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00992)$  AI 浪潮下的联想集团:“混合式 AI” 战略引领转型,投资价值与前景深度剖析


在全球 AI 基础设施投资热潮汹涌澎湃的当下,OpenAI 与英伟达、甲骨文等巨头的合作搅动行业格局,戴尔、超微电脑等企业凭借 AI 服务器业务实现市值飙升与业绩预期上调。作为全球 PC 市场的老牌巨头,联想也在这轮 AI 驱动的 IT 投资周期中崭露头角,中期业绩报告中营收增长超 20%,AI 服务器业务更是同比增长三倍。

一、AI 浪潮中的联想:业务增长亮点与隐忧并存

(一)多元业务展现 AI 驱动的增长活力

在 AI 技术重塑 IT 行业的大趋势下,联想的业务增长动力已逐渐从传统 PC 业务向 AI 驱动的多元领域延伸。从最新的财季数据来看,联想基础设施方案业务表现尤为亮眼,以 36% 的增速领跑各大业务板块,其中 AI 服务器收入翻倍增长,成为推动整体业绩超预期的关键引擎。这一成绩不仅印证了联想在企业级 AI 基础设施领域的竞争力,也契合了当前资本市场对 AI 算力底层设施的投资热潮 —— 毕竟在 OpenAI 等企业激进押注基础设施、贝莱德旗下基金巨资收购数据中心运营商的背景下,AI 服务器作为算力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市场需求正持续爆发。

与此同时,联想的智能设备业务也抓住了 AI PC 的发展风口。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Canalys 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联想 AI PC 出货量环比增长 228%,这一数据背后,是消费电子市场由 AI 驱动的换机潮正在酝酿。从企业级的 AI 服务器到消费级的 AI PC,联想已初步构建起覆盖不同场景的 AI 硬件产品矩阵,这为其在 AI 时代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二)业务结构与盈利能力的现实挑战

尽管联想在 AI 相关业务上取得了显著增长,但财报数据也暴露出其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方面,业务结构仍高度依赖 PC 业务,尽管非 PC 业务收入占比已达 47%,接近半壁江山,但 PC 业务依然是联想收入和利润的核心支柱。在全球 PC 市场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过度依赖单一业务不仅会限制联想的增长空间,也使其难以满足资本市场对高增长预期的需求 —— 毕竟 PC 业务虽能提供稳定现金流,却无法像 AI 业务那样带来爆发式的增长潜力。

另一方面,高增长的基础设施方案业务尚未实现稳定盈利,最新财季经营利润率为负值,与方案服务业务集团 22% 的高利润率形成鲜明对比。这一盈利能力的反差,根源在于联想在 AI 服务器产业链中的尴尬定位:上游的英伟达、AMD 等 GPU 厂商凭借技术垄断掌握定价权,持续挤压中游硬件制造商的利润空间;下游的亚马逊、阿里云等云服务商则通过自研服务器和规模化采购不断提升议价能力。在上下游的双重挤压下,联想即便实现了 AI 服务器业务的高速增长,也难以将规模优势转化为利润优势,陷入了 “高增长、低盈利” 的困境。

二、“混合式 AI” 战略:联想转型的核心路径与破局关键

(一)战略定位:从硬件销售商到 AI 生态服务商的跃迁

面对 PC 业务增长瓶颈与 AI 业务盈利难题,联想在 2025 年 3 月明确将 “混合式 AI” 战略作为未来十年的核心发展方向,计划通过整合个人智能、企业智能和公共智能,构建覆盖 “端 - 边 - 云 - 网 - 智” 的全栈能力,实现从传统设备销售商到 AI 生态服务商的转型。这一战略定位的调整,不仅是联想应对行业变革的主动求变,更是其突破 “硬件价值陷阱” 的关键举措 —— 杨元庆曾公开表示,“未来联想将成为以智能体业务为核心的企业”,这意味着联想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硬件制造与销售,而是希望通过 AI 技术整合硬件、软件与服务,构建完整的 AI 生态体系。

从战略内容来看,“混合式 AI” 的核心逻辑在于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在设备端、边缘端和云端智能分配 AI 工作负载:在消费端,以 AI PC 等智能设备触达用户,抢占 AI 时代的个人计算入口;在企业端,通过 AI 服务器和解决方案满足机构客户的算力需求,深度参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在生态层面,通过整合 “端 - 边 - 云 - 网 - 智” 的全栈能力,打破硬件与软件、个人与企业、本地与云端的壁垒,形成协同发展的生态格局。这一战略若能顺利落地,将彻底改变联想的商业模式,使其从 “一次性设备销售” 转向 “持续的生态服务增值”,从而提升盈利质量与市场估值。

(二)战略落地: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 “混合式 AI” 战略的推进过程中,联想既迎来了难得的市场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从机遇来看,当前 AI 基础设施投资热潮为联想基础设施方案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方面,联想与阿里云等云服务商的深度合作不断深化,不仅能获得稳定的订单支持,还能融入中国 AI 产业的主流生态,借助云服务商的渠道与资源拓展市场;另一方面,联想在液冷技术等领域的创新(如第六代海神液冷技术),使其在高效能计算领域具备了差异化竞争力,有望在 AI 服务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进而改善基础设施业务的盈利状况。

同时,联想的百应平台已为超过 10 万家企业提供 AI 服务,这一业务的规模化发展将成为联想商业模式转型的重要支撑。从 “卖设备” 到 “卖服务” 的转变,不仅能提升客户粘性,还能为联想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流,这对于改善公司的盈利结构、提升估值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市场对 AI PC 换机周期的预期也为联想智能设备业务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 —— 随着 AI 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普及,AI PC 有望成为继传统 PC、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个消费电子爆款,而联想作为全球 PC 市场份额第一的厂商,无疑将在这轮换机潮中占据有利位置。

