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线看好Rocket Lab:从技术突破到市场卡位的成长逻辑
商业航天领域正迎来爆发式增长,Rocket Lab USA(纳斯达克:RKLB)作为中小型发射市场的领军者,以其创新驱动的模式脱颖而出。成立于2006年的这家纽西兰裔美国企业,已从小火箭起步,蜕变为端到端太空解决方案提供商。2025年迄今,RKLB股价上涨逾100%,最近触及52周新高55.24美元 ,市值逼近百亿美元。这不仅是市场情绪的产物,更是公司技术积累与订单爆发的真实反映。尽管短期亏损与高估值引发质疑,但从Neutron火箭进展到国防合约布局,RKLB的成长逻辑清晰,长线投资价值显著。
技术升维是RKLB的核心壁垒。其旗舰中型可回收火箭Neutron正加速推进,CEO Peter Beck近日表示,团队「彻夜奋战」以确保2025年底首飞 。位于弗吉尼亚沃洛普斯岛的LC-3发射台已接近完工,这座专属设施将支持Neutron的「套娃式」设计——第二级完全嵌套于第一级内,配备「饥饿河马」式可重用整流罩,避免传统分离风险。Neutron可将13,000公斤载荷送入近地轨道,9台Archimedes引擎已进入量产,一台原型于2024年8月热火测试达102%功率 。这不仅填补中型发射空白,还凭低成本重复使用技术,赢得美国太空军青睐。公司已入选56亿美元的国家安全太空发射Phase 3计划,竞标至少30项任务至2029年 。同时,小型Electron火箭表现稳健,已完成70余次轨道发射,近期交付NASA火星任务太空船,并瞄准复兴的火星通讯轨道器(MTO)概念 ,证明其在深空任务的可靠性。
业务端的横纵拓展进一步巩固护城河。订单储备达10亿美元 ,其中与日本Synspective的合作亮眼:继首份10次专用发射合约后,又签另一份10次,总计21次Electron任务,创下单一客户纪录 。战略收购加速生态闭环:2025年8月完成对Geost的2.75亿美元收购,注入20年飞行遗产的卫星酬载技术 ;同月宣布1.5亿美元并购德国Mynaric AG,强化激光通讯能力,形成「发射+卫星互联+酬载」的全链条优势 。国防领域更是重头戏:5.15亿美元的18颗卫星建造合约,支持太空发展署的Tranche 2追踪层 ;另有2400万美元太空军上级阶段开发合约,以及2026年点对点货运演示任务。这些布局契合太空经济趋势——卫星星座部署与国防需求将推动市场至2030年逾万亿美元,RKLB独**小型利基。
财务压力虽存,但拐点在望。Q2 2025收入虽年减,但backlog支撑扩张;7.5亿美元ATM增发虽稀释股权,却为Neutron量产注入弹药 。分析师共识目标价42.27美元,最高55美元 ,预测2026年每股亏损收窄65%,2027年转盈。X平台投资者热议RKLB为「太空版SpaceX」,视其为AI太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关键玩家 。
短期股价或随市场波动,但RKLB凭技术创新、订单洪流与行业卡位,已站稳风口。Neutron首飞与量产将催化估值重估,长线持有者将分享太空革命红利。高风险偏好投资者宜于回调加仓,耐心守候这颗航天新星闪耀。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