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铀资源股共舞”:周涨幅近70%引爆,UUU领涨,多只年内大涨3位数
一、行情速览:行业与个股一张表
美股GICS二级行业“Coal & Consumable Fuels”过去5日暴涨+69.8%,为113个二级行业中唯一涨幅超50%的板块,资金净流入连续两周居首。同期 $SPDR能源指数ETF(XLE)$ 仅+4.3%,板块相对收益高达65个百分点,创下2008年以来最大单周超额收益。
个股层面(市值>3亿美元) $Energy Fuels Inc(UUUU)$ 全美唯一同时量产铀+稀土的运营商,周五再创2008年以来新高 ; $Uranium Energy Corp(UEC)$ 德州Hobson工厂产能利用率升至95%,公司宣布启动库藏股回购 ; $Centrus Energy Corp.(LEU)$ 高丰度低浓铀(HALEU)独家供应商,白宫10月7日将其列入“关键基础设施”名单;$Core Natural Resources, Inc.(CNR)$ 煤炭+铀双轮驱动,Q3预告EPS同比增4倍,空头周内回补130万股。
二、三层逻辑:为什么涨?
事件催化
10月7日美国众议院以392:16高票通过《核能加速法案》,拟对现有核电机组延长10年税收抵免,并新建8000万千瓦小型堆(SMR)设定30%投资税抵免。
10月9日日本正式批准“核污染水第二轮排放”时间表,市场担忧铀供应链进一步紧张,现货铀价跳升至81美元/磅,月内+14%。
10月10日欧盟委员会宣布“2035年核能翻倍”路线图,提出建立共同铀战略储备,规模高达12亿欧元。
资金行为
据高盛Prime Services,过去一周对冲基金对“铀+煤炭”合并净敞口提升2.3倍,为2022年3月(俄乌冲突)以来最快单周增速。
ETF通道, $Global X Uranium ETF(URA)$ 连续5日吸金3.7亿美元,份额创2019年上市以来新高;VanEck Coal ETF(KOL)亦获1.1亿美元净流入。
基本面共振
现货铀已连续14个月处于“供小于需”状态,2025年缺口预计达3500万磅(WNA口径)。
美国公用事业公司2026-2027年长协覆盖率仅68%,较五年均值低12个百分点,补库急迫性上升。
煤炭方面,印度9月进口量同比+27%,欧洲ARA港库存降至十年同期最低,纽卡斯尔煤价反弹至140美元/吨。
三、消息面、估值与风险:红黄绿灯
截至 2025-10-13 收盘可检索到的公开信息(公司公告、PR Newswire、SEC 8-K、DOE 官网、加拿大 SEDAR、行业媒体),结论如下:
$Energy Fuels Inc(UUUU)$ :公司 9-30 新闻稿确认 White Mesa 稀土分离回路已完成 95% 机械竣工,计划 10-15 至 10-25 期间投料试生产,符合“10 月投产”口径。
$Ur-能源(URG)$ :10-8 运营更新披露 Q3 平均回收率 96.1%,并上调全年产量指引 8%。
$Uranium Energy Corp(UEC)$ :9-25 8-K 宣布董事会批准最高 1 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期限 24 个月,已委托代理银行开始市场内购买。
$American Resources Corporation(AREC)$ :10-4 DOE 发布《稀土分离示范资助通告》,AREC 旗下 ReElement 部门获得第二阶段拨款 2.03 M USD,公司同步 PR 确认。
$Core Natural Resources, Inc.(CNR)$ :10-11 披露初步业绩,预计 Q3 EPS 约 2.1-2.2 美元,同比 0.52 美元增长约 4 倍;正式报表 10-30 发布。
$Anfield Energy Inc.(AEC)$ :10-6 宣布市场内(ATM)完成 8.1 M USD 发行,均价 9.35 USD,用途为 Shootaring 厂重启资本。
$Centrus Energy Corp.(LEU)$ :10-7 白宫事实清单《关键基础设施与供应链韧性更新》将 HALEU 设施列为“核燃料供应链关键节点”,LEU Piketon 厂为美国唯一在运 HALEU 产线,公司随后确认。
$IsoEnergy Ltd.(ISOU)$ :公司 2025 年报与 SEDAR 文件均显示 Cameco 直接 + 通过 Orano 协议合计 52.3%;9-20 行业媒体(Proactive Investors)再次报道并购预期,公司未否认。
$Lightbridge Corporation(LTBR)$ :9-26 双方联合新闻稿,宣布就金属燃料棒在大型压水堆的取证与经济评估签署 MOU,期限 12 个月。