然而,战略落地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首先,技术壁垒是联想面临的首要难题。在 AI 领域,联想虽在硬件制造上具备优势,但在 AI 算法、软件平台等核心技术领域与头部科技企业仍存在差距。要构建 “端 - 边 - 云 - 网 - 智” 的全栈能力,联想需要在技术研发上持续加大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否则 “混合式 AI” 战略将沦为空谈。其次,生态构建难度巨大。AI 生态涉及硬件设备、软件平台、应用场景、合作伙伴等多个层面,需要协调各方资源形成协同效应。联想作为传统硬件厂商,在生态整合与运营方面缺乏经验,如何吸引开发者、合作伙伴加入其生态体系,将是其转型过程中的一大考验。最后,盈利模式的转型并非一蹴而就。从硬件销售到生态服务的转变,需要长期的投入与积累,短期内难以看到明显的利润回报,这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给联想的资金链带来压力。

三、联想集团投资价值评估与未来前景展望

(一)投资价值:市场重估已启动,核心逻辑在于战略转型成效

从当前的市场表现来看,联想的投资价值已开始得到机构投资者的认可。过去 90 天,已有 15 家投行对联想给予 “买入” 评级,目标价集中在 13.8 至 14.9 港元之间;高盛更是将联想列入 “买入名单”,并上调其 2025 财年净利润预测 23%。机构投资者的乐观预期,主要基于两大核心逻辑:一是 AI 服务器业务的增长潜力,在全球 AI 基础设施投资热潮下,联想 AI 服务器收入有望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公司业绩的核心驱动力;二是 AI PC 换机周期的到来,随着 AI PC 技术的成熟与市场需求的爆发,联想作为全球 PC 龙头,将充分受益于这一轮消费电子市场的结构性机会。

从估值角度来看,联想当前的估值水平仍处于相对合理区间。与戴尔相比,联想在 AI 服务器业务上的增速并不逊色,但由于 PC 业务占比更高、基础设施业务盈利尚未改善,其估值水平仍低于戴尔。然而,随着 “混合式 AI” 战略的推进,若联想能实现基础设施业务盈利的改善、非 PC 业务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其估值水平有望向戴尔等同行靠拢,存在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此外,联想在新兴市场的布局、液冷技术等创新带来的差异化竞争力,也将为其投资价值加分。

(二)未来前景:转型决定高度,生态协同是关键

展望未来,联想的发展前景与 “混合式 AI” 战略的转型成效息息相关。若联想能顺利实现从硬件制造商到 AI 生态服务商的转型,构建起 “设备产生数据、数据驱动智能、智能创造价值” 的闭环生态,其有望在 AI 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球 AI 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具体来看,若 AI 服务器业务能突破盈利瓶颈,实现规模化盈利,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 “第二曲线”;若 AI PC 能在消费电子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将进一步巩固联想在个人计算领域的优势,并为其生态体系带来海量用户与数据;若百应平台等 AI 服务业务能实现规模化扩张,将彻底改变公司的盈利模式,提升其抗风险能力与市场估值。

然而,若联想在转型过程中未能突破技术壁垒、生态构建不及预期,或基础设施业务长期难以盈利,其可能会在 AI 时代的竞争中逐渐掉队。一方面,若无法在 AI 核心技术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联想将难以摆脱对上游 GPU 厂商的依赖,在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持续薄弱,盈利能力难以改善;另一方面,若生态构建进展缓慢,联想将无法实现 “端 - 边 - 云 - 网 - 智” 的协同发展,难以与阿里云、**等具备全栈 AI 能力的企业竞争,最终仍将局限于传统硬件制造领域,错失 AI 时代的发展机遇。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联想的转型之路也是中国传统 IT 企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在全球 AI 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 IT 企业如何从价值链中低端向高端攀升、从单一产品制造商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是整个行业面临的共同课题。联想的 “混合式 AI” 战略若能成功,将为中国传统 IT 企业的转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若转型失败,也将为行业敲响警钟,促使更多企业反思转型路径与战略定位。

四、结论:AI 浪潮下的 “大象转身”,机遇大于挑战

在 AI 驱动的新一轮 IT 投资周期中,联想凭借其在 AI 服务器、AI PC 等业务上的布局,已初步展现出转型的潜力与活力。“混合式 AI” 战略的提出,为联想指明了从硬件制造商到 AI 生态服务商的转型方向,也为其投资价值的提升打开了空间。尽管在转型过程中,联想面临着技术壁垒、生态构建、盈利改善等诸多挑战,但从市场机遇、自身优势(如全球 PC 龙头地位、硬件制造能力、与云服务商的合作基础)来看,其转型成功的可能性大于失败的风险。

对于投资者而言,联想当前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期,其投资价值的核心在于 “混合式 AI” 战略的落地成效。短期内,AI 服务器业务的增长与 AI PC 换机周期的预期将支撑其股价与估值;长期来看,基础设施业务的盈利改善、非 PC 业务占比的提升、生态协同效应的显现,才是决定其投资价值的根本因素。若联想能顺利完成这一 “大象转身”,其有望在 AI 时代实现新的辉煌,成为全球 AI 产业的重要力量;反之,若转型受阻,其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总体而言,在 AI 浪潮的推动下,联想的未来前景值得期待,其投资价值具备较高的成长性与弹性。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2

  • 推荐
  • 最新
  • 联想AI硬件产品矩阵覆盖个人与企业市场,协同效应构筑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回复
    举报
  • IMSYer
    ·10-14

    等待股价反弹

    回复
    举报