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 30分钟赚2亿美金!特朗普时代越发“泛滥”的内墓交易

10月10日,华尔街经历了年度最大单日跌幅,美股市值蒸发1.65万亿美元。这场金融风暴的导火索,源自10月9日 中帼商务发布的稀土管制出口决定

这直接让特朗普情绪失控,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一篇千字长文,威胁对中加征额外100%关税,并加强对关键软件的出口管制。这一举动不仅让中美贸易战重新回到原点,也让全球市场陷入恐慌。

而就在特朗普宣布对中征收 100% 关税的三十分钟前,在加蜜货币交易平台 Hyperliquid 上建立了大规模的空头头寸。它做空比特毕,也做空以太芳。

三十分钟后,特朗普的消息发布,加蜜货币市场崩盘。比特毕从 12.25 万美元跌至 10.5 万美元,跌幅近十五个百分点。这账户的主人平仓离场,获利 1.92 亿美元。

那一天,全网有数百亿美元的杠杆头寸被清算,无数散户眼睁睁看着账户归零。

当这些交易记录被拼接在一起,“巧合”二字显得格外苍白——而这只是冰山一角。

01 有人,比市场更早一步

五个月前,非营利机构 ProPublica 发布了一份长篇调查,标题毫不留情:《十多名美国倌员在特朗普关税引发暴跌前精准抛售股票》。

特朗普于 2025 年 1 月重返白宫。此后短短两个月内,多名行政部门高官与国会助手进行了一系列“时机完美”的交易:市场暴跌前几天清仓股票,政策落地后再低位买入。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统计

—— Tobias Dorsey,白宫行政办公室代理总法律顾问,负责为白宫及贸易代表办公室提供法律意见。2 月 25 日与 26 日,他抛售了最高 18 万美元的指数基金和个股。第二天,特朗普宣布对墨西哥、加拿大、中国的关税措施,标普 500 单日跳水近 2%,随后六周累计下跌 18%。面对质疑,Dorsey 解释称“是妻子为了缴学费而操作”。

—— Marshall Stallings,特朗普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政策联络主管,直接参与关税沟通工作。3 月 25 日和 27 日,他卖出刚买一周的 Target 与 Freeport-McMoRan 股票。不久,特朗普宣布“最严厉关税”,两家公司股价分别暴跌 17% 与 25%。他选择拒绝回应。

—— Stephanie Syptak-Ramnath,美国国务院高级外交官、前驻秘鲁大使。3 月底,她大幅抛售 25.5 万至 65 万美元股票,转而买入债券基金,并在“解放日”关税前再次清仓市场指数基金。暴跌后,她又买回等额基金,解释为“家庭安排”与“应对市场”。

—— Gautam Rana,现任驻斯洛伐克大使。3 月 19 日,关税宣布前一周,他卖出高达 170 万美元的全市场指数基金。对此,他拒绝发表评论。

—— 焦点人物:司法部长 Pam Bondi。4 月 2 日,她在特朗普宣布关税的当天,抛售价值 100 万至 500 万美元的 Trump Media 股票。根据监管规定,她确实需要在 5 月前清仓,但为何是那一天?她没有回答,司法部也保持沉默。

ProPublica 的调查团队指出,这些交易高度契合特朗普政策节奏,疑似触及《禁止国会知识交易法》(STOCK Act)——一部 2012 年针对内幕交易而设立的法规。但过去 13 年,它从未真正被用于起诉任何一位倌员。

02 华尔街市场听命于特朗普推文

那天早晨,美股刚开盘不久,特朗普在 Truth Social 上发出一条全大写的帖子:

“THIS IS A GREAT TIME TO BUY!!!(现在是买入的好时机!!!)”

四小时后,他宣布暂停对多数国家征收的最高关税。道琼斯指数收盘暴涨近 3000 点。任何在早盘听从他建议买入的投资者,当天便获得了可观回报。

问题是:当他发出那条推文时,是否已知自己数小时后将宣布政策转向?——答案不言自明。

这并非孤例。早在 2017 年首任期内,特朗普就频繁通过社交媒体直接传递政策信号,市场往往应声巨震。到了第二任期,这种模式变得更频繁、更赤裸。

他的“推文循环”如今清晰可见:

先放话征收高额关税 → 市场下跌、散户恐慌 → 发帖鼓动“现在买入” → 宣布缓征或取消关税 → 市场暴涨。

美股投资网获悉,在这一连串节奏中,核心圈层从容进退、低买高卖,而那些听命于推文的散户,只能一再充当接盘者。

这种现象引发了Z治层面的反弹。加州参议员 Adam Schiff 与亚利桑那州参议员 Ruben Gallego 致信白宫,要求“紧急调查总统及其家人是否涉及内幕交易或其他非法金融活动”。

马萨诸塞州参议员 Elizabeth Warren 则在国会质问:“这是否已构成公然的fu败?”

白宫发言人 Kush Desai 回应称,这些指控是“党派游戏”,并辩解总统“有责任安抚市场情绪,让美国人对经济保持信心”。

但明尼苏达大学法学教授、前布什Z府首席道德律师 Richard Painter 明确反驳:“我们不能允许包括总统在内的倌员,一边谈论股票价格,一边做出会直接影响价格的决策。如果在布什时期有人这么做,他早已被解职。”

而特朗普不会——因为他就是最高权力。

03 权力之外,再无约束

理论上,美国拥有三道防线,防止Z府倌员利用职权牟取暴利:法律、监管机构、国会监督。

然而在特朗普时代,这三道防线几乎同时失效。

第一道防线,是《禁止国会知识交易法》(STOCK Act)。

2012 年,该法在公众压力下通过,旨在禁止国会议员与行政倌员利用非公开信息进行交易。它象征着制度透明的一次胜利——但很快被现实掏空。

十三年来,STOCK Act 从未成功用于起诉任何案件。随着司法体系不断收紧“内墓交易”定义,这部法律几乎失去了实效。

前国会助手、法案起草人之一 Tyler Gellasch 指出:“行政倌员的决策每天都在影响市场,他们理应避免直接持有股票——但‘理应’从不是‘必须’。”

第二道防线,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SEC 原本是市场秩序的守门人,但在特朗普任命的主席 Paul Atkins 掌舵后,其角色发生转变。Atkins 长期主张“放松监管”,上任后迅速中止多起加蜜货币与金融欺诈案件。

2025 年 2 月,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扩大白宫对独立监管机构的控制权,SEC 的独立性随之被削弱。

据 NPR 数据,特朗普首任期内 SEC 提起的内幕交易案件降至十年来最低,仅 32 起;第二任期更是持续下滑。监管的消失,让违规的恐惧一并消散。

第三道防线,是国会监督。

按制度设计,国会应对行政权力形成制衡,但挡派极化使监督沦为庇护。共和党同时掌控参众两院后,民主党多次要求调查特朗普及其团队的可疑交易,却始终无果。

前众议员、曾任道德委员会主席的 Charlie Dent 警告:“任何倌员都不该在任内利用职务牟利。国会议员若做出总统那样的加蜜币交易,早已被调查。”

但 Dent 已离开华盛顿,而留下的人明白:在当下的Z治气候中,挑战特朗普,意味着Z治生涯的终结。

于是,他们学会了沉默。

特朗普掌控着关税与监管政策的方向,而这些决策对市场的影响巨大。在政策公布前,核心圈层往往能提前获知消息,并迅速在市场上完成布局,是做空、抛售还是买入,全取决于政策的走向。为了规避监管,他们选择使用加蜜货币等更难被追踪的渠道。

作为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