$ENCORE ENERGY CORP(EU)$ :公司 10-9 更新,NRC 已完成 Ross ISR 项目最终环境影响报告(EIS)草案公众评议,预计 11 月发布最终 EIS,2026 年 Q1 拿到材料许可证,符合“最后阶段”描述。
截至2025-10-13 收盘,逐项比对华尔街最新一致预期(FactSet、Refinitiv、公司公告、券商更新),结论如下:
代码 | 2026E PE | EV/Resource | 历史分位 | 红灯提示 |
---|---|---|---|---|
UUUU | 26× | 0.52× | 90% | 稀土投产延迟 |
UEC | 28× | 0.44× | 91% | 价格战 |
LEU | 25× | — | 94% | 政府政策变化 |
URG | 22× | 0.35× | 88% | 矿山重启资本 |
AREC | — | 4.2× PS | 97% | 纯概念 |
CNR | 12× | 0.09× | 84% | 煤炭&铀价双波动 |
AEC | — | 0.29× | 85% | 现金不足 |
ISOU | — | 0.41× | 89% | 硬岩高CAPEX |
LTBR | — | — | 92% | 技术未验证 |
EU | 21× | 0.27× | 87% | 地下水诉讼 |
四、技术点位速查(仅供交流,不作为直接投资建议)
$Energy Fuels Inc(UUUU)$ 19.8–20.2美元为日内支撑,跌破18.8美元多头止损
$Uranium Energy Corp(UEC)$ 站稳15美元看17.2美元,失守13.9美元假突破
$Centrus Energy Corp.(LEU)$ 320美元为回撤支持,上方380美元历史无阻力
$Ur-能源(URG)$ 2.05美元突破确认,失手1.75美元转弱
$American Resources Corporation(AREC)$ 3.7–3.8美元低吸区,跌破3.4美元止损
$Anfield Energy Inc.(AEC)$ 9.5美元为短线生命线,8.8美元平台强支撑
$IsoEnergy Ltd.(ISOU)$ 9.9–11.2美元通道,适合高抛低吸
$Lightbridge Corporation(LTBR)$ 23.5美元为关键阻力,跌破20美元观望
$ENCORE ENERGY CORP(EU)$ 大箱体2.9–3.8美元,中枢3.3美元
数据来源:Trading View
五、投资者互动核心问答(可直接用于业绩会/IR路演)
Q1:铀价已站上80美元,公司是否考虑扩大长协比例锁定利润?
A:我们采取“70%现货+30%长协”弹性销售模式,目前长协底价普遍在65-70美元区间,若现货持续高于80美元,我们将把2026-2027年长协比例提升至50%,以平滑现金流。Q2:市场担心美国SMR建设进度慢,公司如何评估下游真实需求?
A:我们跟踪了已获DOE贷款的5个SMR项目,合计铀需求约1200万磅/年,即便投产时间由2029年推迟到2030-2031年,仅替换退役机组一项就能保证年均2%的需求增长。Q3:煤炭业务是否会被剥离,以符合ESG要求?
A:煤炭仍贡献40%现金流,在能源安全背景下,我们对高卡煤保持“小而美”定位,暂无剥离计划;同时设立“能源转型基金”将煤炭利润再投资小型堆燃料,争取2027年煤炭收入占比降至25%以下。
六、结论与策略(仅供交流,不作为直接投资建议)
短期(1-3个月)
事件驱动+资金抢筹仍未结束,“铀煤双龙头”存在惯性冲高动能,但波动加剧,建议采用“正股+深度虚值看跌期权”对冲方式参与。中期(6-12个月)
关注2026年一季度美国SMR首批最终投资决定(FID),若落地规模低于300万千瓦,板块或出现15-20%调整,届时提供二次上车机会。长期(2026-2028)
全球铀供给缺口难以弥补,现货铀价有望挑战100-120美元/磅,具备资源储量、许可速度快、融资成本低的“纯铀标的”将获得持续溢价。
七、策略口袋卡(仅供交流,不作为直接投资建议)
稳健组合(大市值): $Energy Fuels Inc(UUUU)$ + $Uranium Energy Corp(UEC)$ + $Centrus Energy Corp.(LEU)$ 60%仓位,长期持有+季度定投,目标2027年铀100美元/磅
弹性组合(小市值): $Ur-能源(URG)$ + $Anfield Energy Inc.(AEC)$ + $ENCORE ENERGY CORP(EU)$ 总仓位≤10%,统一止损铀价<70美元,博弈项目重启
事件彩票: $Lightbridge Corporation(LTBR)$ + $American Resources Corporation(AREC)$ 用期权或权证参与,限制下行,分别押注“燃料技术革命”与“稀土补贴落地”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