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调整?还是大周期的拐点?
今天A股、港股集体调整,特别是科技股,A股半导体、新能源大跌,港股恒生科技下挫,两地市场防御性板块如红利低波和消费扛跌。什么原因导致的下跌?我的理解是,昨天沪指创10年新高,市场讨论科技板块估值高的问题,特别是昨天某半导体股由于静态市盈率达到300倍触发下调两融折算率的条件,再加上S务部公布稀土、锂电池、超硬材料等出口管制措施,阶段性“畏高”情绪+中美博弈加剧的担忧,造成了市场的调整。
(沪深交易所2023年修订的《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明确,静态市盈率在300倍以上或者为负数的A股股票两融折算率为零。)
1、我们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是普通的调整?还是大周期的拐点?我认为是普通的调整。我的理由是,A股本轮牛市的底层逻辑没有破坏,A股本轮的底层逻辑概括起来就是政策支持+流动性改善+风险偏好提升。政策方面,主要有决策层“稳股市”的要求,有借助资本市场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流动性改善方面,主要有长期资金入市,如中央汇金、险资、养老金,还有低利率环境下存款搬家的趋势;风险偏好方面,主要有地方化债、稳楼市要求、中美博弈的负面影响趋于钝化。经济基本面方面,反内卷的持续推进和产生的效果,是本轮A股牛市能持续多久的变量因素。
2、我们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是:要调整多久?要调整多深?这是一个很难判断的问题,但很多投资者非常希望得到答案。我们只能给一个模糊的参考,我认为调整或休整2-3个月是可能的,因为本轮市场快速拉升起源于7月初,连续涨了3个月,一般休整的时间与拉升的时间差不多;调整的深度一般参考黄金分割理论中的38.2%分位、50%分位、61.8%分位。拿沪深300指数举例,调整的目标点位分别是4380点左右、4280点左右、4170点左右。请注意,不要依据以上目标位做短线交易,以上调整的时间和空间的判断,仅供参考,有时会有很大误差。
3、我们要回答的第三个问题是: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战略上看多,主体仓位别动。既然是普通调整,我们就“应对”它,但不要尝试“交易”它。所谓“应对”调整,就是当调整持续发生时,我们在关键位置补仓,例如在均线位置、黄金分割位置补仓。我们不要尝试“交易”调整,即不要试图“逃顶”、试图精准“抄底”。对做定投的朋友来讲,调整期是友好的,我们应坚定定投,不要动摇;不要快速打完所有“子弹”,要做好较长时间调整的心理准备。(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