发生的,是辛巴的“退网大戏”。
8月18日,他在直播间里宣布正式退出直播行业,理由是“因身体原因再无能力承载这份工作”。几天后,他清空了账号作品,仅留下少量旧视频和音乐作品,这一次的退场动作比以往更彻底。
与此同时,辛选网络的运转并未停滞。接棒的人是他的妻子初瑞雪,而她的首场直播就创下了4小时成交额10亿元的业绩,让外界惊叹辛选依旧保持着强劲的带货能力。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从“个人IP”到“家族IP”的顺利交接,辛选网络似乎正在弱化对辛巴的过度依赖。但实质上,公司层面的风险并不会因为换人而消失。辛巴仍是实际控股人,合规、税务、产品质量等问题依旧要由公司来承担。
退网更像是一种表象化的公关动作,但“催报”则是真正的制度化压力。两件事叠加在一起,更凸显出辛选正在经历从“个人争议”转向“企业治理”的新阶段。
三:行业映射:从草莽到规范的必然转型
辛选的困境并非孤例,而是整个直播行业转型的缩影。
过去,带货模式依赖头部主播的人设、夸张话术和低价策略,在短时间内聚集了巨额流量与成交。但随着行业监管全面收紧,草莽打法逐渐走向失效。税务申报的严格、产品质量的抽查、话术的规范化,都让直播电商进入了一个更透明、更高要求的阶段。
李佳琦因言论风波遭遇舆论反噬,薇娅和雪梨则因税务失守被清退出场,这些案例无一不在提醒从业者:合规不是选择,而是底线。
品牌战略定位专家吴玉兴认为:辛选网络试图通过初瑞雪接棒来实现“去个人化”,但依赖单一头部效应的模式依旧难改。要想真正避免被风险掣肘,必须把重心转移到供应链管控、合规治理和长期品牌建设上。否则,即便某一场直播还能创造出10亿销售额的奇迹,也难以对冲制度化风险带来的冲击。
尾声:退网可以反复,合规没有退路
辛巴的退网宣言已经上演了五次,复出与否早已不再是外界关注的焦点。真正决定辛选能否长远发展的,不是某一场直播的销售数字,而是公司能否在监管红线下交出合格的答卷。税务催报是实实在在的制度文件,补报与整改才是硬任务。初瑞雪的接棒证明了辛选依旧拥有庞大的商业动能,但行业大势已不再允许企业停留在流量崇拜与灰色打法上。对于辛选网络而言,真正的考验不是流量的多寡,而是能否将“规范经营”内化为新的底层逻辑。辛巴可以退场,也可以复出,但辛选网络要不要留下来,取决于它能否在合规与品质的考场上,交出一份被市场和监管同时认可的答卷。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